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的最基本法则是要学会藏锋

 虹72 2016-07-12


做人的最基本法则是要学会藏锋



在电视连视剧《水浒传》时,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片断非常精彩:武松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飘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武松所用的“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醉拳”的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被“醉鬼”打趴在地。

因此,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只是迷惑对手的手段。人生也是这样,要学会装醉。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就是这个道理。不然,当你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时,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众将首先进行击剑格斗,都使出了浑身本领,争先恐后。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箭比赛。在比箭项目上,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立有大功。颖考叔上前,三箭射击,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打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对手一眼,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很不服气,提了长戟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没有防备后面的颖考叔射死了。

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颖考叔的死就是因为锋芒太露的缘故。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

做人太单纯不可取,聪明人事事留心机

单纯是一种美好,一种纯净与纯粹的情怀。单纯本身并无可厚非。然而社会是复杂万千的,如果在一个社会关系纵横交织的环境中,你还以单纯去应对,那就注定要碰壁,此时的单纯就成为幼稚的代名词了。因此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要懂得伪装自己,以防被人欺诈被人骗。

做人表面天真可以,但内心一定要留点“心机”自己用。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如果看来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就是恶的。这就是著名的性恶论,同时也告诉人们做人要有“心机”,必须适度地伪装自己,以防被恶人所害。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是一个复杂辩证的问题,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要谨慎小心,对人不妨考虑一些防范对策,预防万一,否则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再难弥补。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欺骗、狡诈的人大有人在。大到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欺诈无处不在。因此,与其说欺瞒他人不正当的行为太卑鄙,倒不如说吃亏上当的人太单纯、太大意。

生活是第一需要,在生活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但是,社会上鱼龙混杂,到处都是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知你是否见到过乌龟在遇到天敌时如何保护自己?当人开始抓乌龟头,乌龟便将头和爪子全缩进壳内,以装死来迷惑敌人,等敌人走了,它才慢慢地将头伸出来张望,然后爬动起来。还有,兔子蹬鹰的故事,鹰的眼睛锐利,在高空中便能看清地面上的兔子,而此时兔子并不慌忙,它顺势打个滚,装作死去,鹰志在必得,一个俯冲下来,本想这下可抓住兔子,可是奇迹发生了,当鹰到达地面伸开双爪时,兔子却一跃而起,双爪猛抓鹰的胸肚部位,鹰只得悲鸣几声,带着伤痕逃离了地面。

这都是发生在自然界里的事,也是以欺诈对手求生存的实例。在人性的丛林中,人人都想战胜对手,当敌我力量悬殊或势均力敌时,用反间计或欺诈对手,会使对方上你的当,处于你的摆布之中,而你已成了狩猎的猎人了。而当你的力量处于优势时,也不妨采用一下欺诈的战术,这样会使你事半功倍,达到成大事的目的。总之,欺诈是一种计谋。

竞争的特性决定了欺诈的必然性,竞争使得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竞争也使得我们每个人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必须永远走在同伴的前面,否则优胜劣汰的法则便不会饶恕我们。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提防呢?

《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就是说,因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遭遇困难逆境时,很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忠害相收”。而那些建立在彼此极为信赖关系基础上的朋友关系即令在逆境中,也会经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因为利害关系结合的朋友,早晚会中断。在商业关系中,许多朋友只是生意场上的朋友,因此,当你飞黄腾达时,这些人就会趋之若鹜,来奉承你,沾你的光。而当你一旦失势,这些人便会对你避而远之,另攀高枝了。这种事在官场和生意场上都很常见。

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人交朋友只知道利用别人,而自己却很少为别人做事情。这种朋友关系,很难维持长久。因此,交友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关系的朋友,交往时更要小心谨慎,保持距离。
欺诈有很多种,其中有:

1】利用人性的弱点,以利诱人。人是逐利的动物,无论大利小利他都不会放弃的,当然他也会考虑自己的成本和风险。但更多的情况下,他是不怕风险而敢于铤而走险的。而这时,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予利而诱之。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给予都不是白白付出的,以利诱人,比较常见而且也易成功。

2】声东击西,制造假象。这种方法就是要在对方信息颇为迷惑之时,故意发布一些让对方上当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对敌人来说可能得之不易或认为准确可靠而极其有用,所以才运用它。要做到假做真时亦假的境界,这样假象也便被认为真的了。

3】诈死和装败也是很好的战术。若诈得像,装得真,则可以认清对方的判断,制造对方判断的负担,并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踏入陷阱。助长对方的骄气,使其松弛警戒;而你则趁此寻求生的契机;另外还可以解除对方对你的压力,因为他巴不得解下心头的重担,你的诈死装败也正好制造了他们心理上的借口。

有些事学会做个守口如瓶的智者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不想为人所知的一面,因此,不管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事情还是别人的秘密,都应采取慎重的态度,而不能轻易告诉别人。

一般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场合、对象,见什么人都把心事说出来。

当然科学的说法应当是,人若有心事,应该说出来,才不会在心内郁积,闷出病来,但也不能“随便”说。

处理心事要慎重,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容易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对付你的武器,到那个时候你是怎么死的,连自己都不知道。
心事不可随便说出来,哪怕对好朋友也是如此,你要对自己负责,你要说的心事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然而,闭紧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沉、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就是这样的人,那无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了别人这种印象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偶尔也要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以降低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与人交流,最好要少说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好恶,你应该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常常流露出对别人的谈话感兴趣,能仔细听对方说话。这样做对你丝毫无损,而你所表现出的对别人的同情却是他们心中最心爱、最重要的礼物。

说完了心事再说闲聊。闲聊是件很快乐的事。“没有时间闲聊”这句话可作为没有时间但一直很想说话的情况的写照。人不能离群索居,很希望有个倾诉的对象。拥有一两位知己乃人生一大乐事。

有一家电力公司招考土地征地的办事员。在许多应征者当中,能说、善饮酒的人很多,却都被淘汰掉了,因为他们不适合担任此项工作。饮太多酒容易轻诺、逞口舌之能,对于好坏不能分辨,会误事。“祸从口出”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闲聊的确是件快乐的事,但如果聊得太过火就得注意了,有人喜欢安静,对于太爱说话的人,对方已起了戒心,彼此便很难倾谈了。若因闲聊而走漏情报,那更是得不偿失,因为一切也就跟着破坏了,就会丧失了信用,丧失信用的人要想说服他人实在很难。

上司想听同事们的意见,因此说“听你说话真是一大享受”。这时,切记不要兴奋地说个没完。有必要先探知上司要求意见的意图何在,有时他可能只是要试试你的口风紧不紧而已。表面上虽频频点头,事实上他在内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这个人说话太随便,以后不能告诉他重要的事。”

爱闲聊这不仅会使自己受损,而且有时还会伤害到自己的同事。当然你若是有意要伤害对方,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你要注意,虽然目前你占了上风,伤害对方,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虽然你事先叮嘱某人说:“别让他知道!”话既出口,谁能保证话不会传到那人耳朵里。当那人有意疏远你时,再怪某人也来不及了。

在对方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优越感油然而生,终于忍不住想说出来。没有实力但爱出风头的人,或没有倾诉对象的人,总是不易守口如瓶。

平常我们说那个人很有信用,多半指他嘴巴很紧,而对于别人的秘密最好是知道的越少越好。

秘密之所以称为秘密,是因为知道的人很少。如果知道的人多了,就不能称之为秘密。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有窥探别人秘密的欲望。有些秘密还是少知道,不知道为好;特别是对于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用各种方法假设、探讨、求证、挖取,甚至有人主动向你诉说也应该避而不知的。

多知道一个秘密,只会徒劳地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你知道了一个秘密,也就有保守这个秘密的责任。告诉你秘密的人也多了一分对你的顾虑,担心你会把秘密泄露出去。有朝一日秘密被泄露了,你总脱不了泄密的嫌疑,那时候,你可就百口莫辩,难以洗清了。更有甚者如果秘密牵涉到违法,你就可能知情不报,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我们应该对秘密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

如果你本来就知道别人的秘密,最好是三缄其口,把别人的秘密永存心底,把它忘了也未尝不可。

如果是你自己的秘密,想让它成为秘密就不要告诉别人。也许你觉得可以告诉给值得信赖的人,但值得信赖的人也有他的好友,这样传下去,秘密变得人人皆知了。

因此,心事没有什么大不了,闲聊也无可厚非,对秘密守口如瓶也并非难事。问题的关键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尺度,对人对己都将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是做人的一个原则。

来源:边领如《圆通的人际智慧》
    感悟: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做人难,难于上青天。”一谈到人生,就长吁短叹,埋怨人生之路总是太多的曲曲折折,有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社会太复杂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于社会上,有的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有的人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有的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有的人笑脸盈盈,背后却设伏诸多陷阱;有的明枪,有的暗箭。圆通处世是一种大智慧、藏而不露真聪明、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敢于突破自我、轻松赢得好人缘、圆通处世成就自己。诠释了做人处世,掌握相关的处世技巧,使自己人生观能够得到不断完善,或许会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