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心诗论(四)

 江山携手 2016-07-13

近来,一边看一边学一边领悟,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诗词之博大精深,全部出自细微处,任何一点的瑕疵,都会影响词义的表达和诵读的美感。

比如说孤平的问题,为何古人规定要避免孤平?看得多了、读得多了,才慢慢于内心体会出来。其实平仄都是为意来服务的,或者说是为读诗的感觉服务的,平仄和谐通顺则更能让读者获得美感和享受。孤平,由于平音过少,严重侵害了平平仄仄的韵律,造成一种失衡状态,从音韵上丧失了和谐之美。

还有一个细节,是我在反复大量阅读之后发现的,就是在绝句或者律诗中,如果第一句以仄声的字收尾,该字发音最好避开整首诗的韵脚,除非是古风,否则这种情况在绝句和律诗中出现,就好像是一首乐曲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有头重脚轻之感,造成失衡。

有时我们“明知故犯”,不去遵循平仄,一方面是因为不够用功,不肯费时间和力气辛苦钻研推敲,殊不知看似轻松取巧,却是妨碍了自己的进步和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看得还不够多,积累不够厚,境界不够深。

诗词、书法、戏曲等任何艺术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舞蹈是优美的、自由的,但背后也是有章法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辛苦练习和用心感悟。因此,不要为自己的懒散找借口,在没有下苦功夫达到一定造诣之前妄谈什么“自由”。一旦我们的学习和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我手写我心,意会以言传,让感情随文字在笔下自然流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