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国富重庆吊脚楼作品欣赏

 书画雅苑 2016-07-12

 

徐之腾为周国富先生造像

        周国富,男,1960年9月出生于重庆,民间俗称为吊脚楼山水画家。现为西南书画院理事,重庆市渝中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数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以民间吊脚楼题材为主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同行前辈、专家、和各内界人士赞赏;特别是曾经居住吊脚楼的原住居民的喜爱和收藏。吊脚楼山水系列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大赛并获奖,其中《记录远去的吊脚搂》等作品更是获得各界人士的赞誉。

        2009年2月重庆电视台新闻专访并报道《重庆吊脚楼山水画家周国富》;2010年3月26曰,中《国民族报》专访;题目为《远去的吊脚楼画家周国富》;部分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并获奖,《西南开发报》,《重庆晚报》,《重庆日报》,《重庆文艺》,等媒体刊登或做专题报道,2015年《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吊脚楼山水作品2014年十月获中国当代书画大赛500强,2014年,作品入选北京全国首届《草人杯书画大赛》并获优秀奖,2014年,作品入选《美丽资兴幸福家园全国书画大赛》并获二等奖等。

 

周国富先生近照(徐之腾摄)

陈道学先生为周国富先生题字

 

周国富先生近照(徐之腾摄)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笔者所认识的周国富,常年蜗居在重庆一间狭小的画室里,成天在纸上泼墨勾画他记忆中的吊脚楼,就像农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长年累月地耕耘、播种、收获,固守着一种淡定,并陶醉其中。周国富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师习陈子庄、李可染、吴昌硕等大师的技巧,在国画领地苦苦求索。上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视线聚焦于那些独具巴渝民居特色的吊脚楼,并专攻以“吊脚楼”为主题的国画创作。近30年来,他把自己深深地扎根在巴山渝水,用自己的双脚丈量重庆的山山水水,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能够找到的每一栋吊脚楼,并用自己的灵魂与之对话。在他的笔下,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的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那些极具巴渝民居特色的吊脚楼,一个个活灵活现。流连于周国富苦心营造的“吊脚楼世界”,人们不禁会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他为什么对吊脚楼情有独钟,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许,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周国富的“吊脚楼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打小他就“混迹”于吊脚楼,并在其中茁壮成长。他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在阳光或者灯光的照耀下,高低错落,起伏跌宕,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不仅激活了整座城市,也为他后来的“吊脚楼世界”埋下了伏笔。周国富曾经说过,重庆的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是最美丽的风景线。于是,他笔下的这些吊脚楼,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依附在纸上的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庆独特的民居风貌,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智慧,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人们的记忆中复活,并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随着重庆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曾被誉为巴渝文化“活化石”的吊脚楼正渐渐消失,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退隐到人们的视线之外。然而,吊脚楼在周国富眼里却永远充满鲜活的生命,被他当做是可以安顿灵魂的地方。时至今日,他依然守望着自己的“吊脚楼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在重庆生长、生活的体验,诠释着吊脚楼丰厚的文化内涵。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先生赠送本平台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周国富先生赠送本平台作品 点击图片可放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