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雲泉 2016-07-13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青年时代

我于1896年12月23日(农历11月19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西十五里的中央堡。七岁入私塾,我父(讳开第字甲三)任塾师。我先后在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毕业,十七岁考入海城县中学,肄业三年,又考入奉天教育会国学专修科,肄业二年,后来国学专修科合并于沈阳国立髙等师范,于1919年毕业。毕业后在安东县署编辑县志,只有三个月,就转任奉天交通银行职员。1920年,任西北筹边使署文牍委员,本年秋季任奉天省教育厅科员兼临时省视学。1924年秋,杨宇霆任江苏督办,任我为秘书。1926年,我被当时奉天省长兼奉天财政厅长莫德惠任为奉天省城税捐局局长。1928年,被张学良任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咨议,这是一个名誉职务,只领薪、不上班。在同一年,张学良和杨宇霆筹建专讲国学的奉天萃升书院,任我为院监。因我从前在西北筹边使署工作时已和国学诸老相识,于是去北京邀请著名的国学大师前来书院讲学,王树楠先生主讲经学,吴廷燮先生主讲史学,吴闿生先生主讲古文,高步瀛先生主讲文选。“九·一八”事变时,萃升书院停办,我在事变前夕感到形势危急,遂移居北京。

我到北京后,家父在沈阳将住宅一所和市房一所先后卖出,并两次派人将款潜送北京。此外,家父还将家中旧藏的三十多箱书籍,先设法运至大连,然后转运北京。这时我开始喜好古器物和古文字,于是就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当时研究古器物和古文字必须善于鉴定真伪,否则无法引用。为此,我搜罗了商代甲骨文、商周时代的古器物共二百多件,其中精品多属戎器,如吴王夫差剑、少虡错金剑、吴王光戈、楚王酓璋错金戈,秦商鞅镦、秦相邦冉戟等,遂以“双剑誃”名斋。解放初期,我将所藏的古代文物均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我初期购买古器物,意在鉴别真伪、从事著述,后来趋于玩物丧志,深感忏悔,但这种爱好也不无益处,因为上述这些文物,在解放前如果留在商人手中,则大部分将被盗卖国外。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中年时代

我从事古文字研究,开始阅读了一些古文字著作。当时,罗振玉、王国维整理并刊布了大量原始资料,给学习和研究带来很多方便。他们对文字的考释及有关问题的研究也往往有新的发现。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对古文字研究极不严肃,甚至有人公开宣称考释古文字“若射覆然”,这就无异于猜谜。我认为,古文字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的,只要深入钻研,对文字的点划或偏旁以及它和音、义的关系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并寻出每一字横向的同一时期的相互关系,以及纵向的先后时期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则多数古文字是能够被正确认识的,那种貌袭臆断的旧作风必须坚决摈弃。《韩非子》谓“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我以此为信条,潜心著述。写成了《双剑誃殷栔骈枝》及续编、三编,还出版了《双剑誃吉金文选》、《双剑誃吉金图录》、《双剑誃古器物图录》等研究古文字和古器物的专著。

在研究先秦古文字的同时,我对先秦文献也进行了硏究,我利用古文字的研究成果来考订和训释先秦典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清代干嘉学派的杰出学者虽已认识到先秦典籍在长期流传中,在原文和训释上有大量的讹误,要恢复其原貌,除了尽可能作出校勘和论证外,非常重要的是要精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但由于他们考订古籍,对文字古形、古音、古义的了解基本上以《尔雅》、《说文》、《广韵》为依据,这样做,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在先秦古文字资料大量出土的情况下,以先秦古文字的研究成果来考释先秦文献,无疑是更为直接而有效的。1934年我写成并出版了《尚书新证》,其后陆续写成并出版了《诗经新证》、《易经新证》、《论语新证》、《诸子新证》(解放后重加删订,由中华书局再版)等著作,曾被胡朴安在《中国训诂学史》中推许为“新证派”之代表。

自1929年到1949年,我先后任辅仁大学讲师、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均讲授“古文字学”。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1955年赴长春任教时合影

前排左起:金毓黻、唐复年、于省吾、顾颉刚

后排左起:唐兰、陈梦家

解放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我一度中止教学,家居从事研究工作。1952年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5年由匡亚明同志来京聘我到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来改为吉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到校后我一面继续从事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一面培养研究生及进修教师。这时我开始努力阅读马列主义原著,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同时对田野考古的新发现和民族学知识下了一番工夫。通过学习,我开始认识到古文字学这一学科应该为研究古代历史服务。因此我曾集中精力利用古文字数据去研究商周时代的社会制度、阶级斗争、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先后发表了有关商代军事联盟、商周的奴隶制、商代的农业和交通、夏商图腾、古代岁时制等一系列研究论文。在这些研究中,我进一步体会到,古史研究单靠典籍是非常不够的。王国维曾提出古史研究应该用地下资料和典籍互相参证的“二重证据法”,这较之过去的研究固然进了一步,但还没有充分认识地下数据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地下数据和先秦典籍两者还应该有主辅之别,即以地下数据为主,典籍为辅,才能得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地下出土的古文字数据和其他考古数据是原封未动的最可靠的数据,这和展转传讹不尽可据的典籍记载是有主辅之别的。例如:我国成文历史始于何时这一重要问题,典籍记载和各家之说都不够确切。我通过对甲骨文所记商人袓先“上甲六示”庙号的研究,明确提出我国成文历史开始于武丁时代所追记的商人先公中的示壬、示癸,也就是夏代末期,距今约3700年左右(详《甲骨文字释林·释上甲六示的庙号以及我国成文历史的开始》)。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1979年与张政烺等在陕西扶风鉴赏西周名器墙盘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不应孤立地研究古文字,需要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从研究世界古代史和少数民族志所保存的原始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意识等方面来追溯古文字的起源,才能对某些古文字的造字本义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去正确释读某些古文字数据。对于(羌)字的造形本义,自来众说纷纭,其中很多是没有什么根据的猜测,而我通过对少数民族社会所保存的原始风俗习惯的研究,在大量少数民族志材料参证的基础上,提出本象人戴羊角形,并以为声符,应属我所提出的“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范畴,这就突破了传统的“六书”说。商代后期的《玄鸟妇壶》铭文中的“玄鸟妇”三字,旧误释为“?妇”,或误认为是鸟篆。我从原始氏族社会中图腾崇拜的角度去研究,并结合典籍中有关“玄鸟生商”的记载,发现壶上铭文的正确释读应为“玄鸟妇”,它标志着作壶的贵族妇人是以玄鸟为图腾的商人后裔。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正确释读了壶上的铭文,更重要的是为研究商人图腾找到了实物依据,从而使过去一向被认为是怪诞不经的“玄鸟生商”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于省吾先生书法

《庄子·秋水》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旧误释“礨空”为“蚁穴”,我认为应读为“螺孔”(详《庄子新证》),遂以“泽螺居”为室名,以表明学问的无止境,“学到老,学不了”的真切心情。所以即使是在十年动乱时期,身居斗室,也没有中断过学习和研究。长期以来,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阅读和写作已成了我的习惯,年过八十以后,难免产生力不从心的暮景残年之感,但在粉碎四人帮后,我又用“夙兴叟”为号以自勉。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1981年在五台山 左起:姚孝遂、胡厚宣、于省吾、史树青

解放以来,我的科研重点,仍是古文字考释和典籍考证两个方面,共发表过有关论文五十多篇。在古文字考释方面,继《双剑誃殷栔骈枝》初、续、三编之后,我又陆续考释了许多甲骨文字,197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甲骨文字释林》,共考释前人所未识或已释而不知其造字本义的甲骨文约三百字。在整理这方面研究成果时,我对自己早期硏究中误释或尚有疑问者一律删除,意在宁缺毋滥。我认为,有许多从事古文字研究者不注意“阙疑”的必要性,把缺乏证据的推测、疑似和确切的结论混在一起,以至是非莫辨,因此对自己要求从严。现在正从事金文研究,撰写《吉金文字释林》一书,预期明年年末可以完成。我编着的《商周金文录遗》一书于195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录金文拓本466种,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金文参考数据。同年,我又受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委托,为郭沫若同志的《殷契粹编》和《卜辞通纂》两部书进行校订,我费两个月功夫,将这两部书通校一遍,改正了其中的错误并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见,其中有的意见已被郭沫若同志采纳并用眉批形式录于书中。校订后的《殷契粹编》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卜辞通纂》据说明年可能出版。在典籍考证方面,解放后主要在《诗经》和《楚辞》上下了不少功夫,先后发表了《泽螺居读诗札记》、《泽螺居诗义解结》、《泽螺居楚辞新证》等著作,最近我整理了《诗经》、《楚辞》两者考订的成果,重加删削补充后合在一起,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我还计划在近年内对《尚书》的考证成果再作一次整理和订补。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1979年给研究生授课,左起为何琳仪、黄锡全、吴振武、曹锦炎、汤余惠

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我又努力从事培养接班人的工作。从1955年到1966年我带出了二届研究生,先一届为姚孝遂、陈世辉,后一届为林澐、张亚初。他们毕业后或从事教学工作、或从事科研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的已被提升为副教授。十年动乱时期,培养研究生的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时,我又招收了何琳仪、汤余惠、曹锦炎、黄锡全、吴振武五名研究生,经过三年培养,现在他们都已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将获得硕士学位。今年我又招收了一届博士研究生。这些毕业的研究生同志之所以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就他们来说,一是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二是钻研有恒;就我来说,一是因材施教,二是既教书又教人。平时我对他们的学习和言行都严格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我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带研究生的主要方法是自学和辅导相结合,在讲授古文字课程时,我首先是要求他们弄清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什么叫古文字,为什么要研究古文字和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并安排他们每周进行二次讨论,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则由我在上课时解答。经过这么一个阶段后,他们既有了一些基础理论又有了阅读原始材料的基本功,于是我对他们又作了更进一步的训练,即每周轮流指定一名研究生作一次小型报告,报告的题目可以自拟,报告后让其他研究生和旁听人员分别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由我作一总结,评定其是非得失。这样做,不仅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他们以后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实践证明,这种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比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法收效要大得多,也快得多。在我教学的同时,经常勉励研究生同志要有“青出于蓝”的雄心壮志,既要有自信心又要谦虚谨慎,千万不能有了一点进步就骄傲自满起来,因为任何人的知识和成绩都是有限的,而任何一门学问又都是无限的,以有限对无限,还有什么值得骄傲自满的呢?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于省吾先生与所指导的1978级硕士毕业生及答辩委员会委员、校系领导合影

前排左起:马玉良、李时岳、李学勤、于省吾、孙常叙、温希凡、姚孝遂

后排左起:黄锡全、吴振武、何琳仪、汤余惠、曹锦炎

我现在所兼任的职务主要有:吉林省政协常委、吉林大学历史系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兼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训诂学会顾问、中华书局《甲骨文字考释类编》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等等。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1983年在书房指导博士研究生黄锡全(中)、吴振武(左)

我深深感到要胜任这样繁重的工作一定要有一个健强的身体。我之所以能长期坚持科研和教学工作,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四十岁起即注意体育锻炼和坚持每晚睡眠前做全身按摩,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并且长期茹素。因此,在这方面我感到得益匪浅。学问是无止境的,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学习不止、奋斗不止,我在有生之年,还要为四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1983年在香港参加会议时与商承祚先生合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省吾著作目录

专著

双剑誃吉金文选(大业印刷局1932年)

双剑誃尚书新证(大业印刷局1934年)

双剑誃吉金图录(北京琉璃厂来熏阁1934年)

双剑誃诗经新证(大业印刷局1936年)

双剑誃易经新证(大业印刷局1937年)

双剑誃殷栔骈枝(大业印刷局1940年)

双剑誃古器物图录(大业印刷局1940年,中华书局1962年)

双剑誃殷栔骈枝续编(大业印刷局1941年)

论语新证(1941年辅仁大学讲演集第二辑)

双剑誃殷栔骈枝三编附古文杂释(大业印刷局1943年)

商周金文录遗(考古学专刊二种第六号,科学出版社1957年)

双剑誃诸子新证(中华书局1962年)

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

泽螺居诗经新证 泽螺居楚辞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

于省吾自传(附于省吾著作目录)

文章

一、1949年之前发表论文

1.《四国多方考》,《考古学社社刊》第一期,1934年12月,38~43页。

2.《〈续殷文存〉序》,《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九卷4号,1935年7、8月,第7页。又见:王辰《续殷文存》,考古学社专集第五,大业印刷局1935年12月。(序跋类重见)

3.《〈诗·绵〉篇“来朝走马”解》,《禹贡》四卷2期,1935年9月,13~14页。

4.《泗滨浮磬考》,《禹贡》四卷8期,1935年12月16日,1~3页。

5.《〈易·说卦〉巽“为寡髪”解》,《考古学社社刊》第三期,1935年12月,117~119页。

6.《〈易·益卦〉六四“利用为依迁国”解》,《北平晨报·思辨》26期,1936年1月30日。

7.《豫卦古义》,《北平晨报·思辨》27期,1936年2月7日。

8.《释“贲”》,《晨报》,1936年2月17日。

9.《〈周颂〉“彼徂矣岐有夷之行”解》,《禹贡》五卷1期,1936年3月21~22页。

10.《〈井〉九三“王明并受其福”解》,《北平晨报·思辨》30期,1936年3月6日。

11.《〈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解》,《北平晨报·思辨》32期,1936年3月27日。

12.《〈说卦〉兑“为附决”解》,《北平晨报·思辨》35期,1936年4月27日。

13.《井侯 考醳》,《考古学社社刊》第四期,1936年6月,22~25页。

14.《碧落碑跋》,《考古学社社刊》第五期,1936年12月,第58页。

15.《〈春秋名字解诂〉商谊》,《考古学社社刊》第五期,1936年12月,271~279页。

16.《老子新证》,《燕京学报》,第二十期,1936年12月,245~262页。(与《双剑誃诸子新证》中《老子新证》条目上有差异)

17.《武王伐纣行程考》,《禹贡》七卷1—3合期,1937年4月1日,61~65页。

18.《穆天子传新证》,《考古学社社刊》第六期,1937年6月,275~285页。

19.《释屯》,《辅仁学志》第8卷2期,1939年12月,1~4页。(后经修改,收入《双剑誃殷栔骈枝》)

20.《论语新证》,《辅仁大学语文学会讲演集》第二集, 1~24页,1941年9月。(后与1946年《经世日报》所发表同名论文(详下)会集并加删订,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4期。)

21.《毛伯班簋考》,华北文教协会(沈兼士)编:《辛巳文录初集》,文奎堂书庄1941年,241~263页。(原书目录中题作《毛伯班簋考释》)

22.《急就篇新证序》,《经世日报·读书周刊》1期,1946年8月14日。(此篇出处未能找到原报纸核对,恐有误。)

23.《泽螺居读书记》,《经世日报·读书周刊》7期,1946年9月25日。

24.《释人、尸、仁、 、夷》,《大公报·文史周刊》(天津)14期,1947年1月15日。

25.《古文字对于载籍故训之纠正》,《经世日报·读书周刊》43期,1947年6月11日。

26.《论语新证》,《经世日报·读书周刊》45——47期,1947年6月25日、7月2日、7月9日。

27.《急就篇新证》,《辽海引年集》(金毓黻先生六十寿辰文集),1947年7月17日,北京和记印书馆,1~17页。

二、1949年以后发表论文

28.《重文例》,《燕京学报》第37期,1949年12月,1~9页。

29.《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驲传制度》,《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 1955年2期,78~114页。(后分别改写为《释 》《释 》两篇,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30.《殷代的奚奴》,《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 1956年1期,132~142页。

31.《〈商周金文录遗〉序言》,《史学集刊》,1956年1期,1~4页。又见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

32.《释“蔑历”》,《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 1956年2期,223~237页。

33.《商代的谷类作物》,《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 1957年1期,81~107页。(后分别改写为《释 》《释禾年》《释秜》三篇,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34.《读赵光贤先生〈释蔑历〉》,《历史研究》1957年4期,89~92页。

35.《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 1957年2—3期合刊,97~136页。

36.《驳唐兰先生〈关于商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历史研究》1958年8期,59~71页。

37.《对赵锡元同志〈评于省吾教授研究历史的观点、看法〉一文的几点意见》,《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年2期,79~86页。

38.《〈书·无逸〉“文王卑服为康功田功”解》,《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年3期,111~114页。

39.《释庶》,《考古》1959年10期,571~573页。(与陈世辉先生合写。后经修改,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40.《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11期,60~69页。

41.《楚公 戈辨伪》,《文物》1960年3期,第85页。(与姚孝遂先生合写)

42.《关于“天亡簋”铭文的几点论证》,《考古》1960年8期,34~36页。

43.《岁、时起源初考》,《历史研究》1961年4期,100~106页。

44.《陈僖壶铭文考释》,《文物》1961年10期,第35页。(为《关于〈陈僖壶〉的讨论》之一种)

45.《释 、 兼论古韵部东、冬的分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1期,53~57页。(后经修改,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46.《盗跖和有关史料的几点解释》,《学术月刊》1962年3期,50~53页。

47.《“皇帝”称号的由来和“秦始皇”的正式称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2期,77~80页。

48.《〈诗〉“骏惠我文王”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3期,65~67页。

49.《释奴、婢》,《考古》1962年9期,496~498页。(后改写为《释》,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50.《〈师克盨铭考释〉书后》,《文物》1962年11期,56~57页。

51.《从古文字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的得失》

《历史研究》1962年6期,135~144页。

52.《对于〈诗·既醉〉篇旧说的批判和新的解释》,《学术月刊》1962年12期,40~43页。

53.《泽螺居读诗札记》,《文史》第一辑,中华书局,1962年10月,115~128页。

54.《泽螺居诗义解结》,《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 1963年4月,111~128页。(以上二种经删订,后并收入《泽螺居诗经新证》卷中)

55.《〈诗经〉中“止”字的辨释》,《中华文史论丛》第三辑,中华书局 1963年5月,121~132页。(后收入《泽螺居诗经新证》卷下)

56.《释羌、茍、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1期,43~50页。(有“更正”,见《释尼》文后)

57.《释尼》,《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3期,75~77页。(后经修改,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58.《“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年8期,442~447页。

59.《司母戊鼎的铸造和年代问题》,《文物精华》第三集,文物出版社, 1964年11月,39~40页。

60.《略论西周金文中“六 ”和“八 ”及其屯田制》,《考古》1964年3期,152~155页。

61.《关于〈论西周金文中“六 ”“八 ”和乡遂制度的关系〉一文的意见》,《考古》1965年3期,131~133页。

62.《关于〈释臣和鬲〉一文的几点意见》,《考古》1965年6期,309~310页。

63.《〈夏小正〉五事质疑》,《文史》第四辑,中华书局, 1965年6月,145~150页。

64.《读金文札记五则》,《考古》1966年2期,100~104页。

65.《“王若曰”释义》,《中国语文》1966年2期,147~149、136页。

66.《〈诗〉“履帝武敏歆”解——附论姜嫄弃子的由来》,《中华文史论丛》第六辑,中华书局, 1965年,111~120页。(收入《泽螺居诗经新证》卷下)

67.《从甲骨文看商代的农业垦殖》,《考古》1972年4期,40~41、45页。(后改写为《释圣》,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68.《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2期,32~35页。

69.《关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棺饰的解说》,《考古》1973年2期,第126页。

70.《利簋铭文考释》,《文物》1977年8期,10~12页。

71.《略论甲骨文“自上甲六示”的庙号以及我国成文历史的开始》,《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期,333~335页。(后经修改,收入《甲骨文字释林》)

72.《〈周易尚氏学〉序言》,《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2期,27~29页。又见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一版。(序跋类重见)

73.《〈关于利簋铭文的释读〉一文的几点意见》,《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5期,21~22页。

74.《晋祁奚字黄羊解》,《文史》第五辑,中华书局, 1978年12月,1~5页。

75.《神判》,《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2期,69页。(署名思泊,《春游琐谈》选登之一,以下“《春游琐谈》随笔”类重见)

76.《释 》,《考古》1979年4期,353~355页。

77.《泽螺居楚辞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3、4期,3期217~228页,4期233~245页。(讹字较多,经校对后出版为《泽螺居楚辞新证》)

78.《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 1979年8月,40~54页。

79.《论〈甘誓〉书》,《中国史研究》1980年2期,第157页。

80.《论语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4期,132~139页。(系1941年与1947年两种《论语新证》合编删订。)

81.《〈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解》,《历史论丛》第一辑,齐鲁书社, 1980年8月,30~34页。

82.《释盾》,《古文字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80年11月,1~6页。

83.《关于商周时代对于“禾”、“积”或土地的有限度赏赐》,《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12月,149~152页。

84.《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980年12月,139~146页。

85.《墙盘铭文十二解》

《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1981年1月,1~16页。

86.《释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2期,19~23页。

87.《释隶、鬲》,《史学集刊》1981年(复刊号),69~72页。

88.《释中国》,《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中华书局,1981年11月,1~10页。又收入王元化主编《释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1515~1524页。

89.《释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1期,1~7页。

90.《释黾、天鼋》,《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 1982年6月,1~6页。

91.《释 》,《史学集刊》1982年4期,1~4页。

92.《释“能”和“ ”以及从“ ”的字》,《古文字研究》第八辑,中华书局,1983年2月,1~8页。

93.《释“”和“亚“”》,《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1期,107~109页。

94.《释两》,《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 1983年7月,1~10页。

95.《释》,《上海博物馆集刊1982——建馆三十周年特辑》(总第二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7月,1~2页。

96.《释从天从大从人的一些古文字》,《古文字学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83年9月。又见《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185~187页。

97.《释百》,《江汉考古》1983年4期,35~38页。

98.《论俗书每合于古文》,《中国语文研究(季刊)》第 5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84年2月,13~17页。

99.《释古文字中的字和豆册、弜册、豆册》,《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华书局, 1985年10月,167~172页。

三、为人所作序跋

100.《〈古文声系〉序》(1934年10月),见孙海波《古文声系》,北平来熏阁影印,1935年1月

101.《〈衡斋金石识小录〉序》(1934年11月),见黄浚《衡斋金石识小录》,北平彩华珂罗版印刷局,1935年2月。

102.《〈十二家吉金图录〉序》(1935年3月),见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图录》,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丛刊甲种,以燕京学社经费印行,北平彩华、启新印刷局,1935年5月。又收入《金文文献集成》第20册。

附 《〈续殷文存〉序》(1935年10月)(前见)

104.《〈尊古斋所见吉金图(初集)〉序》(1936年1月),见黄浚《尊古斋所见吉金图(初集)》,北平彩华珂罗版印刷局,1936年4月。

105.《〈段王学五种〉序》(1936年5月),见刘盼遂《段王学五种》(又名《百鹤楼丛着》),北平来熏阁影印,1936年。又见段玉裁着,钟敬华点校《经韵楼集(附年谱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425~426页。

106.《〈邺中片羽二集〉序》(1937年2月),见黄浚《邺中片羽二集》,北平尊古斋, 1937年8月。

107.《〈尊古斋古鉨集林第二集〉序》(1937年5月),见黄浚《尊古斋古鉨集林第二集》,北平大业印刷局,1937年7月。

108.《〈魏三字石经集录〉序》(1937年8月),见孙海波《魏三字石经集录》,考古学社专集第十七种,大业印刷局,1937年7月。

109.《〈商周彝器通考〉序》(1941年3月),见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学社出版,1941年3月。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110.《〈邺中片羽三集〉序》(1942年3月),见黄浚《邺中片羽三集》,北京震泰印书局,1942年1月。

111.《〈积微居金文说〉序》(1951年),见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科学出版社 1952年9月。

附《〈周易尚氏学〉序言》(1978年)(前见)

四、《春游琐谈》随笔六则,署名思泊

112.《曹雪芹故居与脂砚斋脂砚》(第13~14页)

113.《房顶开门》(第23页)附 《神判》(第32页,前见)

114.《〈易·未济〉征凶利涉大川解》(第50页)

116.《〈楚辞·远游〉“南巢”解》(第156页)

以上收入张伯驹编着:《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

五、其他文章

117.《忆郭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年4期,2~4页。后收入新华月报资料室编:《悼念郭老》,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5月。413~417页。

118.《于省吾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5期,49~53页。又收入《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三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2~3页。

内容来源:

于省吾:《于省吾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5期。

乐 游:《于省吾先生文章目录(初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0年6月28日。

(全文来源:微信号 古文字微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