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OHA:与城市共命运

 潜水游泳zxl 2016-07-12
城市问题:未来城市正在难以避免的要向高密度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建造技术的提升,高层建筑不断在高度上挑战极限。在惊叹建造的奇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此多的高层建筑是否千篇一律,它们是否真的与所处的城市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还只是一个隔绝了外界而存在的小世界;如此多的钢筋混凝土森在带来诸多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缺失与人性的冷漠。


“将来的前进道路不该还是二维平面的总体规划,这样只会让城市朝单向发展,而我认为摩天大楼可以做到更多,可以超越其本身。”


在2013年的新加坡世界建筑节中,黄文森谈到他的露台花园装点了新加坡的天际线,他还强调了绿色建筑包括植物在新加坡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新加坡作为全世界环境最优美的国家之一,也成为如今势头渐盛的“海绵城市”的建设范本。这与新加坡在建国伊始就贯彻的生态城市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在国土面积仅750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央,划出五分之一的区域作为永久自然保护区,这样的魄力和远见并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


“海绵城市”新加坡

黄文森、Richard Hassell,以及WOHA


“21世纪将大大不同于20世纪,我们为什么还要用过去100年的发展经验来指导现如今的城市规划和设计?” 



左:Richard Hassell 右:黄文森


作为新加坡当代最著名的两名建筑师,黄文森和 Richard Hassell与他们的WOHA工作室,一直在为如何建设一个更舒适的城市发声,他们的影响力相比于上位决策者可以说有过之而不及。作为工作室灵魂人物之一的黄文森出生于六十年代的新加坡,一九八九年以优异的成绩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之后,满怀热忱的建筑青年便进入了新加坡的凯莉希尔建筑事务所工作,左手执笔,打算描绘一番天地。在那里,黄文森遇到了同样于一九八九年毕业于西澳大学的Richard Hassell。在契合的设计思维与价值观念以及满腔热情的驱使下,他们终于在1994年创立了WOHA事务所。现在,这位左撇子建筑师正在世界各地奔走,宣扬他们的高密度城市建设理念。



WOHA工作室建在了新加坡的市中心,工作室分成办公室、展厅和露台三个部分,除了工作区域外,大部分的空间用来展示模型及工作室的作品,露台可以俯瞰新加坡的城市风光。



这是WOHA新加坡公司的小楼顶农场,通过这个方法为整个公司提供每天蔬菜的全额供给。下一阶段,WOHA希望把太阳能板放在楼顶,为办公室提供平时的能源开支。在新加坡热带城市里,WOHA的阳光、水资源等能源都可以实现再循环、再利用的模式。


WOHA事务所内模型


在二人早年的建筑实践中,他们的项目多以公寓建筑著称。在他们光华前卫的作品底下,有着对于宁静追求,对于秩序与凝聚力的探索。他们对于舒适的定义远远超出了空气调节,这也经常成为他们设计的起点。但当他们赢得了新加坡两个地铁站的公开招标和接到 1 Moulmein Rise公寓楼设计的委托之后,两位建筑师便将目光投向了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事务所专注于建筑环境,探讨文化、文脉、历史、自然、气候、可持续性和社会行为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交集,并指导建筑创新。



WOHA的城市探讨是从2000年的地铁站设计开始的,由于建筑位于一片历史街区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他们便把底部完全变成给公众使用的花园。并在地铁站的屋顶做了薄薄的水体,水面就如镜子一般,把周围的建筑倒映在水上。地铁的使用功能完全隐藏在底下,将地面空间全部返还给城市,并赋予它一定的人文情怀,在充分尊重周边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空间品质。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他后来的“社区返还”的城市建筑观点。


探索:高密度垂直高层建筑


在后续的设计中,黄文森和他的工作室更多的探讨了基于城市层面的建筑设计,特别是对于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高密度垂直高层建筑的研究。WOHA希望建筑可以成为一个微缩的城市,而城市浓缩为综合建筑,将只能和生活融入城市尺度。黄文森还强调建筑设计不应该只是为了制造人类生活的环境,而是要考虑整体的生态物种环境,将自然的元素转化在建筑当中,可以让城市与人们更加亲近、有趣。 

 

 未来城市与普通城市的区别在于城市建筑结构本身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不同。横向是公共交通,垂直建筑变成城市的立柱,通过这些建筑进行交流和交通。他们认为在城市规模横向上的交流、生活是很重要的。         


在热带地区,人们通常会选择在遮阴处活动,而当代大部分高层建筑都会将底层围合,不对公众进行开放。WOHA针对热带气候的特性在设计时采用“天际线反转”的手法,高层建筑的屋顶层可以作为吸收太阳能、制造食物,而建筑的底部空间既可以种植大量的植物,同时也可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交流场所。通过建筑积极地与外界进行互动,从而将高层与所处的城市形成更多有机的联系。


必麒麟街派乐雅酒店


这是一个充分贯彻了WOHA设计理念的高层酒店。WOHA希望通过这个建筑达到高绿色返还率,在建筑上通过平行、垂直绿化,WOHA实现跟酒店前面的公园差不多一样面积的绿化。如果把这样的建筑变为未来的建筑原形,相信城市能达到100%的绿色返还率。该酒店建成于2013年,筑面积为29811平方米,它也被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评为2013年最美高层建筑建。



图中展现酒店前的公园,同样面积的绿化移到建筑立面。这样的绿化方式呼应了城市空间和氛围。在裙楼高度问题上,WOHA希望让裙楼平台跟旁边公园大型树灌齐平。WOHA通过这个项目制造了热带城市空间的形式,这些空间为城市的人口提供公共空间。在城市的尺度,WOHA制造了城市过道,让周围公众可以穿过这个项目。通过引入绿化的方式,WOHA在项目内外都制造了视觉上和空间上的和谐。酒店地面层变成活跃舒适的热带城市空间。从立面和剖面来看,可以看到不同的绿色平面层。在平面绿化层,空间通透性和空气通风性非常重要。



酒店的建筑内部空间充分与绿色植物结合,每隔三层客房就有一个悬挑的绿意黯然的空中花园,花园中种满了新加坡当地的热带植物,给住户一种置身于自然环境中的感觉,在喧杂的城市中让内心得到片刻的安宁。空中花园中的植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在吸收光能的同时也能降低建筑周围的温度。充分体现了WOHA所倡导的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WOHA认为现代高层对城市产生的天际线效果并不是设计的重点,而应该将注意力转向人们交流活动发生的区域,让城市的横向与纵向在该区域汇合。该酒店位于城市中央商务区内,与周边场地之间必不可少的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因此,WOHA认为此次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单体建筑设计,更有必要将其作为这片公共区域的一部分,通过底层架空可以将相邻地块的视线通廊打通,有利于空间上形成有机的互动。同时,建筑底层采用了架空层,与景观充分结合让住户在进入酒店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



黄文森与他的事务所所做的项目多具有比较强烈的地域特色,WOHA一直坚持的环境原则也使得他们充分考虑了场地与项目的内在需求,更关注人与环境、关注项目背后的驱动力。正是这样的坚持也使得他们的每个设计都独一无二。WOHA事务所也在国际上俞负盛名,将诸多奖项收入囊中,黄文森也担任2016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评委。


再回过头反观中国的城市设计与许多建筑设计,轰轰烈烈的加速建设也带来了与任何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问题与现状。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或许并不适合中国的社会现状,而且制度与管理上的缺陷也使得问题止步不前。幸好现如今许多中国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反思并寻求新的出路,这一点让人振奋。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这也不仅仅是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使命,更是每一个人应当担负起的责任。




UED特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