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周三早读

 丽莎6 2016-07-13

各位书友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精神一直为国人所欣赏。事实上,除了如范仲淹一样的儒者们心系天下,其他流派也不甘其后,只是方式有所不同。建议今早读完第十四至十六章,第150页至第183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日的早读,并记得在共读群里跟书友一起讨论噢!

法家主张什么?与道家、儒家有何异同?

何谓天下?

法术之士,登上舞台

《礼记》中的这句话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与刑是西周封建社会的两条重要办事原则。

这两条原则有其适用情境,在结构简单的西周封建社会中,君子(贵族)与小人(平民)有明确分野。适用于天子、诸侯等贵族们的是“礼”,适用于平民百姓的是“刑”。到了孔子所生活的年代,随着一些贵族丧失土地和爵位,以及一部分平民的崛起,这种君子小人间原本明确的分野变得模糊了。社会结构复杂了起来。

在这一背景下,胸怀治国方略的“法术之士”登上了政治舞台。其中最耀眼的,当属韩非。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将慎到所提倡的“势”、申不害所强调的“术”,以及商鞅所强调的“法”熔于一炉,铸就帝王之具。而要想利用好帝王之具,就要先改变固有的思想观念。例如,孔墨所倡导的历史退化论。自孔子的时代起,多数哲学家的学说都是诉诸比他们更古老的权威,如伏羲、神农、尧、舜、文王、周公等。这种观念认为,人类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是在逐步退化的,拯救人类,不在创新,而在复古。

对此,韩非却不认同。他认为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相时而动,全新问题必须拿出全新方案,如此方可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当务之急便是立法。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君主是用法用势治民。他不需要有特殊才能和高尚道德。而法的落实交给一层一层的官员即可,君主只需利用赏罚进行监督。官员的使用“循名而责实” ,也就是说,承担一定责任的官员要做出与自己“名”相符的实际行动。做到的则赏,做不到的则罚,如此优胜劣汰,政府官员中便再也没有不称职的了。

至于君主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名不副实还是名副其实,那就是君主的责任所在了。实在辨别不出,则以结果来检验。赏、罚,韩非叫做君主的“二柄”。二柄之所以有效,是由于人性趋利而避害。

法家与道、儒两家

谁曾想到,认为人性本恶的法家与认为人性天真的道家,在提倡“无为”上竟然相遇了。法家的无为是指,君主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换言之,君主具有种种可以用来实施统治的工具和机器,有了这些,便无为而无不为了。与此类似,庄子说:“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虽然在主张无为上,法、道两家极为相似,但对赏罚的安排,道家是反对法家的。认为君主容易徇私,“骤而语赏罚”,除非君主是圣人。

与道家不同,儒家和法家在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德,不应当以法以刑。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

三本经典

理想主义的儒家还有形而上学的一面。儒家通过解释《易经》,阐释了自己的宇宙论、形而上学、伦理学, 构成了《易传》。《易传》中讲的话有两套: 一套是讲宇宙及其中的具体事物,另一套是讲《易》自身的抽象的象数系统。这两套讲法实际上可以互换。“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固然是讲的宇宙,可是它可以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象数系统互换——“道”等于“太极”,“阴”、“阳”相当于“两仪”。

《中庸》里讲述的两个概念至关重要,一是“中”,一是“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简言之,“中”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至于“庸”,可理解为庸常。一说庸常,容易引人误解,以为是平庸之意。其实不然,庸常是指对人而言须臾不可离的东西,比如天命、天性、天道。《中庸》首章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提及《大学》,不得不提为人所耳熟能详的“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即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为修身、格物、致知丶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什么是天下了。

何谓天下

“天下”,即“普天之下”,译为英文应该是world。不少人将之译为empire(帝国),因为他们认为古人眼里的天下只是那个帝国而已。这是实情,但也曲解了天下的本意,缩小了“天下”一词的外延。古代中国人说“天下”,意思是想说“世界”,不过当时对世界的了解还没有超出中国的范围。《孟子》记载: 梁惠王问孟子: “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 “定于一。”王又问: “孰能一之?”孟子回答说: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就是“统一”。这段对话清楚地表现了时代的愿望,也与近现代政治哲学中统一世界、做世界公民的政治理想相一致。

今晚,我们将一起更进一步走近儒家,走近孔子。请大家关注。

作者:兰川,读书人,写作者,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微信公众号“朴野堂”(puyetang)堂主,“者也读书会”(zheyedushuhui)责任编辑。

主播:小西,爱说爱玩爱热闹,喜马拉雅FM:西噩魔。背景音乐:《雪的梦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