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尚家风”

 云南静一号普洱 2016-07-11
茶文化与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佛教认为茶是养身正心之物,于是,饮茶便成了“和尚家风”。据宋代普济的《五灯会元》记载:“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唐代诗僧皎然在饮了友人赠送的“剡溪茗”后,赋诗道:“一饮涤昏昧,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能提神,坐禅时可以通宵不眠;二是在吃饱打坐时,可以帮助消化,空腹打坐时,可以提供营养;三是茶能使人清心寡欲,不生淫念,不会乱性。禅与茶在精神上是互通的,饮茶可以悟茶道而至悟佛理,所以有“禅茶一味”之说。唐代以后,禅宗独盛,僧人遍天下,“和尚家风”对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饮茶成了洗涤尘烦的修养,唐代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不仅如此,人们还不断总结“茶德”,提升饮茶的境界,如唐代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