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种解释“似曾相识”之感的惊人理论

 真友书屋 2016-07-13

似曾相识是一种感觉自己身处曾经出现过的某个场景的不确定之感。数秒之内,确信曾经经历过,几乎可以预计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事。然后灵光一现后,这种感觉消失,我们重回现实。

引起似曾相识感的原因已经有了科学论证,超过40种理论在试图解释它,后文包含10种最有趣和启发思维的例证!

10.感觉和记忆的混淆

该假设试图将似曾相识的感觉与感知观点联系起来。一个名为格兰特研究的著名心理学实验表明,记忆依赖于前后情景,意味着当处于接受某些信息的环境中时,我们能更好地回忆起这些信息。

刺激素在相同的环境里可以轻易唤起记忆,这能够帮助解释似曾相识这种感觉。某种目光或者味道可能会引发潜意识从而唤起看过或听过同样事物的记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似曾相识感能够重现。当我们记起某事,就增强了神经通道的能力,更可能唤起重复思索的那些事。

尽管如此,当人们在经历与似曾相识毫无关联、也无任何刺激因素的事情时,似曾相识也会发生,而上述理论并不能予以解释。

9.双重处理

与上一个理论相似,该假设是另一种涉及记忆的不正确工作,或“更高级处理”的假设。当我们最初察觉某事时,大脑将它放入短时记忆区。如果我们继续修改经过处理后的信息,它将最终被转移到长期记忆区,在那里,它更容易被我们检索到。

如果存储于短时记忆区的信息不经任何解码处理的话,它将很快会被遗忘。例如,买过的某个商品,其价格只是被短时记忆。

这一理论认为,当我们察觉某事时,如果大脑在瞬间将这一新记忆进行解码存入长期记忆区,就会产生似曾相识之感。这一理论令人迷惑的地方在于,为何大脑仅仅在某些时刻而不是所有时间内发生这样的瞬时错误?这可能归咎于大脑功能的小失误,这样的失误对所有人都是普遍存在的。

8.平行宇宙理论

这种理论一直以来都令人兴奋。它认为我们生活在数百万个平行宇宙之间,平行宇宙中有数百万个不同版本的自己,穷尽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似曾相识感,就源于这种理论。

相信该理论的人宣称,似曾相识感可以被认为是在平行宇宙之间穿梭的不适感。这该意味着,似曾相识感来临时,无论你正在做什么,你自己的一个平行版本就正在另一个宇宙中同步做此事。因此,在两个宇宙之间产生了连线互通。

尽管引人入胜,但这一理论没有得到多少科学证据支持,这使得它难以被广泛接受。但多重宇宙理论却能够支持它。多重宇宙理论认为,数百万个宇宙随机地靠在一起,而只有其中一个特别的构成能够孕育我们这样的生命。

7.基于熟悉的认知

当我们认识了环境中的一个刺激素时,来自熟悉和回忆这两种形式的认知记忆就开始启动。

回忆是指,当我们看到某种以前看过的事物时,能够回想起它(如在一家本地商店认出一个生活在你家街道的人)。这就是我们的大脑在检索,并从解码的记忆中运用了真实信息。

基于熟悉的认知,则有点儿不同。那是指当我们相信自己看到了认识的事物时,其实并没有与此相关的事实上的记忆(例如,在一家本地商店里看到一个觉得熟悉的人,却回忆不起如何认识他们的)。

似曾相识感可能是一种基于熟悉的认知,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它产生时我们会有很强的相识感。这一理论也已经被心理学检验过,实验先让参与者看了一串名人名单,一会儿再给他们一堆名人照片。其中一些照片的人并不在名人名单上。

即使如此,只要是名字出现在看过的名单上的,仅凭照片,实验参与者仍然对他们不能辨认的名人照片做出了模糊识别。这应该可以表明,当我们对曾经发生的事情有模糊记忆时,似曾相识感就发生了,尽管这样的记忆并不足以让我们回忆起从哪里看到过这些事。

6.全息图理论

由Hermon Sno提出的全息图理论是指,记忆的构成类似于三维图像,有结构化的框架网络。该理论认为为记忆的全部信息都可以以元素为单位重构。

因此,例如声音、气味这样的存在于环境中的某个刺激素会让你记起曾经经历过的瞬间,而整个记忆就像全息图一样被你的意念重组了。这一理论中,当我们所处的当前环境唤起过去的记忆时,大脑就对过去的事件产生了联系,从而释放出似乎重新身处其中的“全息”记忆。

在似曾相识感消失后,我们却想不起这个曾经出现过的场景,这因为,引起全息记忆的刺激素通常隐藏在意识深处。你可能在拿起一个罐头的瞬间经历了似曾相识感,但其实是因为金属给你的感觉类似于你曾经握过的自行车把手。

5.预知的梦境

在预知的梦境里,我们能知晓将要发生的事——一些人发现他们正处于曾经梦境里的情形中。很多人报告过对大灾难的梦境预示(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这表明人类拥有潜意识的第六感。

这也可以解释似曾相识感。在这似曾相识的一瞬间,也就是曾经在梦里见过眼前正在发生的事。例如,你可能做过一个梦,梦见在一条路上开车,而当你开车上了一条和梦里相似的路时,就会感到似曾相识。

对这条路,你已经有了预知的回忆,能认出它。而做梦并不是一个有清醒意识的过程,所以当有似曾相识感时,你也并不会清醒地认出这条路就是刺激素。

4.分配性注意

分配性注意理论认为似曾相识感的产生,是源于我们意识深处经历过的事物。这意味着我们的潜意识已经回忆起了该刺激素,但我们的显意识还没有反应。

这一理论在一次由学生作参与者的实验中得到检验。实验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不同地方的图片并要求辨认出所熟悉的地方。而在实验之前,已经在他们眼前快速闪过了一些他们未曾去过的地方的图片(闪过的速度并不足以让他们真正地记住)。

学生们更有可能认出那些被展示过进入潜意识而实际上他们未曾去过的地方,而不是那些既未去过也未事先展示过的地方。

这表明,似曾相识可能是我们潜意识接收过的认出的信息。相信该理论的人认为潜意识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和其它社会媒体与我们交流。

3.扁桃体

扁桃体是我们脑部的一个小区域,成对状,分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主要关系到我们的恐惧或愤怒情绪体验。

扁桃体负责我们的恐惧反应,如果你对蜘蛛恐惧,你的扁桃体将在你看到它时开启进程。当我们被置于危险情况中时,我们的扁桃体可能会让大脑暂时失去方向。如果你站在一棵正在倒下的树下面,扁桃体可能产生疼痛反应,从而导致你的大脑失灵。

如果把这短暂的大脑失灵看成是似曾相识感的一瞬间,那么可以用扁桃体对此作出解释。如果我们置身于一个与此前经历过的相似的场景中,但是场景有些许变动(比如同样的房间布局但是具体家俱不同),我们的扁桃体会产生疼痛反应,这短暂的大脑失灵状态可能就是我们的似曾相识感。

2.转世

转世理论是指我们在出生之前作为另一个人生活在前世。虽然有一些有趣的例子,一些人能回忆起前世精确的个人信息,但转世论的信徒们仍然宣称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带着前世的记忆进入下一世。

我们不会从前世带来直接的记忆,但是进入新生时会有意识状态的信号组伴随而来。这表示在一种意识程度上创造出的记忆不能在另一种意识中被唤起(就好像喝醉酒时发生的事情不能在事后忆起)。

如果似曾相识感发生在意识的异常层面,那么转世理论就能够解释这种感觉源自前世的信号。应该有一个存在于目前环境中的触发点,使得意识能够转移。可能是认出了前世经历过的某种声音、气味或者是图像,使得我们顷刻之间忆起前世(这能够解释为何身处现在却感觉重新活在过去)。

尽管如此,仍没有办法科学地证实或否定这一理论。这只能归结为信仰问题!

1.现实的“故障”

故障理论可能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列表中最令人兴奋和具有闪光点的理论了。似曾相识感在你的生命中像一个短暂时刻,当它发生后,很快就被遗忘。但如果这一理论是真的,那么它事实上可能是一个永久事件。

故障理论的描述中,似曾相识就如同在现实中的一个瞬间崩溃。爱因斯坦有过著名的论断,即原本并没有时间这回事,时间只是人们发明出来用以证明秩序和结构的。

尽管如此,时间可能仅仅是一种幻觉,其中似曾相识感是一个小小的停顿。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感觉那一瞬间生活在过去。如果时间是一个人为制造出来的规则,那么我们认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事实上都是同步发生的。因此,当似曾相识感发生时,我们滑入了一个更高层级的意识中,在同一时间拥有了一种以上的生活体验。

这一理论还有更广泛的内涵。如果似曾相识感真是现实的一个故障卡壳,这可能表示当似曾相识来临时,无论是何时,都是对我们宇宙基础的破坏。一些人假设似曾相识感的瞬间时刻,就是UFO能被看见的时刻,因为似曾相识感开启了不同现实之间的桥梁。

令人兴奋!尽管目前还无法证实。

翻译:六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