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贵在装傻人有聪明人和糊涂人之分;同是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是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装糊涂之分。 智和愚对人一生命运的影响极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就是说聪明人有时也会办蠢事;“大智若愚”、“难得糊涂”就是说确实聪明的人往往表面上愚拙,这是一种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揭示了耍小聪明者的报应。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这是苏轼的观点。他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那些不情愿去做的事,可以以智回避之,本来有大勇,却装出怯懦的样子,本来很聪敏,硬装出很傻的样子,如此可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不做随波逐流之事。真正的大智大勇者未必要大肆张扬,徒有其表,而要看其实力。李贽也有类似的观点:“盖众川合流,务俗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百川合流,而成其大,土石并砌,以实其坚,这才是大智若愚。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顺其自然,装一次傻,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面授机宜,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正式场合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人格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顺其便。装傻充楞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本是缘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好举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那里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所以当你直面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会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感悟:古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纳、大柔若刚、大屈若直、大进若退、大安若危的智慧贯穿于人与人交往的各个方面,并在为人处世、社交办事方面。要求社会生活的人们,必须坚持坚忍、宽容、沉默、吃亏是福、和气致祥、知足常乐的道理和原则。从处世角度来说,处理社会上、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解决家庭、友情、社交等方面的困惑上懂得难得糊涂、理解它、学习它、运用它,将会使你受益无穷……文/单眼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