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云和尚诗偈》选读(下)

 昵称22346171 2016-07-13

  和陈真如居士》:“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见功。重重妙义重重意不管东南西北风。

   理重重复事重重方位原无西与东。遍界不藏真实义真如如是妙无穷。”山重水重有神功,真如佛理妙无穷。

   栖茅九华》:“带雪茶花供古佛含香梅子荐新盘。有时独上天台顶坐看江南叠翠栏。”茶花梅子古佛享,天台俯看青阳江。

   寄湖南劝清修净侣》:“禅心已定空无物悲愿常增佛有缘。祗此一生清白业更无余事记心田。”“分人分我总非道计有计无不是禅。久矣浑忘尘世事莫将余习到云边。”“学得无为远世缠六根清净一还源。逍遥物外千声佛坐破蒲团几炷烟。”“历劫尘劳风猎猎本来面目月圆圆。身安意肯烟霞里不作神仙胜是仙。”禅定佛缘在,无事记心田。人我已销尘世远,六根清净归本源。

    山居》:“从吾懒慢任痴狂不与人间较短长。日上高眠松枕熟客来清供晚花香。”山居任痴狂,客来清供香。

赠五台山显通寺智慧师》:“修心修道无如悟谈妙谈玄总是闲。从此何劳山下问烹茶挑水听潺潺。”修身修心靠彻悟,谈玄谈妙葛藤多,溪水潺潺不糊涂。

   峨嵋山顶白龙池》:”一泓如镜浸寒潭逝者还从止处参。杯渡不嫌江海阔清虚只在水烟涵。”白龙池边好参禅,清虚可在烟波间?

   医师姚静轩请题》:“慈心化作药王树悲念溥为寿世珍。更与一剂安乐药十方世界尽回春。”慈悲为怀医师心,救苦救难菩萨情。

   喜胡宗虞居士至山》:“心似六窗未得收春来景色度岑楼。座间风雅皆高古岩下残慵匪浊流

   几树老松情不寂半池活水与偏悠。山僧独愧无多供故遣飞花伴客游。”春色处处不可收,高僧门下无俗流。莫谓地僻太清幽,飞花伴客作导游。

   秋日同友游云台山》:“谷风习习心随爽泉水潺潺语共幽。会得云台真净界何须物外更贪求。风习习水潺潺,到得云台真净界,物外无求心不贪。

   访大兴寺归元大师》:“偶因访友入林泉杖锡飘然拨紫烟。松径苔深禅院静枝头叶密鸟声喧。

临池小构茅亭老悟道孤高境界玄。此外不知何所有门前青嶂插苍天。”林深禅院静,树密鸟声喧。心善人缘好,空无境界高。

   寿德恒禅人》:“四十九年住此山那知世态有多般。酱盐尽有一生足势利全无半点关。

道重已超空劫外名高宁作等闲观。有人问我山居事花自芳菲水自潺。”修德不要财,势利无半点。道心天半外,唯有水潺潺。

   题槟榔屿极乐寺妙莲师翁手建》:“说来有法原无法参透非空却是空。最爱僧房闲坐处一窗明月半帘风。”法本无法,非空是空。闲坐僧房,一帘清风。

   赠觉乘上人》:“月落星辉气尚豪兴来不用觅香醪。半窗竹色留青影一枕松声吼怒涛。

身世虚浮如蝶梦人情轻薄笑鸿毛。寄言林下参禅客惟有庐山遁迹高。

   大觉寺小憩》:“薰风拂拂过山家为入松阴路转斜。临水不闻鱼戏藻到门犹见鸟衔花。

   定心有觉推支遁法眼无偏羡永嘉。小坐竹亭尘顿息何劳饮我赵州茶。”山寺清赏有松花,小憩不用慕奢华。僧人饮我赵州茶,顿息尘劳无牵挂。

   暹罗龙莲寺养病》:“竹簟无尘清梦少蕉窗有兴夜吟多。明朝若得青莲约缓步深山问鸟窠。”浮生小病得清闲,山寺缓步问龙莲。

   居仰光时与陈云昌极相契来访不值》:“藓石那堪题妙偈枯藤却爱点佳山。莫嫌小院无精供独有清溪叠翠鬘。”劳君空访多欠愧,溪声不响山低头。

   过崆峒山》:“凿破云根一径通禅栖远在碧霞中。岩穿雪窍千峰冷月到禅心五蕴空。”佛从西来经崆峒,月到禅心五蕴空。

   夜泊洱海》:“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我游洱海有舟渡,清茶三道兼歌舞。风情岛上雕塑古,观音慈悲来救苦。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山海茫茫似虚空,悬崖人家路难通。

   题鸡足山雷音寺》:“兹山若非祇树林昔人何以号雷音。江风怒吼三天力。泉水清冷十地心。”我到大理玩,曾问鸡足山。可惜路途远,错过是无缘!

   天台山石梁桥》:“两山连系架空来岂有飞虹费剪栽。不信凡夫能着力。焉知菩萨显奇才。

神工妙出人工外鬼斧精于铁斧开。锁纳名山诸胜概桥流不去莫惊猜。”天台石梁在山巅,经过九曲十八弯。鬼斧神功天人开,瀑布从天降下来。

   赴佛严大会柬德润禅人》:“忆昔随流绕法堂争知地老与天荒。乘风捕虎云生足入海摛龙月满窗。

劫外优昙初发蕊。天边月桂正芬芳。于今重履清凉地。万象森罗拥法王。”我曾随缘绕佛堂,暂住寺庙有三趟。念佛打普放焰口,大殿频频拜佛忙。

   怀普陀顶山文质和尚》:“坐断千山茅屋月唤回大地洞中春。光辉祖室无多让一段馨香久播尘。”坐破蒲团几多春,佛祖在心无限温。

   戒期牡丹忽开》:“声声羯鼓自天来催得丹花晓夜开。素粉高堆童子面轻脂淡染美人腮。

为嫌吴宛风烟地来伴山僧定慧台。独笑灵云无视听误将桃萼叹奇哉。”寺院钟鼓催花开,好似观音笑颜脸。牡丹红白皆可爱,羞煞桃花脸转白!

   结茅终南山》:“高情岭上松千树免俗庐边竹几窝。我欲栖心犹妄想谁知早被是非魔。”心有是非总是魔,妄念还在脑不空。

   寄普陀法雨经楼印光法师》:“愧无健笔写青天底事由来记不全。况值秋风惊晚树料应寒月伴枯禅。

挑灯夜拥生公榻对座时谈寂子篇。遥忆普陀经隔岁黄花开遍宝楼前。”大师相聚是前缘,又书禅净新诗篇。

   栖芦五台山秘摩崖》:“烦恼犹如水上波一翻一覆复如何。松花饭饱忘香稻椒荔衣轻胜绮罗。”罗绮轻飘有尘嚣,身披袈裟无烦恼。

    答友候》:“柴扉虚掩自安然与世无关只乐天。百尺潭声流日月一林鸟语话诗禅。

空山说法云为幔削壁栽松石作田。自是渊明归去后至今不到虎溪前。”柴门闭合任自然,鸟语花香话诗禅。说法空山有云烟,方外朋友候人间。

    为海门方丈作偈》:“虽然处处有三椽恁得清池且种莲。一榻无余随意坐两餐之外任高眠。

     卷翻大地无些土粉碎虚空别有天。扫尽尘劳无挂碍逢人只是不谈禅。”海门方丈好清闲,清池种莲待花开。两餐之外任高眠,只说家常不谈禅。

    赠伟然开士》:“大隐从来在市廛全膺五福类诸天。书经不亚钟王体演法长游流俗边。”大隐就在市场边,佛法世法一样参。修得心空及第归,五福临门是西天。

   明月庵感怀》:“老大堪伤事浪游星霜冉冉白云头。高山流水时招隐野鹤孤云乐自由。

    时倚东皋迎素月闲披西爽数青丘。凝眸便作乡关梦一席轻风卷旧愁。

    息影空门事若何欲图敛迹影偏多。无心着履频高下得意天机懒琢磨。

偶随春茗人如醉厌听狂歌语近魔。梦梦彼苍君莫问家山犹是障烟萝。”明月庵是虚云之妻田氏谭氏出家为尼之地,这四首感怀也许稍稍透露了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隐居九华山狮子茅蓬》:“尘世谁能识隐踪行吟陌上偶扶筇。竹分新旧青深浅山别阴晴翠淡浓。

梦里家山衡独秀道于今古意终穷。翠峰古寺烟萝隔坐听疏钟在远峰。

半间茅屋一闲僧破衲如蓑碎补云。雨后每栽松柏树月前常读贝多文。

    青山满目空诸有黄叶堆门绝世纷。搔首不妨须发白未能高洁也超群。

    翛然林壑足忘年些事无关只自禅。树密暗收千嶂雾竹高翠映一林天。

    机心未绝花争放懒习何妨鸟对眠。向晚夕阳悬古镜本来面目自森然。

    苦乐何须较眼前芒鞋竹杖总茫然。无舟可渡情中断有路堪扪梦里天。

花到夜深知寂寂草经霜败尚芊芊。风尘若定荣枯事习静人知世外禅。”隐居深山竹相伴,难忘家山梦中现。读经修禅不知年,踏破芒鞋总茫然。荣枯已成身外事,世人可知九华山?

赠归宗法性老宿》:“世味翻来都法乳杖头点处总威仪。投机顿觉忘年齿须鬓霜侵失所之。”世外知己须鬓白,投机早忘年齿长。

   卧病偈》:“小病何须日恐惶饶他艾术与姜汤。通身自是还元药一念无非寿世方。

白昼经行提劲气通宵禅坐定心香。不资药力资神力只此伽陀大药王。”病是外现根在心,寿世良方何处觅?安心自有神力助,药师如来观世音。

   示学人》:“清宵隐几惟贪睡白昼披襟事浪游。倘不束心求至道未知黑发可能留?”人世太短暂,至道苦难攀。

   秋怀》:“尝将世味催繁鬓叹息人情且避名。夜静疏钟敲月上漫将感慨对孤明。”世事人情难避,感慨独对孤明。

    登西藏大雪山(喜马拉雅山)纪胜》:“路入西天更有天雪峰高矗万峰巅。乾坤阖辟非人世法界氤氲集古仙。

四面山川收足下一帘星斗挂窗前。云霞雾霭堪消受却胜乘槎泛月边。”世界屋脊大雪山,天堂就在眼面前。俯看山下太渺小,却似小儿在游戏。

    潮州金山学校请讲心经众学生请题一偈》:“般若不属有无言万象森罗一体圆。动止不昧当前鉴迥出中流两岸边。

溪声说法听者听猿鸟唱和玄中玄。触处逍遥触处是桥头湘子亦灵源。”学校讲经有善因,自小学佛不违心。

   示空谈不行持者》:“佛法不是空口讲言与行乖成两样。名闻利养快一时热铁火轮苦万状。

袈裟底下失人身地狱门中难解放。闭口不语三十年此是上乘上上上。”无言最上乘,有行万年真。

    湾甸土司景绍文专人送袈裟至山问道答以诗》:“紫衣遥惠到柴扉远隔关山入翠微。瘦骨自怜寒雨夜栖鸟犹解望晴晖。

异风殊俗皆成佛见性明心是指归。珍重谢君将厚意一声清磬代归依。”送衣有深意,心明学佛易。

和岑学吕居士原韵》:“欲学修行齐放下倘言向上更知稀。观空试向蒲团坐那有身心与是非。”精进向上放下行,观空无念是非泯。

   答屈光瑞居士》:“放开鹤去前山远觅得牛归牧草枯。弹罢无弦琴几曲流商刻羽和还无。”鹤去牛归山草枯,无弦琴响怎么和?

   偈答黄蘅秋居士》:“四大本空何所住浮云散净自虚无。”四大本来是虚空,浮云飘散无影踪。

   题鸡足山(钵盂峰祝圣寺天王殿前余亲手栽杉木二株于山门左右如杆不数年大数围冠胜全山)》:“手植百蕙钵峰前为壮名山如锦然。门前双杉列左右侍佛无倦不辞年。

垂枝清翠堪栖鹤荫覆一方息热缠。谁解乘凉双树下洞彻心源天外天。”迦叶道场好风光,双杉高列在道旁。前人种树后人享,百年虚云有志向。

    寄禅和尚逝世经年雪中重过湘溪寺》:“昔年相遇楚江头此日江南踏雪游。几树寒鸦迷古道一声羌笛动新愁。

遗诗每诵心先碎墓草成荒泪暗流。回忆北平凄绝处龙华残寺影空留。”故人逝去不可留,昔日情分记心头。

吊沪上留云寺观月和尚》:“观师宏范气如虹名在江南老宿中。二十余年辛苦事算来一一付春风。”生前名声宏,死去一场空。辛苦几十年,一一付春风。

赠林鸿超居士七律并叙》:“居士与余在福建鼓山晤别已十七年以相忆深。由闽经港来韶步行抵云门。年届古稀无饥倦之容。畅叙旧怀不觉夜永。居士宿植德本向道殷切。惜余无偃祖之饼茶以接来机深以为愧。翌日居士以先有预约必须赴穗。临行彼此依依。仍如东林送客且行且谈不觉又伴至曹溪赡礼六祖返马坝登车南行。居士坚嘱书赠特缀七律一首并送坛经一部亦若永嘉之一宿而去也。时乙亥冬月初二日书于南华丈室。

不辞跋涉乳云蹊为道浑忘困与饥。笑我已忘烟水梦与君夜话饼茶稀。晓风相送曹溪路午饭才过马坝车。一宿觉参心愿遂坛经珍重赠君归。”云门相访还相送,夜谈只嫌时如风。

接引佛像赞》:“弥陀自性本天然向外何劳更觅玄。欲识入廛垂手处毫光常在指头尖。”本性天然不用觅,佛法就在指缝里。

   手持贝叶大士赞》:“手中贝叶是何文透彻名为观世音。处处圆通无障碍闻声随类现全身。”手中贝叶救世文,观音圆通现全身。

初祖达摩像赞》:“西来何意有句无句。梁王不问问亦无据。摘芦过江不露行藏。脚根立稳儿孙承当。一花五叶不信而得。壁观之徒谁能入室。昔来赚我前驱蛊惑。一棒敌残拽回天月。皮毛脱尽骨髓流血。依稀似有有何言说。”达摩西来传禅道,无言无说悟性高。

  马祖像赞(节录)》:“即心佛兮常心佛不是心佛不是物。度生切兮春风拂邪正都来机不失。”牛行虎视舌头长,脚下轮文不寻常。洪州禅名四海扬,中华第一谁更强!马祖道一和苏东坡是四川人的骄傲。

    月霞法师真赞》:“九华翠峰天地一脉。前贤守法后贤循则。简素质朴甘苦同克。谦柔敬畏保身全德。禅林绚彩十方启色。唯心即佛了无滞惑。无声如雷岂关语默。不住人天岂慕乐国。脱体全空归无所得。云峰出岫崖峦挺持。啼鸟声声松风瑟瑟。”多少僧人苦修行,史上无名也无姓。保身全德好心情,九华山上钟鼓鸣。

   自题照像》:“这个皮袋何须领会。潇湘俗子佛门后代。闽海缁衣辛酸未懈。杯子扑落堂砖花碎。石人皱眉虚空陨堕。两叩清凉文吉途待。奉跸秦川终南雪盖。蜀藏西印奔走中外。旋国腾冲萧然一衲。共语二旬心空月白。三谒鸡峰息肩茅结。扶起刹竿重理覆辙。值法难起百计心裂。驱驰四方群策群力。创佛教会全国分设。新政时更斗争为法。数十年来共修罗宅。驻十六寺五兴祖刹。披心沥胆受尽磨折。或嗔或喜空花水月。有询佛法无言可说。教令耕耘但莫休歇。搬砖弄斧针灸透穴。饥飧渴饮与世无别。一息不继羽毛鳞甲。苦哉轮回沤波起灭。”百年虚云一高僧,苦难经历不饶人。一旦开悟不忘本,度尽天下有缘人。

   自题照像》:“貌瘁形枯千差万异。状有所变不变者谁。变与不变总是儿戏。身外之形形外之相。坐断中流岂有两样。隐中有显显中含隐。隐显随缘如波逐浪。隔山见烟了知是火。入林草伏知有兽过。丹青妙手欲觅者个。端详问取牛马驴骡。”形相在身年年变,不变唯有天性真。

   自赞(云南唐宽清请题)》:“这个痴汉不知羞老大龙钟逐浪游。石火命光牛马走不分清浊混时流。

   自家大事犹难顾专为他人耽甚忧。但看世事如累卵多年未得一同俦。

    真可叹这老牛。莫到眼光落地使人愁问渠为何不放下侍众苦尽那时休!”慈悲心怀为人忧,哪管合不合潮流。

   自赞》:“本无名相欲呼谁地狱天堂任所之。不是虚云不是你莫把牛儿作马骑。(陈宽光居士请题)”无人相无我相,地狱天堂任我翔。

   不须问名相饱子原是面异形千万般本体何曾异。

者个清虚理出没任游戏。捉影显纸上不是虚云意。(陈佛林居士请题)”面粉做出千般样,不离面粉真实相。

   偶游尘幻境迎风一披襟。相识满天下几人是知心。

虚空自寥廓日月任浮沉。寄语忘机者休从纸上寻。(星州陈一中居士请题)”纸上文字也是相,要悟还得自己详。

   有名有相便是我无名无相是阿谁。虽将水墨描模样是否虚云也未知。(罗宽普居士请题)”看镜知我丑模样,离了镜子不知相,谁知镜像真和假!

    憨憨呆呆老冻脓颠颠倒倒可怜生。走遍天涯寻知已未知若个是知音。挑雪填井无休歇龟毛作柱建丛林。耗费施主钱和米空劳一生受苦辛。(柳征铭宽智居士请题)”说未必,颠倒不颠倒。浮生辛苦忙,知音在何方?

   这个痴汉没来由荆棘林中强出头。峰顶直钩寻钩鲤海中拨火欲烹沤。作事岂从人所事怀忧不为我而忧。问渠何故寻烦恼担子加肩未敢休。(星州佛慈居士请题)”烦恼只因强出头,事随人意岂可求。身上担子心中忧,辛苦忧愁不自由。

    辞世诗》:“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这是虚云最后的诗作,一百二十岁确实是高寿了!正如虚云云门事变后曾撰一联:“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百年的阅历实在丰富,更懂得世事的无常人生的短暂。众生无尽愿无穷,镜花水月一场空!

 

      《虚云和尚诗偈》选读毕。

        二零一三年元月八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