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黄花菜种植效益分析

 大肚茶壶 2016-07-12
核心提示:种苗0.1一棵,亩产700斤(0.35吨)。国际市场价格4万/吨(有营养成分质量要求) 国内3万/吨 一、种植投入 一亩地按株距30CM-50CM、一株两苗计算是1.5万棵苗。 10亩:1.5万元。 100亩:15万, 10...

  种苗0.1一棵,亩产700斤(0.35吨)。

  国际市场价格4万/吨(有营养成分质量要求)

  国内3万/吨

  一、种植投入

  一亩地按株距30CM-50CM、一株两苗计算是1.5万棵苗。

  10亩:1.5万元。

  100亩:15万,

  1000亩:150万。

  采摘期:6,7,8,9月。

  二、人工:

  10亩地:采摘期雇佣2-3个临时工帮忙采摘。晒干加工。约5千元支出。

  100亩地:请4,5个工人帮忙采摘,翻土,不需要按月发工资,按面积计算工资,不到3万元。

  1000亩地:请20-30个工人帮忙采摘,翻土。按量计算工资。不到30万元。

  三、机械材料费用

  10亩地:家庭式作业,锄头,肥料除虫费用不到5千元。

  100亩地:肥料,除虫、施肥工人,按100亩地施肥工作量计算。5万足够。

  1000亩地:肥料,除虫、施肥工人,按1000亩地施肥工作量计算。50万足够。

  四、产出:(以国内3万一吨计算)

  10亩地:0.35吨/亩*10亩=3.5吨*3万/吨=10.5万元。

  100亩地:0.35吨/亩*100亩=35吨*3万/吨=105万元。

  1000亩地:0.35吨/亩*1000亩=350吨*3万/吨=1050万元。

  五、年收入:

  10亩地:10.5万-1.5万-0.5万-0.5万=8万元。

  100亩地:105万-15万-3万-5=82万元。

  1000亩地:1050万-150万-30万-50万=820万元。

  六、投、产分析

  以上为丰产期最乐观的考虑因素。并未考虑一下因素:

  1、丰产期是3年后,1-3年亩产量是从150斤提升到600-800斤。黄花菜是10年转换期。这个因素要考虑好。

  2、1-3年内,黄花菜分布尚不密集,可以考虑间种黄豆、绿豆、红薯,蔬菜等。这是利好因素。这些产量收入可以抵消部分土地租金。

  3、土地租金

  4、病虫害

  一般上,只要好好管理,并且引进成熟地区的生产经验,黄花菜病虫害是可以完全控制的。

  5、市场价格

  根据现在蔬菜行业行情状况,黄花菜市场价格只会涨不会跌。何况黄花菜是属于干货市场,干燥处理后不容易变质,6,7,8,9四个月的产出期,可以在其他8个月来开拓市场。

  6、国际蔬菜制品市场

  如果有投资计划,可以投入生产车间进行黄花菜深加工,做成即食产品。或者粉碎处理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从而使黄花菜大大增值。

  7、烘干设备的投入

  如果种植面积较大,黄花菜要达到出口质量标准,需要投入烘干设备加工厂。机器几万块,人工2,3个。也是6-9月需要而已。

  8、种植管理与人工投入

  1)黄花菜在冬季种苗引进后即进行土地平整,挖坑栽种,并施肥。根据季节和时间安排配备需要的人手。一般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

  2)第二年春天出苗前再次配备人手进行追肥。

  3)出苗出茎后,即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不需要太多人手。但需要准备黄花菜晒干场地或者投入烘干设备进行加工前准备。

  4)结蕾出产期,配备一定人手采摘。丰产期,配备足够人员采摘与回收烘干加工。此段时间6-9月是最繁忙的时候。

  5)黄花菜丰产期过后,必须进行枝叶清除工作。因为枝叶可能含有病虫害卵等,需要全部移出菜地。建议可以联系附近造纸厂,将枝叶进行处理。收入可以抵消人工费用。

  6)冬季翻挖土地

  冬季翻挖土地的作用是:利用冬天冰雪将土地里的虫卵冻死。还有就是土地松散,有利于出苗。

  7)接下来就是循环了,第二年春天追肥等。

  备注:

  一、黄花菜质量等级分三种:

  1、4万以上/吨

  无尘工厂烘干法脱水处理,根据不同客户要求需要控制黄花菜的营养含量,还有黄花菜的质量均匀度,色泽外观等,造价比较高。色泽、干燥度、营养含量等均匀,大都加工后直接供出口。需要省食品质检局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大都出口欧美。

  2、3万/吨

  3万一吨的质量就相当于国内野生黄花菜的质量。纯人工制作,天然晒干。色泽较深,呈黄褐色。大都内销或出口东南亚国家。

  3、2.1万/吨

  由国家专利技术进行食品添加剂药浸处理。市面上售卖的比较多。颜色鲜黄,呈黄亮色,内销比较多。

  二、黄花菜加工方法

  1、3万/吨

  黄花菜采摘回家--大锅大火--开水--几十个竹制蒸笼依次装黄花菜入锅--蒸八分熟--端出放干净地上(切忌勿动黄花菜)--下一笼开始--全部蒸完--第二天早晨太阳底下架空人工均匀晾晒(准备镂空竹制晾晒板,便于均匀干燥)--每2小时用一块新竹板去将第一块晒有黄花的竹板翻边,复晒底部。再用第一块竹板的底面翻第二块晒有黄花的竹板,依次循环全部将竹板的黄花翻个边,利于均匀干燥。--至黄花不粘手时,全部倒出来拿到楼面顶层水泥地上摊开复晒,直到快要用手可以折断--准备木柜(2m×1.5m×1m长高宽)储存。

  利:原汁原味,绿色食品

  弊:需要蒸压循环竹笼,需要大量柴火,不可用煤,需要上山砍柴等,黄花菜蒸好后第二天需要有太阳,如果下几天雨,黄花菜会腐烂。

  2、2.1万/吨

  黄花菜采摘回来--分别于密封塑料袋封装,里面加入一定比例脱水药剂--第二天摊铺于竹板上晒,再到楼板或水泥地板上晒干--木柜储存。

  利:脱水后湿黄花可以存放4,5天,不需要看天气,不需要柴火,不用赶时间,成品颜色鲜艳,质量符合食品标准。

  弊:可能不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和出口标准。

  3、4万/吨

  脱水工厂,大锅--煮烫--晾干水分--流水线进入烘干设备--控制营养含量--干燥储存。

  利:成品质量好,价钱高。

  弊:水电能耗投入大,工艺控制严格。工序相对繁琐。

  三、常见黄花菜加工

  近年来国内市场市面上售卖黄花菜大都是2.1万/吨的黄花菜,即添加剂脱水处理的黄花菜。批发2.1万/吨,转手到市场零售达到4万/吨。而且绿色黄花菜和脱水黄花菜质量差不多,就是绿色和添加剂的差别了。脱水黄花菜颜色更均匀,更鲜艳。绿色黄花菜颜色暗淡,看上去比较陈旧。对于外行的顾客来说,脱水黄花菜更受大众欢迎。

  为什么农户不愿意加工3万/吨的黄花菜?

  原来,绿色黄花菜加工需要用到大量木材,这木材可以是去年干燥的黄花菜叶子、茎,稻草,也可以是山上砍的杂木,甚至是松树等大柴。木材需要地方堆积。要防雨,就要多砌空房子。一家农户每天蒸压黄花菜需要3,-4小时,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以后。持续3,4小时的供火量,当然需要大量柴火。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蒸压好的一笼笼黄花菜(直径80cm-100cm)有20-30个,不能叠压,只能摆放于防水的房间里,占用很大地方。

  这些都需要1,2个帮手,家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中年人白天要忙着摘黄花,摘满一箩筐回家又要忙着翻黄花,夏天暴雨来的突然,为了避免被雨淋到,经常又要放下扁担飞奔回家收黄花。晾晒在太阳底下的黄花菜竹板至少有2-30个。竹板的尺寸是1m×2m左右,没干的黄花晾在上面,收回时不能扒到箩筐里,只能原样用头顶回屋内,在屋内设置多层木架,一格格的塞进去。天晴了又得赶回家把竹板再顶出来晒太阳。

  黄花全摘回来后,一人忙着蒸黄花,一人就要去收黄花,不但有竹板上的半干黄花,还有楼板上的已干燥准备储存的黄花。

  这一切一切都必须井然有序。所有工序都不能省。以前黄花菜价格不高,农户只是将种植黄花菜当特产收入来补充家用。另外种植面积少,农户还自己种白菜,水果蔬菜。基本不需要购买蔬菜食品。现在是农户经济好转了,人也慵懒起来,猪也不养了(最多养一头过年杀),菜也少种了。稻谷因为不要上交粮食种的面积也少了,改种黄花了。导致黄花菜种植面积大增。

  因为很多农村孩子都在外面打工,农户也就不准备扩建家里的房子。很多人还买了房子去城镇,去县城。家里做饭什么的都用煤炉甚至煤气。上山砍柴的人少之又少。

  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户满足于现状而不想很累很辛苦的去做3万/吨的黄花菜。

  四、黄花菜集团化种植前景和制约因素

  现在全国都在快速发展蔬菜脱水行业,逐渐形成国家标准化经营管理模式。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对黄花菜进行脱水加工和附属食品深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花菜增值效益非常明显,前景十分乐观。

  虽然前景广阔,但是制约因素同样体现了出来。

  农户土地分到户,田地分到户,连山地森林都划分到户。土地种黄花,田地种稻谷。山林虽然是自家的,也不能随意砍伐。大家都是靠黄花菜自给自足,因为地有好坏,土地,田地10年重新分配一次。在种植区很难进行土地整合,第一没有那个财力。第二就是尽管有种植经验,却还没有相关产品深加工经验,再就是还没那个想创业的思想和准备。

  一年下来,黄花菜收入除了家用,购买农业用品及添加新潮电器设备等外基本上没多少剩余,土地是固定的,黄花菜价格是固定的。农民的心态是恒定的。地球还是那样转,村民还是那样生活。

  如果在种植区搞大规模的山林开发置换黄花菜菜地,还受很多因素制约:

  1、人手

  现在产区主要是靠积少成多,每家每户都在1吨以上,两个中年夫妻就可以伺候好,村里年轻人都外出了,要人手就得从外地聘请。黄花菜都是酷热天气干的活,比砌房子搬运工的活还累。很难找到勤快的效率高工价低的人手。

  2、竞争

  如果成片种植出来的黄花菜加工方法和普通村民一样,那样就形成了直接竞争。

  农户的产量是不变的,投入也是固定的。而规模种植就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管理等都需要经验。

  3、质量控制

  集团化经营,生产出来的黄花菜当然需要质量优势,就需要投入生产加工设备。这也是很大一笔初次投入。

  4、销售渠道

  农户的销售是通过村镇收购商上门收购。集团化经营就要找准销路。包括黄花菜的加工运输渠道等,这在农村来说还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总的来说,黄花菜产区需要开放思想,大力引进国内外的生产加工经验,为提升黄花菜的潜在价值而拓展思路。不是要将产区成为全国的特产区,而是要将中国成为全球黄花菜的主产区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