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路低头做人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 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以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 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在我们周围,往往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一种是懂得适时“低头”的人。 经常“仰头”的人常说“我怕谁啊”,“他能我把怎么的”。从本质上说,这些话当然没错,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生而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一不犯法,二不违纪,用不着怕谁。但话又说回来,在当 社会,你要真这样“眼睛看着天走路”,恐怕很难生存、立足。 于是想起一次我就做人问题,求教一位平时生活非常低调但事业有成的朋友时,他那番意味深长的话“今天低头走路,是为了明天抬头做人;你步入人生路只顾抬头不看路,只想涉水不试深浅,最终只能是永远抬不起头来”极具智者的风范。 我们行走于天地间,是不需要低头的;但要行走在社会中,就需要有低头的勇气。只抬头不低头的人,天下唯他最大,处处想当老子,从不想当“儿子”,更别提当“孙子”了。 勿庸置疑,好强者中不乏确有水平一流、能力超强的世外高人。他们“未出土前先有节,凌云深处不虚心”,他们有强者的风度与血性,也有一身好本领。但当你的能力不被社会承认,不被领导认可的时候,再强也是徒劳。 低调生活的人,也许有的能力一般,水平也不算高,他们处处表现为“弱势”群体,开口称你老师,逢人就点头招呼。当别人王婆卖瓜自吹自夸时,他们却总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足。但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往往远超所谓的强者。 在职场激烈竞争的现实面前,我们需要低头。现实和梦想,往往会有很大差距。就拿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走出校门之前,怀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万丈豪气,想到优雅的工作环境,知人善任的领导,自己专业特长的充分发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般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磨破了七双袜子、踏破了八双皮鞋、说破了一张樱桃小嘴、众里寻他千百度,好不容易找到“婆家”之后,一接触实际工作才明白:自己所学知识和工作需要相差甚远,只能为别人跑跑龙套,打打下手。 这时,你如果感到怀才不遇,满腹怨气,工作懈怠,见异思迁,跳槽频频,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工作,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相反,如果你肯暂时低下头来,静下心来,虚心学习,积极工作,那么,你可能很快就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有资格晋升到一个可以施展你才华的职位。 在人生盛时逆处,潮头低谷,我们需要低头。身处逆境要从容,事到盛时须谨慎。人生一世,尽管在历史长河里只如瞬间花开,但毕竟路途漫漫,三穷三富不到头,既有“人生十年旺,神鬼不敢傍”的鼎盛,也会有“喝水塞牙缝,放屁砸脚后跟”的潦倒。 之时,我们需要低下头来,夹住尾巴,遵循“谨慎乃保家之本”的格言,体恤贫穷弱势的苦衷,当行善处尽行善。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而其后必昌。我们看电影《孔子》的主题曲《幽兰操》,就是以“君子之守,子孙之昌”结尾的: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而如果我们效小人得志,一朝大权在手,即攀高弃低、见利忘义、忘乎所以,不光家境难保,甚至有身陷囹圄、断送小命之危。我们看看历史上的贪官,往往都是这样的下场。 处于人生低谷之时,我们需要低下头来,端端正正为人,扎扎实实做事。人生之路,就像大海当中的波浪一样,有高就有低,有低也会有高,天无绝人之路,欲求富贵荣华当从当下做起。 贫贱人,当观其度量,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你若怨天尤人,精神崩溃,一蹶不振,寻依托靠,企盼有人怜悯施舍,或者欲铤而走险一夜暴富,是永远改变不了现状的。俗话说“贫贱莫寻亲”,你这时是“靠墙墙倒,靠鬼鬼跑”,能靠的只有自己:低下头来,下定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奔小康! 在欲望面前,我们需要低下头来。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我们总是踮起脚尖,伸着脖子跟别人攀比,人比人、比死人,毛驴比马骑不成,会越比越泄气,越比越乱方寸。 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只是没有好好珍惜。原来很多孜孜以求的东西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能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也就不枉此生、不虚此行了。 低头做人,低调做事,是人生成功的秘诀;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抬头看路,使这个头“低”得明明确确,不卑不亢。这样,才不会走错路、走反了路,才不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 只寻求梦想,而不付出努力是迷梦;只知道前进,而不认清方向是徒劳。想要前进并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明确的目标与艰辛的付出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记住:低头拉车的同时,不能忘了抬头看路。 来源:何龙《方与圆》 感悟:世上一切成功者,必然遵守的做人做事法则。方乃做人之本,圆为处事之道。我们看天地,天圆地方;我们看铜钱,外圆内方;方和圆本来是一个天平的两端,阴阳的两极,它们既可以互相制衡,又可以互相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就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其中,修身养性至为重要,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最高学问。做人首先要求一种正气,只有堂堂正正地做人,才能干一番事业,这是“方”的一面。为人处事要善于与人相处,谦虚处世,不要挑剔别人,以诚待人,在处事中使自己的品德不断升华,这是“圆”的一面。人的一生就是方与圆的邮寄结合,内方可以身心贯通,井然有序;外圆可以减少阻力,便于运动。在我们日常具体的工作中,“方”就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做人的道德和原则;“圆”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对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对各项规定合理应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的技巧等。作为个人,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如理想信念、热情、自信、责任等,还要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恰当的工作方法。文/单眼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