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 海南华侨中学 徐道安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通过对典型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赏析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自己设计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四、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学生在语文、历史、美术课中已学习了有关经典结构方面的知识,对艺术作品欣赏有比较好的基础。学生对赵州桥、飞檐等典型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多数学生分析结构在技术上的突破还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要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同学的作品,帮助学生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使学生从欣赏和评价结构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并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策略: 教学中, 教师可收集更丰富的结构设计作品, 包括收集学生的有创意的未成形的结构设计作品, 可用实物或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指导学生分析、评价。 六、教学过程: 1、(上节课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把赵州桥和英国的福思桥放进清华大学的工科教材?赵州桥在技术上有哪些重大突破?赵州桥有几条曲线?赵州桥的桥面是平面?还是曲面?赵州桥的桥面为什么是曲面?而不是平面?你能从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吗? 2、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哪些角度进行? 引导学生回答(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的角度包含哪些方面?(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的角度包含哪些方面?(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3、课文只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了评价元素的列举,同学们是否能想出更多的评价角度和评价元素? (政治、经济、教育……等等评价角度。) (二) 让学生阅读案例 阅读案例时思考:蛋形椅 1、蛋形椅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赏析蛋形椅? (三)对丹麦建筑师阿纳·雅格布森进行简要介绍: 蛋形椅是阿纳·雅格布森的作品,阿纳·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和手工艺品设计师,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镑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计师。 (四)师生互动 1、蛋形椅的结构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四)师生共同探究 从技术角度赏析“盖里椅”: (引导启发学生)说说你对“盖里椅”的总体感觉,可以找一个参照物,如我们教室里的椅子,或者家里的椅子,或者中国传统的椅子——“太师椅”。 你对“太师椅”感觉如何? 严肃 对称 霸气…… 好了,“盖里椅”与“太师椅”有什么不同? “盖里椅”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 功能上呢? 功能上具有和其它椅子相同的功能。 从文化角度赏析“盖里椅”: (引导启发学生)形状象什么?象很宽面条?由下往上,盘旋上升? 对了,“盖里椅”结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 知道什么是雕塑吗?你在哪里见到过雕塑? 校园,公园里…… “盖里椅”与雕塑有什么联系? “盖里椅”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喜欢文学作品的同学请举手。 文学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你知道是哪两大类吗?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 谁喜欢诗歌?诗歌也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之分。 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有什么区别? 李白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如果我们把椅子也这样分类的话,那么,我们教室里的椅子,家里的椅子,“太师椅”属于哪一类?。 那么,“盖里椅”又属于哪一类? (启发学生回答) “盖里椅”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 (五)教材拓展 教师展示高二(4班)学生符巧同学的作品:“椰子壳台灯”、“椰子壳花瓶”、“椰子壳企鹅”符巧同学用了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时间到一个专门制作椰子壳工艺品的民间艺人那里学习,又用了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制作这三件作品。 (展示三件作品)
这个“椰子壳花瓶”上面没有图案,谁来为它设计一个图案? 同学们现在使用5分钟时间,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图案。 一个同学设计图案的是“椰子树”“白云”、“海岸线”“帆船”组成的画面。 这个图案有什么文化寓意?请这个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海南的特点是阳光、沙滩,椰风、海韵,我用这个图案来表达旖旎的海南岛风光。 提问: “椰子壳花瓶” 属于哪一类风格的作品? 现实主义设计风格 再来看看“椰子壳企鹅”,它属于哪一类风格的作品? 浪漫主义设计风格(“椰子壳企鹅”的肚子很大,非常夸张) (六)课堂练习 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赏析高二学生设计的海南华侨中学雕塑。 (七)布置作业:(二选一) 请你为海南华侨中学设计一座雕塑或者为即将在海南华侨中学召开的“海南省中学生运动会”设计会徽。 七、教学反思: 在本课时中,我灵活运用文学作品欣赏知识,从文化角度欣赏“蛋形椅”的结构。我分别提问学生“蛋形椅”案例中所描写的文化寓意和美感,学生的多种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习了“蛋形椅”经典结构的欣赏后,我布置了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马上做,赏析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盖里椅”。通过启发,学生能够说出“盖里椅”结构、功能和文化的特点。 我要求学生为“椰子壳花瓶”设计一个图案,由于“椰子壳花瓶”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的目光全部都吸引到作品上面,积极性非常高。学生设计出了形态各异、寓意不同的图案。 我要求学生评价高二学生设计的海南华侨中学的雕塑,也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紧扣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为海南华侨中学设计一座雕塑或者为即将在海南华侨中学召开的“海南省中学生运动会”设计会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批改作业来看,学生设计的校圆雕塑和运动会会徽,有的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有的传达出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的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有的透出现实主义的美感。 八、案例点评: 看了徐老师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更深地认识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赵州桥、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在这些经典结构中凝结一定的原理、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在本课时中,徐老师灵活运用文学作品欣赏知识,引领学生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赵州桥、蛋形椅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赏析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盖里椅”;要求学生设计并评价本校——海南华侨中学的雕塑, 学生设计了形态各异、寓意不同的校圆雕塑,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徐老师这节课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 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