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八年,任猗氏县长的刘国良(河南新蔡人,清末举人),才华出众,为官廉明。当时,一般县官都怕在稠人广众当中审理案件,以免被狡黠的当事人质问的理穷辞竭而出丑。有的则因贪财受贿,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来进行审理,所以多在后堂进行。刘国良则一反惯例,较大案件都在大庭公开审理。为此,他在大堂上写了一付对联: 为了使下属人员能廉洁奉公,他在县衙的扇屏门上写了这样一付对联: 在帮审人员断案的二堂的公案上方写了这样两句话: 旧衙的收发室是一个总窗口,任何文书都必须经过这一关才能到县长那里去,为了不积压文件,加快办事速度,刘国良给收发室的门上写了一付对联: 横批是:案无留牍 这几付对联即被传为佳话,时经半个多世纪,仍烩炙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