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心服务企业 优化发展环境

 TNT的图书馆 2016-07-13

  襄阳市纪委监察局

  2012年以来,襄阳市纪委监察局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脉搏”,接地气,转作风,持续开展“两级纪委大联动,优化环境联百企”活动,在一线为企业清障护航,共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351个,300多家企业得以顺利开工建设,新增投资200多亿元。主动服务企业已成为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推进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锤炼党员干部的重要平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企业欢迎,社会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中国纪检监察报》先后两次报道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企业的做法。

  一、树立三种理念,在联系服务企业认识上求提升

  树立支持发展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发展。纪检干部深入一线,可以与企业拉近心理和地理距离,深切体会他们对发展环境的感受;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及时了解企业所想、所盼,有效解决“两张皮”问题,极大增强纪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中,我们按照“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点对点”机制开展对口服务,做到沟通“零距离”,服务“零障碍”,损害发展“零容忍”,合理诉求“马上办”。目前,市、县两级纪检干部“点对点”服务企业468家,收集问题396个,采取开交办会、发建议函、市民问政等方式,已解决问题351个。通过召开20多次任务交办会,安排主要负责人表态发言,促使200多个问题得以解决;向职能部门发监察建议函20份,25个难题得以解决;以“问民意、聚民智、促发展”为主题的襄阳“市民问政”,在第6场和第11场分别以排查服务企业障碍、项目推进难在何处为题,通过电视直播曝光11类问题,加速问题解决。

  树立锤炼作风理念。在联系服务中,纪检干部近距离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怕困难和敢想敢试的创业精神、效率至上和效能优先的工作作风,服务企业的过程成为纪检干部丰富阅历、转变作风的生动实践。一年多来,广大纪检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入园区、走工地、进企业,解燃眉之急,献发展之策,对收集的问题集中精力去办、创新方法去解、持之以恒去盯,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在服务中展示作风、体现作为。累计走访企业3500余次,不吃企业一顿饭,不收企业一份礼,赢得企业好评。珠江数控装备制造公司请求解决供电容量等问题,联系企业领导协调有关部门“马上办”,一周内得到解决。老龙洞杜仲开发公司发展壮大亟需资金,联系企业领导两次组织召开协调会,4次登门联系中国银行解决了300多万元融资问题。

  树立提升本领理念。我们把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一线这个经济工作主战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主阵地,力求在服务中提升能力素养。在服务企业中,纪检干部认真学习、研读、宣传国家和省市经济工作政策,及时把政策送到企业,最大限度使企业得到实惠,提高了用足用好政策服务企业本领;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融通资金,参与企业创新实践,提高了组织和服务经济运行本领;各显神通、各展所长,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高了创新服务、破解难题本领。同时,在服务过程中也积累了化解各种矛盾的丰富经验,提升了服务发展能力和水平。在开展服务中,针对市委市政府部分政策未得到落实的情况,市纪委常委会立即部署开展涉企政策专项检查,全市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50个亿元以上项目已开工362个。

  二、推行三卡管理,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上求实效

  实行服务卡管理。向联系企业发放服务卡,明确纪检监察干部要当好“四大员”。一要当好“宣传员”。向企业宣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定位、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制度,增强企业维权意识。二要当好“联络员”。搭起沟通平台,针对企业需求,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联系企业整体合力。三要当好“服务员”。积极主动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对企业合理诉求认真给予解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要当好“监督员”。营造规范政务环境,及时查处破坏发展环境问题,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实行监督卡管理。向企业发放监督卡,由企业对纪检监察干部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总体评价按差、一般、较好、好作出相应评价,每季度反馈一次,并由企业签属意见盖章确认。市纪委常委会明确要求纪检干部真正做到“身”入企业、“心”入企业,帮办不包办、支持不干预、参谋不添乱。严格遵守纪律,绝不允许借“联系”之机,吃、拿、卡、要、报;绝不允许接受企业宴请和馈赠礼品(金);绝不允许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市纪委主动向自己“动刀”,把机关76名干部推到前台,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公开接受群众(企业)评议监督。明确提出,2013年底,纪检监察干部公开接受社会评议时要扩大企业代表参加名额,机关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情况,作为述职述廉必须总结内容,公开接受社会和企业评价。

  实行跟踪卡管理。在联系服务企业过程中,开展环境监测,跟踪卡登记,销号式整改。通过实施发展环境监测,时刻关注“气象和气候”。在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发放经济环境监察联系卡,聘请监督员,对涉企执法和服务单位履责、服务、效能等实施监督。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已设立环境监测点650余个,借助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四位一体”的举报综合受理和处理平台,形成了全天候、多方位的环境监测网。凡发现异常“气象和气候”均纳入“跟踪卡”管理台帐,实行挂牌式督办、“销号式”整改。今年以来,市纪委机关通过台账挂牌督促相关部门为联系企业解决久拖不决难题32件。  

  三、倒查三种责任,在清障护航优化环境上求突破    

  倒查服务不力之责,改进服务质量。通过剖析企业反映的问题,发现一些部门存在服务不力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服务好转。如,高新区部分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企业,对供电线路问题反映强烈,我们将此问题向市供电公司发函督办、约谈相关人员,要求改进服务质量。该公司随后实施节点控制,开辟工业项目报装“绿色服务通道”,推动线路迁改工作提质提速,前期受供电影响大的大力电工等20多家企业建设项目顺利开工。

  倒查绩效不佳之责,促进项目提速。对企业所反映问题中暴露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效能低下问题,实施专项效能监察,推动部门工作效能提升。襄阳二汽试车场以北2459.71亩工业用地,由于人为原因,长时间未能完成征地补偿任务,致使22个项目迟迟不能落地。我们快速跟进,通过立项、调查、下达督办函、约谈责任人、召开“1 X”现场项目协调会,多管齐下,迅速推动项目建设。嘉和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反映所征地为“水淹七军”古战场遗址,市文新局曾经派人到现场进行过一次考古挖掘,挖了一处沟槽之后就停了下来,导致一年不能动工,经过监察,3个工作日完成考古任务。

  倒查违法违纪之责,推动环境优化。对故意刁难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破坏发展环境等违法违纪案件予以严肃查办,努力实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方风气的综合效果,以严明的纪律为经济建设打造安全的绿色屏障,营造风清气正、拴心留人的投资兴业发展环境。市回天胶业公司为扩大生产,在高新区团山镇蔡庄村征用了400亩地,因六户村民违法建设导致项目迟迟不能落地,依纪依法处理了6名责任人后,项目很快落地。2012年以来,全市加大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问责力度,共问责党员干部2200多人,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