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单元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

 lztiandi 2016-07-13

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一课时——结构与稳定性)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试验,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2、培养学生分析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所以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不大。在前几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大,表现出一定的热情和兴趣。

  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课本上的案例也通俗易懂。本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可使学生对结构的基本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巩固,而且也是以后结构的强度、结构的设计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案例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教学难点:1、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2、支撑面积不等于受力面积。

 

  四、教学资源:三脚架、不倒翁视频

 

  五、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然后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讲解,分析,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问。最后针对每个因素教师进行总结,补充。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结构的一些知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影响结构有哪些因素。由学习目标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与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强度有关。(强调该课的学习方法,阅读学习目标部分)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结构与稳定性。

  (2)和学生一起总结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几个因素(不一定局限于课本上的几个因素,学生可以举的更多,然后由他们自己来讲解。强调课本上基本的几个因素)。

板书:[影响结构的几个因素:]

  [1、几何形状]

  [2、支撑面大小]

  [3、重心位置]

  (3)由学生自己推荐或其他同学推荐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讲解。(老师作为学生进行发问,引导学生将内容讲解完整,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或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4)每个因素讲解完后,由老师将刚才学生讲解的过程进行简单复述,然后在这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

  “几何形状影响因素”的总结:强调三角形的稳固结构。讲解“三脚架”和“A字形梯”的例子。

  “支撑面大小影响因素”的总结:举水坝的例子,金字塔的例子,并且和前一节课学习的结构类型结合起来。举三脚架的例子,强调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解释支撑面大小不等于受力面积。

  “重心位置影响因素”的总结:详细分析“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地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举比萨斜塔的例子。然后提出问题:1、为什么不倒翁不倒?2、装了半杯水的杯子稳定还是装了满杯水的杯子稳定?让学生思考。然后播放视频“不倒翁”。

  (每个因素总结详细程度视学生讲解情况而定)

  (5)小结:“不倒翁”视频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影响结构的几个因素讲解得很清楚形象,所以总结的时候以“不倒翁”视频作为总结。

 

  七、教学反思:以这样的形式上课,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很活跃,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这样的形式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语言交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的学生还讲了一些课外的知识,使我自己都受益匪浅。这堂课实现了“玩中学”的目标。

 

 

文章来源:http://blog./87611/713276.as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