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处世 圆融做人

 虹72 2016-07-12


中庸处世 圆融做人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至。为人处世,当以恰到好处为极致;取舍之间,当以平和适中为准则。漫漫人生路,唯有在透彻领悟中庸哲学之后,方能左右皆可逢源,处处和谐圆融。

1.水中的智者

桌子上,一只玻璃杯,一杯水。你把杯子摇晃一下,它就映不出外面的世界。我们的心也像水一样,如果老是动荡不安,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到最后,没准就会麻木不仁了。
有一个词叫“心猿意马”,说的就是我们这颗心。如果你闭上眼睛静坐一会儿,就会发现:我们的意识,像猿猴爬树一样,不停地从这棵树爬到那棵树上,不能安安静静地呆在一个地方;我们的意念,也像马儿一样,不停地飞驰。所以形容心神散乱,就是心猿意马。

记得我小的时候,没有自来水,都是从井里打水来吃。那井也不是现在那些深几十米、上百米的深水井,那时候地下水资源还是挺丰富的。有经验的老人们找一个合适的地儿,人们往下挖几米、十来米深就能见到水。
但水位浅也有一个坏处,如果到了下雨天,井水就变混了,这时候怎么办?就在水缸里打明矾。打了明矾之后,过一会儿,水里的杂质沉了下去,水就变得清亮清亮的,可以喝了。

心也一样,如果它“变混”了,就必须想办法让“杂质”沉下去,才能让它重新变得纯净、明澈。儒家经典《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甘居下峰,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高的智慧就如同水这种能生万物,同时也能毁灭万物的自然力量。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儿洼在哪儿聚,甚至“静水流深”,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正是智者所向往的。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有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从不彰显自己。

所谓“淡然若水”,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人如果能修得心静如水,由定生智,真是善莫大焉。
这段话虽然是说水,但老子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要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他人相争;要勇于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要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去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上善若水”思想。

人对水确实有着天生的偏爱,水中之游充满了无穷的快意,道家中的庄子更喜欢从游水中体悟他的逍遥游。

在《庄子·大宗师篇》中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湖泊干涸了,原本在水中嬉戏的鱼都被搁浅在了陆地上。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以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的边缘才知道相亲相爱,还不如在江水中自在游走、彼此忘却。

除了“鱼相忘于江湖”这一极为深刻的寓言外,庄子还在《达生篇》中给我们讲述了“津人操舟若神”的故事: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仲尼曰:可。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

庄子从游泳中感悟出了人生逍遥游的道理——“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就是说从实践中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这种境界的获得,前提是“忘水”,必须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习而成性、自由挥洒,方为逍遥。

在西方,也有一句关于水的古拉丁俗语:何方有水,则何方有智慧。其实仔细想想,未尝不可以说,正是对水的思考成就了智者。

跟道家一样,对水的思考,也一直是儒家的必修课。孔子说:“智者乐水。”他望着滔滔不绝的江水,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思考着水,为后世留下了“青春易老,红颜白发”的永恒伤感,也留下了关于宇宙之无限与生命之有限的无穷启迪。

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如是,是之取而。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根据水的特征,阐述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首先,水要有本源,只有有了本源,才能够生生不息。如果是无源之水,很快就会干涸。所以,不息是一种品质,是永不言败的前提。再次,水流淌的方式是“盈科而后进”,水只有把洼下之处注满,才能向它处流淌,这体现了水的笃实与丰盈。

荀子观察水的流动,考察水的属性,把水视为儒家的思想人格。在《荀子·宥坐》中,他借孔子之口说道:
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裙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他从水中读出了君子应具备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等美德。自然,他从对水的思考中得到了更多,从而完善了孔子提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山水观。

正因为对水的思考造就智者,因而中国文化历来“崇水”,多少文人骚客寄情于水、沉迷于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易水之畔的荆轲,唱出了千年的凄凉、哀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满载着李后主绵绵无尽的愁思;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山雨虽迷蒙了苏轼的一生,但这挡不住他从水中读到的豁达、超脱。

滚滚东逝的流水,淹没了多少风云人物?水做的佳人,又让多少贾宝玉为之殉情?

还有呼喊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最后竟用自己的生命,打碎了水中的明月。他也要像汨罗江畔的屈原一样,在水中,结束自己的一生——只有那纯然的流水才能负载得住,那颗过于纯然的心吧。
水,还在奔流不息,从古到今,从此岸到彼岸。又有多少人会因为流水的涤荡,虑尽内心的尘土与逼仄,成为达观、超然的智者呢?

真不知是水成就了智者,还是智者成就了这永恒的流水。

2.坚持原则也讲“度”

处世有处世的方法,做人有做人的规矩。但我们在坚守做事、做人原则的同时,也必须学会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件事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与最后的结果。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

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效果是一样的。事情做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看来,凡事得有个度。做任何事都要恰到好处,要掌握好“度”的界限。做事时,大家都希望做得更好,更圆满,能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取得最大的价值。但如果做过了,往往事与愿违,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这往往令当事人始料不及,诚可谓“过犹不及”。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守礼节,可谓行住坐卧、洒扫应对各方面无一漏失。有一天外出买东西,他像往常一样谦恭地、慢慢地走在街上。没想到,天空不作美,突然之间“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也随之从天而降。

这个人本能地快步跑了起来,跑了约一里路左右,他忽然后悔起来:“刚才我走路的时候一定有些失态,还好被我及时发现,正所谓‘过则勿惮改’,我现在从头开始还来得及……”

于是,他冒着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接着以一贯的缓步姿态在大雨滂沱中悠悠而行。路人看到这个独自在雨中玩罗曼蒂克的人,不禁都跑得更卖力了,因为都怕自己的脑子也被淋坏了……

过分追求完美,造成的只能是身心俱疲。“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反而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遇事不慌乱,冷静思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在别人看来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那也是属于自己心中的“完美”。

简单,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轻松地生活,自在地生存,这不正是我们心灵深处长久不息的召唤吗?我们知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也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给出的答案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孔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他人的不道德,那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地斗争下去。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何尝不是一种感情上的的“浪费”呢?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浪费感情。

所谓“好钢使在刀刃上”,孔子这种坦然面对一切的态度,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有限的光阴用在最该用的地方。我们天天说要避免资源浪费,却往往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生命能量的浪费,这是不能不提起注意的。

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时,要迅速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更有时候,以德报怨往往会招致让人最不想看到的后果。《吕氏春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按照鲁国的法律,如果鲁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回来,就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子贡赎回了一个在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来后却拒绝了国家给他的赎金。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不高兴。他把子贡叫来说:你赎人回来不拿赏钱,好像是很清高,钱都可以放得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全鲁国的人大部分是穷人。当一个人去他国,刚好遇到自己的国人当奴隶,他心想我应该救他一下。可是突然又想到,人家子贡赎人回来都不拿钱,我拿了好像就不如人家高尚;但假如我也不拿赎金,那我今后一段时间就很难挨过啊!

这么一犹豫,他救人的心就会受干扰,甚至会打消救人的念头。这样,政府这个好的制度便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效用了。你这种行为眼前看似乎是好事,但若长远来看,对国家、对人民非常不利。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眼光长远、要深谋远虑,不能仅凭一腔的热血,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你首先要洞察事实真相,然后才能放开手去做。

古人讲:“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无论我们做什么,眼光都要看得长远,看得深微。而一般人往往眼光浅近,只看眼前,不知道他的行为对今后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所作所为,要为整个社会、国家来设想。只有用全局的观念去看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最恰当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来源:何龙《方与圆》

感悟:世上一切成功者,必然遵守的做人做事法则。方乃做人之本,圆为处事之道。我们看天地,天圆地方;我们看铜钱,外圆内方;方和圆本来是一个天平的两端,阴阳的两极,它们既可以互相制衡,又可以互相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就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其中,修身养性至为重要,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最高学问。做人首先要求一种正气,只有堂堂正正地做人,才能干一番事业,这是“方”的一面。为人处事要善于与人相处,谦虚处世,不要挑剔别人,以诚待人,在处事中使自己的品德不断升华,这是“圆”的一面。人的一生就是方与圆的邮寄结合,内方可以身心贯通,井然有序;外圆可以减少阻力,便于运动。在我们日常具体的工作中,“方”就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做人的道德和原则;“圆”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对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对各项规定合理应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的技巧等。作为个人,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如理想信念、热情、自信、责任等,还要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恰当的工作方法。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