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雲泉 2016-07-13

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说:“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早期的砚台,就是用一块小砚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研墨。直至汉代,人们发明了人工制墨,可直接在砚上磨墨,砚台才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

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到了宋代,自上而下贯彻全社会的审美趣味同样反映到砚之上,宋人不仅注重石质,亦讲究造像,一扫汉唐的单一风格,雕刻图案和技法上也有更多讲究。可以说,从宋砚开始,砚台开始逐渐从单一的文房发展为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品。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天心砚

高15.3厘米,宽15.3厘米,厚3厘米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铭文为:“月到天心,清无纤翳。惟邵尧夫,知其意味。天既成象,地亦成形。一融一结,妙合而凝。此石殆偶,聚其精英。—— 嘉庆甲子九月士奇铭 高”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该砚铭是根据纪晓岚的砚铭改的。纪晓岚在《端溪有眼砚铭》中写道,“金水两星,恒附日行。天既成象,地亦成形。一融一结,妙合而凝。此石殆偶,聚其精英。”“惟邵尧夫,知其意味。”邵尧夫,北宋哲学家。他虽然不像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无论才干还是品德,都不亚于诸葛亮。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清代蚕纹端砚

高20.4厘米,宽13.3厘米,厚2.9厘米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铭文为:“赐太子太傅尚书房总师傅大学士 朱珪”“命南书房供奉翰林院侍讲 臣 黄钺敬刻”,“拂拭琼瑶润,追寻翰墨腴,事惟修禊远,迹似米颠摹旧。赏山庄秘新题。御藻敷右文昭。俭德抚器仰。鸿模 臣 刘墉”“纯为体而静为用福寿延长 (闲章)唯精唯一”“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图片来源:于扬)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唐代紫端箕形砚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宋代双池抄手

10.5cmx9cm2.9cm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元代三足砚

直径22cm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明代特大蝉形抄手

29cmx20cmx6.4cm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明代蝉形

29cmx20cm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明代海棠池抄手

28cmx19cmx5.4cm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明代特大云龙砚

32cmx21cmx5.2cm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明代绿端抄手

“石界”的国宝,动不动价值就上去了

(图片来源:十都书院)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微信点击关注:art13521

古玩古董交流交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