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艺园第一次亲密接触红木家具

 赵东华 2016-07-13

颐艺园第一次亲密接触红木家具

来源: 家居设计馆 2016/7/11 12:14:20 围观: 516℃
颐艺园第一次亲密接触红木家具

没进入这行的时候,说到家具,我只会联想到桌椅板凳、书橱木床之类,就是在家具前面加上“红木”二字,也只会在心里惊叹一句:“红木家具?不错,古香古色的。不过,好贵啊!”除此也别无它想。

然而今天,当有幸接触很多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当可以看到很多介绍红木知识的文献资料,甚至当手心触摸着红木家具光滑的脊背时,我才深深的发现,红木古典家具远非我想的那么简单!

它同中国文学、书法、绘画,甚至哲学一样,历史悠久,自成体系,民族风格强烈,东方特点突出,虽是家具,但更确切的说,它的价值,它所蕴涵的艺术感,它所传承的文化象征,以及它所留下的历史意义,使得家具的美、家具的韵,怎一个“古香古色”可以概括?

为什么这么评价它呢?可以说红木家具给世人提供了一面认知、了解古代艺术的镜子,并借助这些古典家具,使大家兴趣盎然地走进历史的空间,从而对古人的匠心、优雅的情趣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和享用。单说我国古典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它是可以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毕竟没有几个国家的匠师们可以做到不用一钉一销,就将几块没有生机的木头组合成一件件有如艺术珍品的家具,但是,我们的老祖先做到了!他们让木头随自己的心愿制造出既互避互让,又相辅相成的各种精巧绝伦的榫卯,构件之间金属钉销完全不用,仅以鳔胶作一种辅助,但却使家具的结构更具合理性与严密性,并以此结构为根本支撑,加上打磨、上漆、擦蜡等传统工艺,使得中国古典家具不仅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对今人的艺术启示与艺术贡献!

内里说罢,再看外观造型上也是很有讲究的,中国人讲究堂堂正正做人,中国古典家具的特点也不无突显出这方面的人性化来。各种家具无不给人以“四四方方、板板正正”的感觉,其意在表现“坐要端,行要正”的中国传统礼仪风范。然而,“方正感”总会让人觉得过于死板,于是工匠们又通过雕、镂、嵌、描等工艺手法赋予其生气,完全不拘泥于竖直条框,独特匠心地在家具的落脚处,以弧形线条构成支撑点,在方正沉稳间,流淌灵动之气,而这看似不经意的随性之笔,实则让一种“韵美沉敛”之气因此展露,生活的精彩亦因此得以悠然自得的细细品味。

看着这些家具,不仅会折服于设计匠师的灵犀闪现,更可以通过古典家具上积淀的造型艺术、装饰工艺找寻出古老的地方风格以及民俗文化的历史轨迹。

如果说这些是古典家具值得收藏的一部分原因外,那另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的取材——红木上,红木质地坚致,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但却生长缓慢,人生不过寥寥数十年,而红木在天地间吸收日月之精华不说,更是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用这样的材质做成的家具必然也充满灵气,何况红木的清香,红木的厚重,红木的灵动又都无一不完美的诠释着古典情怀和现代理念。

今天,随着复古风的吹起,人们可以重新感受光辉再现的中国古典家具,其实很难用言语来媲美其艺术的持久和独特的性质。纵观其所演绎的历史与文化、品位的延续与提升,从某种社会意义上讲,乃是对当今“速食”文化方式的一种质疑。

因为古典的意义,古典的概念,已经包含了太多的成熟与完美、高贵与经典。古典家具的艺术创作,勾勒出未来,又追忆着过去,可将历史一步步推向未来。历史与文化的辉映,令古典家具即使珍藏再久,品位也依然至上。

历史是残酷的,也是挑剔的,红木家具自成一体,依旧散发着青春的光彩,你还能说这是偶然吗?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角的“...”按钮可以关注颐艺园、朋友圈和特定的微信好友。

公众号:颐艺园艺术家具

更多信息请咨询:400-1098-678

微店:颐艺园古典家具 http://weidian.com/?userid=977440

微信号:82961888(QQ号)

总店地址:榜头镇东桥旧宫对面紫泽仙作广场路口。

颐艺园二维码:扫描即可加入

(原标题:颐艺园第一次亲密接触红木家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