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沉默电话 图 | 锦衣薇 Kevin Kern——孤独 Kevin Kern是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钢琴硕士,著名的钢琴演奏大师。他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轻音乐流派,除了以传统钢琴演奏、作曲外,他的轻音乐同样注重Keyboard演奏与电子后制的作用,此外,还常有吉他、键盘、爵士鼓等乐器的出色辅助。比起Richard Clayderman那样的传统音乐家,Kevin Kern更具有新时代灵活性,以及普遍性和广泛的接受度。 他在九十年代成名的,早期作品如《In the Enchanted Garden》(大陆广泛译为《绿钢琴》)确实是以传统、保守的轻音乐形式在表达,但那只是表象。在温馨、贴近的韵律之下,Kevin Kern始终在展示一种无与伦比的孤独之美。 他的音乐完全没有封面强加的“自然风景”那般生硬,而是充满都市人心潜藏的精神力量。午夜宁静的末班车、公园寂静的角落、街角闲逸的咖啡厅,抑或家中只属于一个人的空间之中,都能感受到他音乐中的孤单纹理。 钢琴是永恒不变的主奏,而大提琴、小提琴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切进主线,将婉转、波折的感情轨迹,摩擦出更多的伤痕。 在主曲展示孤独,在副曲剖析孤独。整个过程富有戏剧性,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弹奏出完整的真实感、生活感。任由你在内心发挥想象的空间,打开心灵的毛孔,从脆弱的情感下手,交付一份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独处时欣赏一张Kevin Kern,你会发现它赋予你的想象力和画面感是那样的丰富。那种孤独虽然一样痛苦,但你能感受到、你能控制得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纯粹,才能真正治愈心灵所谓的伤口。 推荐作品:《Summer Daydreams》 Ludovico Einaudi——恐惧 Ludovico Einaudi1955年生于意大利都灵,他是一位钢琴家,又是专业的作曲家,有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的作曲学位。 1982年他随意大利战后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Luciano Berio进修作曲,并以钢琴音乐创作者的身份发展个人事业。最初Ludovico Einaudi的音乐风格相对保守而学术,专注于古典音乐、电影配乐的创作,风格偏向巴赫、莫扎特、肖邦等名家。 但在80年代后期,他通过一系列舞剧、多媒体音乐作品的创作历练,开始探索更符合个性的自由表现形式,逐渐走向前卫的Minimalist Music(极简音乐风格),制作偏向极限主义艺术、世界音乐、当代波普派的New Age钢琴音乐。 在他全面转型并发行钢琴演奏专辑后,独属个人的音乐风格终于形成了——深谙古典传统,又包容前卫流行,曲子既有自由纯挚的旋律,又有缜密严谨的交响乐、电子乐陪衬,使人在欣赏学术派古典钢琴的同时,还能融化在当代电子技术的奇思妙想中,抱持着冷静、沉稳、镇定、反思的睿智。 若在夜晚中聆听他的作品,恐惧、孤单、寂寞、悲伤、哀恸的情绪,都会从想象的世界中汹涌而来,尤其是深深的、不可预知的惊惧感最为强烈。当然,那种黑暗不是百分之百消极、颓废的,而是我们真实人生状态的展示,是属于成年人心中客观的“痛苦之美”。 Ludovico Einaudi扎实深厚的钢琴功底,让他后期的音乐发展迅猛蓬勃,拥有无人能及的深刻与独到。你在他的音乐中找到内心对宁静的期盼,脱离白日的浮躁与焦虑,专注于孤独寂寞的另类享受。 像在黑暗中跃跃欲试的蝙蝠,诡秘,而不代表完全的邪恶。在一首首独辟蹊径的琴曲中,我们拥有反省的时间,以洗涤心中的愤懑与苦闷。 推荐作品:《Nightbook》 ólafur Arnalds——悲伤 冰岛音乐家ólafur Arnalds的出现是轻音乐历史上新的篇章。 他年轻,且充满无可预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通晓古典音乐在轻音乐中牢不可摧的硬件基础,所持有的电子编曲技术也让人折服。 他有着偶像歌手一般、难以想象的天使般的长相,而在音乐上的才华一点都没有输给几乎满分的颜值。 他的轻音乐作品就像一个叛逆的孩子,抛弃了几何逻辑而诉诸破碎的悲伤,缜密细致,牵动著听者的情绪,微醺沉醉。 他最初的音乐风格非常接近古典音乐。他曾沉迷于交响乐的创作,音乐作品注重逻辑性,有着空灵而飘渺的气质。后来他开始探索古典与流行的融汇,将弦乐、钢琴与电音技术结合,音乐情绪冷冽而哀伤,创作目的也十分明确。 他说:“古典音乐对于那些一生从未学习过音乐的人而言,几乎无从入耳。我想用我的古典音乐根基,去影响那些从未尝试过此类音乐的人们,去更接近他们的心。” 像很多冰岛音乐人一样,ólafur Arnalds的作品中始终渗透着一丝冰冷的氛围,以及无以言喻的精神哀恸。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漫长极夜的冷漠与孤寂,以及冰雪消融时的一丝短暂温暖的羁绊。孤寂心灵的迷失深嵌在崩溃扭曲的弦乐演奏中,极致悲伤的美,随着冬日的雪花无尽绽开。 推荐作品:《For Now I Am Winter》 Closing 轻音乐不但不该治愈,还应如此深刻而沉重。当然,这只是一种观点,而和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条痕迹、每一个细节一样,认同与否,都来源于当下的本心。当然,放开眼界更是必要的,多加思考也是必要的。 就像悲剧远比喜剧深刻一样,音乐不该只是我们依赖的解药,而应该是切开自己症结的手术刀。冷静地、镇定地、果断地根除,而不是苦药慢熬、绵长无尽。 - END -
|
|
来自: 昵称22551567 >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