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办医·中医堂馆⑤| 弘医堂:不失传统,不忘公益

 山水丰顺 2016-07-13


以名医名家为核心资源,从传统中医里寻宝,30年来,弘医堂传承发展、科学管理,坚守“捍卫原版中医”的梦想——


在弘医书苑第12期讲习班的现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裴永清在白板上手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名句“夫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他为河北省“杏林千人培养工程”学员深入浅出地解释“既病防变”的重要性。

 

举办此次讲习班的弘医堂医疗集团,除在北京有多家连锁医疗机构外,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广西北海、浙江宁波等地开设中医医院及门诊,使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基层。

 

捍卫“原版中医”

 

弘医堂奉“弘国医济世、奉仁德待人”为宗旨,以“捍卫原版中医”为己任。他们理解的“原版中医”,是指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将传统的师承、家传与临床紧密结合,为患者所提供纯正、传统的中医药服务。

 

弘医堂医疗集团董事长黄山告诉记者,弘医堂前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院,2009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实行校企剥离,由黄氏家族独立办医。为了捍卫“原版中医”,弘医堂始终没有接受社会资本运作,“很多公司都来寻求合作,我们都婉言谢绝,我们认为中医不是依靠资本输入而快速产生回报的赚钱工具,而是需要依靠实在疗效和病人复诊率说话的良心活。”黄山说。

 

在弘医堂看病,只收取挂号费和药费。黄山告诉记者,挂号费是根据医生的级别来定的,药材都是同仁堂生产的高品质饮片。老专家每天开诊先拉药斗抽验饮片质量是弘医堂的传统,除此之外医院还对专家传授学生徒弟、带教进修医师、出版著作、科学研究等提供全面保障。

 

“弘医堂从传统中医里寻宝,挖掘精华,发扬光大,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民营中医院发展的道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骆宾告诉记者,“很多中医院采取西医院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中医院的发展,我们在传统中医领域下功夫,以确切的疗效回馈社会,赢得好口碑。”

 

汇聚名家服务留人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弘医堂拥有自己的非公党支部。“我自己也是一名党员。”黄山讲到,“有了党支部,医院各项工作都更加规范了,大家的凝聚力也逐渐增强。”在弘医堂,管理者是服务者,真正的“领导”是专家。弘医堂的专家团队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王琦、聂惠民、许润三、王沛、刘燕池、魏雅君、裴永清等多位学院派名老中医,在这里为患者提供服务。

 

谈及弘医堂汇聚名医大家的诀窍,骆宾告诉记者,正是弘医堂规范管理、以专家为核心的风气令人心生愉悦,管理者甚至把专家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这在民营中医院中不多见。为方便年长专家出诊,弘医堂会为老专家们配备专车接送,饭菜也会根据专家的口味进行搭配,生日时专家们会收到弘医堂准备的鲜花、蛋糕。

 

另外,在弘医堂工作的年轻员工除工资等收入外,家中父母每月还会收到医院提供的200元孝亲基金,医院还为学习进修的员工提供学费资助。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而且弘医堂并不依靠社会资本注入,这些举措无疑增加了医院的负担。可是黄山认为,“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把这些举措坚持下去,让专家舒心、让员工满意是我们的义务。”

 

社会效益当先

 

“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会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选择时,我们更重视长远利益。”黄山说,“正是有这些学院派专家们的保驾护航和建言献策,我们才心生敬畏,走得小心翼翼。”弘医堂还时刻记着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每年定期举办科普讲座、进行职工培训、帮扶基层中医院。

 

作者:本报记者 杨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