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考已经过去一个月,饱受折磨的学生们也终于放起了暑假,但总有些学霸是天生闲不住的,这几天,微博、朋友圈都被一道数学应用题刷屏了,这道题,解决的正是“滴滴、Uber和易到,哪个打车最便宜”的难题。 这道“学霸坐车”应用题,一天之内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并引申出了另外的几个版本。 基本可以排除是营销行为 事情到了这里,开始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哪个专车App自己搞的营销手段呢? 我认为,应该可以基本排除是易到、滴滴或者Uber的自发营销行为。 为什么?从这道题的结论来看,很难说偏向于三者中的哪一个,也就是说,三个品牌在这道题中其实都没有获得什么优势,相反,在传播的过程中,其实大部分人是并不会记住整个计算过程的,被人记住的,恐怕只有最后的结论:距离短用Uber,距离长用易到,距离适中则用滴滴最划算。 那么问题来了,不管是Uber、易到,还是滴滴,他们的品牌诉求是什么?他们最想传达给用户的是什么?
以上都摘自三个品牌的官方介绍。你看,Uber是安全舒服,易到强调7X24小时服务,灵活便捷,而滴滴的每一项产品都有特定的用户人群,这三个品牌对于自己的介绍各有特色,但绝不是上述那道数学题结论中想要传达的东西。 不是营销,何以胜过营销? 如果说这不是品牌的营销行为,仅仅把它当成是某个学霸真的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话,那为什么这道题却能突然获得如此高效的传播效果呢?简直可以说是零成本大传播。 什么样的内容容易传播?最简单的原则是“情趣用品”,也就是有情、有趣、有用、有品。 那这道数学题满足这四点了吗?
UGC力量无限,借势营销已跟进 一道数学题,经过整个社交媒体的传播,已经演变成一个创造游戏,而除了最早的Uber、易到和滴滴之外,更多的其它品牌如支付宝等都已乱入,各种借势营销也开始跟进了。 虽然某些衍生作品的确是品牌的自发行为,但也不能否认,其中还有某些粉丝UGC产生的作品。从论坛到博客,到微博,到微信朋友圈,用户产生内容的载体一直在改变,不变的是用户产生内容的热情。用户已经成为了内容重要的提供者,也正是有了这些UGC的产物,一道数学题的效果,能比巨额投入做一次广告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