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趣轶闻】在海外竞买中国古董的那些事

 天宇楼33 2016-07-13

  最近,笔者有机会参观了位于深圳蛇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博物馆,这是中国唯一一家这一主题的博物馆。馆长叫杨卫,武汉人,曾被评为武汉十大收藏家,现在任湖北省古玩和艺术品商会副会长。杨卫1995年始拜南京博物院资深瓷器研究专家张浦生先生为师。他二十多年来专注于收藏青花釉里红瓷器。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其中,他的博物馆中的480件青花釉里红瓷器藏品大多从国外回流而来。

  在聊天中,我得知了他们在海外的拍卖会上竞买中国古董的攻略。

  “一般来说,只要一个拍卖专场里有比较贵重的拍卖品,国外的拍卖行都要向中国买家收取竞买保证金,但对于一些以前拍卖付款及时、信誉好的买家常常可以免收保证金。对于一些拍品档次不高,全场价格都不高的拍卖会,拍卖行往往可以对买家都免收保证金。但如果某位买家有了买完不付款的违约纪录,就会被记上黑名单,今后在这家拍卖行,以及在他们的全球连锁店里都不能再参与竞买。尤其在佳士得、苏富比这样的大拍卖行里一旦有了违约纪录,买家不仅仅在全球的佳士得、苏富比无法登记竞买,而且在英国、美国其他的拍卖行里也无法买东西了,因为他们的拍卖行协会组织会联合通报黑名单,大家都会共同排斥违约者。”

  这也让我想起一年前在美国旧金山邦瀚斯拍卖行的经历。旧金山的邦瀚斯位于旧金山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办公地点更像是在一个“豆腐块”般的大厂房里,“厂房”里分隔出预展厅和拍卖场,外面有自己的免费停车场,这里离高速路很近,交通十分方便。我们到达拍卖厅时,拍卖会恰好开始,拍卖师在那里宣布着规则与注意事项。场内的买家大约只有三、五个人,部分油画拍品挂在拍卖厅四周墙壁上供人们现场观看。拍卖师的情绪似乎没有被这空荡荡的拍卖厅所干扰,开始认真地报起价来。虽然现场买家不多,但由于拍卖场另外提供了三种竞价服务模式而并不显得流拍很多。其中一个是书面委托竞买方式,由拍卖师自己掌握报价;一个是电话委托竞买,由拍卖场两侧委托席的工作人员举牌表示;另外,拍卖桌旁坐着的一位工作人员不断报出网上的出价,其坐着的位置与不停的报价给人一种新鲜感。多种模式的竞价机制,弥补了场上的人气不足,全场成交率大约在50%左右。也许正是由于多种不在场竞价服务的提供,使得买家们更不必来现场举牌了!

  几位内陆同行者对漂亮的欧洲银器产生了兴趣,还办理了竞买手续,对于路过这里第一次参加竞买的人手续竟然如此简单:不要任何银行证明,凭护照、联系电话以及个人签字就办妥了,充满了对客户的信任。后来,他们还通过电话委托竟然买到了其中的三件拍品,实在是十分方便简洁!


  我问:“如果买到后发现东西有问题,想退货咋办?”

  他们的回答:“当某位买家买到拍品后,觉得东西真伪有问题,可以向拍卖行提出不付款的申请,只要你说的有道理,可以在支付拍卖行买方佣金之后办理退货,这样不算作违约,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上黑名单。如果有知名鉴定专家给出鉴定报告,说明拍品为假的理由,甚至不用支付佣金就可以退货。”

  在国外拍卖行买瓷器的中国人经常会商量“围标”。“‘围标’的人往往会在拍卖会开始之前,在附近找个喝茶的地方坐下来商量有关事宜。一般也就是五、六个有实力的人一起商讨。也有人会冒充买家参与‘围标’活动,滥竽充数想来分点钱(具体方式请见已发表文章《在国外买中国艺术品如何‘捡漏’》)。我们的‘围标’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成功,成功率高于70%。拍卖行不喜欢买家用‘围标’的方式压价,但又因没有证据而无法杜绝。一般外国的买家也会‘围标’,但与中国人的方式不太一样,他们多采用暗标方式进行再次定价以确定归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