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静雅轩345 2016-07-13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忠恕的审美价值
在人与人之间,忠、恕可推广于任何人,当君使用臣办事时应以礼相待而非以权位相迫,臣为君办事应该是尽忠之道。
《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之所以行在于定上下,以各尽其职,上级行礼以下,示以天职当臣子为君办事,不暴不役使,礼之以和,君臣皆悦;下级尽忠之道,当以下奉职当以君子为民求生存,不嫌不怠慢,精忠以利,臣君皆安。其美学思想反映出,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应诚信相处,以下待上应忠实诚信,否则尔谀我诈,以上待下应宽恕行礼,否则争斗无止。不仅上下如此,就每个人而言,也应具备忠、恕两能。
由此可看出,孔子在努力营造一个在不破坏等级制度关系的基础上施行仁爱,以求得等级不同而爱也不同的多样性和彼此之间在仁爱氛围共存的和谐统一。这是孔子首次试图将自然界万物“多样统一”规律应用于人类社会。就其原理而言是正确无误的,但就人类社会有着思维能力的人而言,由于人性善恶的不同,就不一定象万物无思维而易于和谐统一。
孔子忠恕的美学思想在几千年漫长的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的确是将人们从愚昧无知和自私自利中引向文明和天下为公的正途,让人人心中充满爱而尽忠尽恕的为国家作贡献,为别人作贡献,也就等于别人为自己作贡献。这种劳动,以及人类种种的繁重劳役,变成了一种愉悦和成就感、轻松感和征服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荣誉感。在仁爱的和谐氛围中,人类的人格得以提升,境界得以提高,忠和恕因而也就不再是简单的形式和词藻,也就成为了一种审美,成为人们一致追求的整个人类和社会共同追求的和谐一致的审美境界。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反映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的思想,它是民主的,是仁爱的体现。就统治者而言,可避免错误的决定和行动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也可体现出道德水准和君臣、君民之间的仁爱。就一般民众而言,仁爱的施行,使得人人如一人,所思所欲理应做到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如果是自己欲做的善事,理当施于别人,如果不是善事,为什么要施于别人呢?用“恕”而行人仁,就应该是畅通无阻,终身行之。它即
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向更高的道德境界靠近,施善行仁;同时又能以博大的胸怀不断谅解别人不尽如意之处,使受善者能在仁爱的感化中得以爱的提升。
孔子“忠与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论语·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其意为:要使百姓敬重君上、效忠国家而且勉于为善,应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季康子,其一,态度庄重待百姓而非轻率和不负责任,这样,百姓就会信任你和敬重你;其二,在家庭中你能孝顺父母,在国家你能慈爱百姓,他们就会效忠你;其三,以善者为上,其不善者自化。也即提拔德才兼备者为贤,施教于百姓,他们自然会乐于上进。
这显然是通过对“敬”、“忠”、“劝”三者的解释来进一步阐述忠与恕的重要性。
首先,“临之以庄则敬”,在言君主与百姓的关系,由于地位上下关系而言,君主在上,处尊位;百姓在下,处卑位。这种关系如同家庭中一家之主的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所以,君主如父,居上处尊,应有君主严父般的风范,又的确能撑得起这个国家去庄重的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为百姓着想。这样,处于下位的百姓自然会象子女敬重父母一样的敬重君主。孔子“敬”的美学思想,反映在统治者与庶民之间的忠恕上。这里反映出庶民对君子的“敬重”否,并不仅仅取决于庶民对君子的“忠”,而是双方的。换言之,如果庶民的确对君主尽了忠,而君主整日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和不为百姓着想,那么,庶民是不会“敬重”君主的。
由此可知,君主在位也应格守“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重行事方能赢得庶民的敬重。这是孔子发乎情,行乎仁,止乎礼思想的反映,它说明了孔子对君子之“敬”反映出的审美境界是要求君民双向在礼的基础上的互尊互爱,这种境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爱的社会体制。
其次,“孝慈则忠”,其美学思想反映在国与家同属一个概念,也即国是大“家”,家是小“国”,其机制和道理一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儿女在家庭中能孝敬父母则为孝,父母对儿女的慈爱为慈;人民在国家中能敬重君主为忠,君主对子民的关爱为恕。如果一个君主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敬重,就象家庭中儿女对父母的孝一样,那么他自然会得到百姓对他的忠。如果得不到百姓的“忠”,那么他的统治必然有问题。往往事情总是出现在君子对百姓的“忠恕之道”上。
由此看来,百姓对君主的“尽忠”是天职和义务,如同儿女孝敬父母一般。这礼制下的仁爱,似乎显得人性自由的成份在减少,但是,由于统治者也必须受“忠恕之道”礼制的束缚,这样就显得矛盾的双方如同《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就使得统治者和人民在相互对立中互为依存,以达到和谐一致的统一。这从理论上来讲是对的。从美学中讲也是对的,如矛盾对立造成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而二者又在对立中达到和谐。由于事物多样性的规律,又使得万物各自以矛盾规律运动变化,最后又在对立统一基础上造成万物“多样统一”的和谐。但是就社会现实状况而言并非如此。因此,我们说孔子“忠”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对的。如统治者与民众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统治者的一又与民众之万,形成少与多的多样统一的关系,这些关系并非不能调节而产生和谐,而是孔子以前或孔子当时的社会不能调节,此也人为因素。对立统一和多样统一是大自然的规律,规律没错,孔子思想体系也没错,由上而知,孔子“忠”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天地对立统一和多样统一规律的反映而已,只不过是将这个规律应用到人类社会罢了。
再则,“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其美学思想反映在君主用人和施教,孔子主张用善人和贤人,用善者,其人性可光大仁爱,善人道德水准高,因而层次也高,善仁善礼。其从政必也弘扬正气和行走正道,其从教,必也可使民之不善为善,民之不仁则仁,民之不礼则礼,此二者有利于统治。这说明了孔子的美学观,是以崇尚正义、光明、中正和至善之美的审美理想,其审美情趣是君子之善取代小人之不善,以君子之忠恕取代小人之不忠恕,劝民从善,光大人性之善和提高道德修养,使其人性之丑恶被人性之至善之美所吞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