


(满井茶棚旧影 摄影:老山猫) 老北京有不少民间香会组织,定期进行朝山进香活动。香会组织活动的场所中,影响最大的统称为“三山五顶”。三山系指平谷区的丫吉山、门头沟区的妙峰山和石景山区的天台山;五顶系指东、西、南、北、中五座碧霞元君庙。天台山(天泰山)即在“三山五顶”之列,可见它在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昔日到天台山慈善寺进香,主要有南、北两条香道,其中南香道与满井茶棚有关。南香道的起点位于八大处与香山之间的北辛庄一带,今有地名曰黄土坡,这里是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昌华景区。景区南起昌化寺故址,北至宝相寺旭华之阁,故称昌华景区。从昌华景区西行至佛字石刻,进入石景山地界。从佛字石刻沿香道西行,依次有普渡桥石刻、东茶棚、源方修路碑、福惠寺、洪福寺遗址、弘德寺遗址、宝胜仙桥。从宝胜仙桥西行,过一片石,就来到满井茶棚。 茶棚,顾名思义就是香客喝茶的地方。此地名为茶棚,实际上是座关帝庙,庙前原有一泉,不涸不溢,故以满井称之,当地人称西茶棚。著名民俗学者奉宽,在《妙峰山琐记》中,曾提到西茶棚,称它是妙峰山进香道上的“一片石满井同集茶棚”。 北京档案馆编写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关帝庙坐落西郊五分署满井村二号,建于同治六年,属公建。本庙面积南北十七丈,东西十丈,房殿十八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合村公建,由夏棋看管。庙内法物有泥像十二尊,瓦香炉三个,蜡扦六支,花瓶一对,花筒三对,铁磬一口,铁香鼎一个,供桌三张,五供一桌。另,庙外有井一眼,槐柳树各一棵。” 从这份珍贵的档案可知民国年间的满井茶棚尚存殿堂十八间,塑像十二尊,香火还很旺盛。前些年笔者实地考察时,只剩下行将倒塌的三间殿堂,如今连这三间殿堂也不存在了,成为名符其实的遗址。 在旅游事业大发展的今天,谁能断言这条古老的香道不会重现昔日热闹的景象呢?谁能断言具有悠久历史的满井茶棚不会重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