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有个盐运使在出差岳阳时,听说张谷英村老少皆善对联,便有心去印证一下。他听到古宅传出朗朗读书声,便进宅首先向私塾先生挑战:“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此联是顶针格,续对难度大。没想到老先生哈哈一笑,朗声答道:“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盐运使又出联句,指定一个愣头愣脑的孩子应对:执短笔,写长文,居高位,做大官,管南管北。
这孩子见那盐运使一脸神气,就来了二愣子脾气,气嘟嘟地对道:
穿红袍,骑黑马,瞪青眼,说白话,不东不西。
盐运使听了此句,脸上变成了猪肝色,但又不得不佩服这孩子确实对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