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对“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几点认识

 涛声依旧好好好 2016-07-12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 5-8 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教师,借鉴意义和交流价值更大。这可能就是创建微课的老师们的初衷吧。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教师们为每天的课准备7到12分钟的在线视频,学生需先在家看完这些视频教学;然后回到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和开展讨论。

从翻转课堂的起源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是针对需要补课的学困生的。尽管现在已经推广到面向全体学生了,但是针对我国的学情和师情,我认为更适合针对一部分学生进行。而这部分学生可以是优等生也可以是学困生,而我更倾向于学困生。一方面因为翻转课堂的发源地美国的学生有“个性化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我们的学生缺少这种意识和习惯,这使得这种学习方式很难在高中这个学习意识习惯已经养成的阶段大面积实施。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希望课堂教学能够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但实际教学中我们一般会选择面向中等学生的教学策略。优等生因为有其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在少量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给自己“加码”。而学困生则需要更多的基础性的辅导,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很少能够有耐心(或许是没有时间)给其反复讲解基础性内容,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可以反复观看的学习资源供其使用,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督促和引导,相信其会逐步提高的。

综上所述,要扎实抓微课,走出实在步伐,我们需要注意:

01

推出精品“微课”—— 微课要质量。先要质,再求量。微课是用来“资源共享”的,有“质”的,别人能从中获得较多收益的“微课”才有生命力,号召力。为了推出“精品”,有关部门可组织比赛、赛选等。

02

给“微课”贴好标签,让学生容易查找——学生想学习某方面知识点,到什么地方能找到此微课,查找什么关键词等,管理者应该重视。待数量较多时,还可根据微课不同特点再作进一步分类查找设计。让学生短时间找到需要的微课。

03

营造乐教氛围,让教师积极生产微课,提高自身素养——微课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录像,微课面对的不是本班的自己熟悉的学生,要关注一定区域学生的特点,也可说,对本班学生上的精彩的课,说的精彩的语句,有时在微课中不一定如此。微课的制作,体现教师多方面的素养。大家需要认识微课特点,注意计划性,将微课制作运用视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好途径,同来积极面对这个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