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所有80、90 和00 后:这七大毛病,99.9%的年轻人都会有至少一个

 阿一66 2016-07-14
写给所有80、90 和00 后:这七大毛病,99.9%的年轻人都会有至少一个
李柘远LEO07.11 19:14阅读15195
也许正是文中所提的某个毛病,阻碍了你从优秀变为卓越。作者LEO,耶鲁本科+哈佛MBA的90后男生

这是90后哈佛耶鲁小伙@李柘远LEO在微博发布的第五篇长文。欢迎你的转发、评论、点赞或拍砖,谢谢。


imgLoading


前段时间发了一篇长文,《写给我们年轻人:想成为1%的成功者,就必须要克服的毛病》,说的是拖延症这个让亿万年轻人抓狂的通病。很多朋友发私信给我,说我写到了他们最痛的那个点。

这次,恕我写得更一针见血些

这篇文章,是把咱们年轻人自己都不一定想直视的问题赤裸裸挖出来给人看。我确定你会躺枪一次或两次或更多。我反正把自己写中枪了。

将年轻人自身的大bugs一一列出来,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优质。青春就是个取精华去糟粕的过程。十年只有一次,3650天弹指一挥间,不过得更棒一点,你觉得对得起自己吗?

好的,准备就绪,开始往下看吧。不用自责,不用脸红,因为我们可塑性还很强,还来得及跟这些毛病说再见。

第一个毛病:捧着手机刷不停

曾几何时手机只是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如今手机是许多人的生命,许多人是手机的奴隶。

只要是醒着的时候就得有手机陪伴左右,具体表现有以下这些,相信你会中枪至少一次:

1. 没有收到新的微信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心里空荡荡的,甚至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干正事

2. 查朋友圈强迫症:看到小红点就得立刻点掉,否则浑身不自在,就好像有个地方痒却用手挠不到

3. 发朋友圈/微博上瘾症:以“美美的”或“帅帅的”自拍居多,表情、角度和配文都尽自恋之能事。有时候发图只是为了让暗恋的那个TA看到。如果TA点赞或评论了,一整天都会变美好;如果没有,一整天都会怅然若失。除了想得到TA的回应,还希望获得很多点赞。每隔十几二十分钟就要看看有没有新的赞。如果得到三位数的赞,会美滋滋地觉着自己是万众瞩目的明星

4. 刷交友app:单身大龄男青年居多,为缓解空虚寂寞而刷交友app上瘾,有一搭没一搭地聊

5. 网购:每天必逛淘宝大众点评唯品会小红书等电商团购APP,手机支付一键搞定的简易快速使人对花销变得不再敏感肉痛,感觉不到钱在花花地往外流

imgLoading

我深信,缓解和消灭上述手机上瘾症症状绝不是Mission Impossible. 想一想下面几条,动用起自己的毅力和决心,有一天你会把手机打回冷宫,起码也可以让手机不再篡位成你生活的主宰:

1. 保守算,平均一天百无聊赖玩手机会浪费1小时,则1周有7小时,一年有7 x 52= 364小时。这几百小时能乘京津高铁700多次,更可以用来精进一项技能(减肥10斤练出漂亮马甲线,拿下英语四六级,会计师考试,CFA一级,日语二级……)。时间的流逝是最让人恐慌的事,何况你浪费的是一寸光阴一寸白金钻石的青春时光。莫等闲,白了少白头,空悲切

2. 朋友圈点赞是伪装得最好的精神鸦片。哪怕获得你心仪之人的赞,又能怎样?代表TA爱上你了吗?代表你和TA好了吗?而获得200个赞,又能怎样?代表你是万人迷吗?这200个赞能立刻转化成什么实在的好东西吗(最庸俗地说,能变现吗)?在职场上获得上司对你工作业绩的表扬,在考场上获得可能帮你申到名校的高分,在爱人那儿获得能让你们爱情升温的一个拥抱一个吻,才是最实实在在的“赞”啊

3. 在直播app上看的是什么?允许我不客气而主观地说一句,很多都是不太有营养的东西,有些甚至是糟粕。迷上看直播,很大程度是因为你的窥私欲、想打听别人生活的空虚与无聊心态。花十分钟欣赏一个美女在app平台上搔首弄姿,或盯着一个帅哥抛媚眼秀肌肉,你得到了短暂的视觉享受,却种下了慢性的精神荼毒。至于毒害有多深,你得自己体会

4. 手机app交友不靠谱。“干嘛呢” “在吗” “吃了吗” “有空?” ——诸如此类的对话构成了app陌生人聊天的地基。有那点闲工夫在手机上磨叽,真不如把自己拾掇好、在各种质量高的兴趣沙龙活动里结交朋友来得更踏实和有效率

5. 在手机上买东西不眨眼,等年底算一笔购物账时就会不敢睁眼。当月光族就那么身心愉悦吗?

6. 对了,你一定爱美。请深刻地记住,长期低头玩手机会让皱纹更快爬上你的鲜肉脸,皮肤会因手机辐射而变得粗糙和黯淡

让手机老老实实当你生活的小配角,对你、对手机都有好处,真的。

第二个毛病:希望走捷径一夜成名,秒变高富帅白富美

网红从去年开始成了热词,一些人通过当网红发家致富、实现了财务自由。随着网红概念被越炒越热,年轻人的浮躁之气也升腾了起来。想学技能练本事、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人少了,想走捷径攀高枝一秒收获功名利禄的9000后多了。

你看,这么多网红以前也是路人一个啊。凤姐气质这么村,都能搏出位当网红,有了人气以后还成了凤凰撰稿人、天使投资人。

“papi酱,录个小视频吐吐槽就能受万众注目,获千万融资……

选秀出身的某男,在直播平台露露肉骂骂人就获得打赏无数。

还有那些玻尿酸硅胶整容脸泛滥的女网红们,在微博上转发条广告都有数万收入,淘宝店更是年入八位数……

羡慕嫉妒恨的心态加上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让一些年轻人忘形忘本,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走上当网红赚快钱的康庄大道。

可是这种捷径,就真能走得又又简单?

你能感受papi酱获得融资、不再是自由身以后的压力吗?你能承受她每时每刻不在酝酿下一个视频说什么、怎么拍的巨大脑力心力付出吗?你知道她在微博出名前,曾几次在其他平台上试错无果的不顺吗?

回忆专用小马甲、假装在纽约、小野妹子学吐槽、同道大叔……不错,这些微博大号现在是运营得风生水起,可这些大V的幕后团队抓住早年的微博红利期、用几年时间辛勤耕耘与积累直至成功的过程,你了解吗?你能耐得住厚积薄发前的煎熬吗?

鹿晗吴亦凡杨洋等一众鲜肉现在确实在风光无限的险峰之尖,你也许比他们长得还帅还嫩,但你未必能咬牙挺过他们成名前那几年的付出与妥协。他们的吸金能力令人咂舌,但未来某一天过气后的落寞甚至不顺,是你能以平常心接受的吗?

如果你对上面这些问题无感,坚信自己有一天能走上成名成功的捷径,那我佩服你,并为你祝福。Go for it.

只是,你现在还认为有一夜变凤凰的捷径吗?

第三个毛病:拖延症爆棚

这一条不在这里赘述了。请参见《写给我们年轻人:想成为1%的成功者,就必须要克服的毛病》

第四个毛病:迟到,总是迟到

这个算拖延症的一个变种,总之就是时间观念特别差。不管跟谁见面、赴多重要的约,都能给自己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华丽迟到。

6点的会,到了5点还在床上玩手机磨叽,515起床伸懒腰冲澡,打扮完毕时已经545,“不好,要迟到了!”等上了车,才意识到正值高峰期,主干道成了大型停车场,眼睁睁望着自行车电动车小三轮从机动车的缝隙间得意洋洋地呼啸而过。等终于到了见面地,可能已经快7点了……

imgLoading

每次迟到后都会感到抱歉或懊恼,但往往顽固不化,下次依旧迟到。

迟到,归根到底起因于对自己和别人的责任感缺失、自我管理能力的低下。

迟到,会破坏别人对你的感觉,留下不讲诚信的印象。

迟到成了习惯,会让整个人变得懒散随便,碌碌无为。恋人间伤了感情,上下级间丢了信任。

如何治疗迟到症?书上网上给的鸡汤良方已经很多了。请自行选择最适合的方子对症下药。

当又动了不守时的念想时,就狠狠拍自己脑袋一下——

提前五分钟到,真的会要你命吗?

第五个毛病:熬夜,没正事做也熬着不睡

这也算是拖延症的一个分支。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哪怕晚上事情都做完了,一看表才10点多——太早了,再醒会儿,于是继续以各种手段kill time到三更半夜。久而久之就成了熬夜强迫症。

imgLoading

我自己也是熬夜党的忠实党员,入党时间大约是读本科时,党龄已有五六年,最近在尝试退党。大学时课业繁重,一周能有两天是要学习到前半夜、一天学习到后半夜的。所以不自觉就习惯了今天起,明天睡的模式。进入高盛工作后,投资银行那种把女生当男生使,把男生当牲口用的拼命模式更是巩固了我的熬夜症。如果哪天有可能今天起今天睡了,也基本会把这种机会抹杀在摇篮里。

为什么熬夜?我想可以用三个字总结:不甘心。不甘心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不甘心还没有休闲消遣够就要去睡觉。而“不甘心”的源头,经常是白天做事拖沓,无端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到了深夜“方恨时光易逝”。

拖着不睡时都在干什么?如果是读一本书、看一部好电影、来一次夜跑倒还好,起码丰富精神生活,出汗排毒。但很多时候的熬夜其实就是在空耗、在浪费生命——刷会朋友圈,看段小视频,煲个电话粥,一两个小时就不知不觉过去了。

我熬夜最凶的时候是大四毕业前和入职高盛的第一年,那时凌晨两点睡是常态。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身体逐渐出了状况:几乎没长过青春痘的脸开始冒疙瘩,从前跑步训练造就的那双结实的腿开始变得沉重绵软,连续跑上五公里就会气喘不已。

这还是熬夜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副作用。前段时间看到一篇令人痛心的文章,盘点了最近突发疾病而英年早逝的十多位优秀媒体人,大多年方三四十,本应是最风华正茂的年纪,但长期的压力和熬夜一点点摧毁了他们的身体,直至终结了他们的生命。所以,熬夜更可怕的副作用,是对精气神和免疫力的长期消耗,是给身体机能带来的潜移默化而经常不可逆的损害。

把熬夜带来的副作用和拖着不睡带来的寥寥欢娱做个比较,你现在还觉得每天都当夜猫子是件幸事吗?我不觉得,我也有点害怕了,准备不老让自己刷夜爆肝了。即使变不成早睡早起的morning person,起码也要多点今天起今天睡的时候。

有觉能睡直需睡,莫待无觉空悲切。

第六个毛病:对最亲近的人、尤其是对父母不耐烦

唉,妈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太烦了。

简直受不了你们,得,我反正快搬出去了。以后不跟你们住,我们都能清静点儿。

你能不能不这么粘人?我刚在忙,才半小时没接你电话你就不高兴。你让我怎样啊?我是你的奴隶吗?

你真是天下最不可理喻的人。脑子有病,莫名其妙。

……

诸如此类气急败坏甚至颇具攻击性的话,你是不是曾不假思索地甩给过自己最亲近的人:正值更年期或已迈入老年期的父母,曾经热恋得恨不得每秒钟都甜腻在一起的男/女朋友?

当你毫不客气发火过后,是不是经常后悔愧疚,觉得对爸妈/恋人这么狠实在是不应该?

我自己和我的几乎所有年轻朋友都有这个毛病。对最亲的人,却经常最不耐烦。

imgLoading

几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其实离家上大学后,绝大多数人在(父母)余下的人生里,满打满算只能和他们在一起”150次了,而这还是宽裕估计——确实,很多人长大后不会跟父母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每年只有大节假日时才会回家探亲(或者父母到子女的城市探望),两种情况合起来算一年4次吧。假设已经步入中老年的父母还能在你生命里35-40年,那么两数相乘的确只有150次上下。当时我在美国读大学,一个人在宿舍读到这个数字时,竟泪如雨下不能自已,深感自己还不够孝顺。

对父母等最亲的人无端发脾气动粗,只会增加你日后感到愧疚甚至悔恨的机会。

前段时间读到一篇题为《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是最大的教养》的文章,里面有两句话说得很好,分享给大家:

“你永远只能伤害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这是个多少有点悲凉的真理。如果我们沦落到要让家人难堪来获得满足,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大写的弱者了。反过来我们也应明白:你最亲近的人,只有你才懂得如何去爱。”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就是好好对待自己的身边人。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好,同样是深到骨子里的。”

第七个毛病:看不进长文章和纸质书,书面文字退化,甚至完全忘了如何写作

如果你坚持不跳行地读到了这里,那么恭喜,你还算有耐心和定力阅读长文章的人(但其实这篇文也不长,内容还闲散易读……)。如果你是抱着“快点刷到文章末尾”的态度跳到这里的,那我希望你耐着心读完下面几段。

曾几何时,图书馆是你最熟悉的地方,你喜欢在一排排书架里徜徉,只为找到那本最想看的名著;那时,你喜欢和伙伴们逛书店,碰到想读却舍不得买的书,你甚至会席地而坐,如饥似渴捧着它读一下午,忘了时间这回事;曾经,你会给心爱的书包上封皮;你会把书依依不舍地合上,放在枕边;你会边读边做一本本的笔记;你还会和同学们交流各自读的好书……

imgLoading

最近这几年,生活节奏的变快和智能手机的入侵,使你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和心思越来越少。一开始你可能还会觉得恐慌和遗憾,“好可惜,竟没能抽出半小时都完这一章。”可之后,你接受了与书渐行渐远的事实,再之后,不读纸质书成了生活的常态。即使有了整块空闲,你也更可能只是捧着手机刷个不停或邀三五好友“出去high”。而最近读完的一本书的封面上,早已落了尘埃。

你甚至连手机上的长文都开始抵触了,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就犯晕。除了满是图画和快餐式语言的文章,你的生活里没有了其它读物。

因为太久没看过一本正经书,你的写作能力也在退化。以前你可能还想着成为一个诗人或散文家,但现在的你笔杆生涩,措辞贫乏,最信手拈来的词不再是学生时代熟读能吟的诗词,而成了“然并卵”“撕逼”“怪我咯”等毫无营养的网络用语。写作水平退化得,连最程式化的工作报告都写不利落了。

与什么疏远,都不能与书疏远。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更应该逆着社会大环境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摒弃那些快餐式的文化消遣物,让自己的身和心都回到安静的地方,捧起一本书,一页一页读起来。

对朋友圈里疯转的八卦文了如指掌头头是道,不是牛x,而是俗和肤浅。

对各种好书里的情节与观点信手拈来娓娓道来,才是真正的牛x与智慧。

有几个好友半年前组了一个微信小群,取名“180天读18本书”。他们都是投行和国际律所里的大忙人,最惨的时候一周工作100小时。即使生活被塞得如此满当,他们依旧感到空虚和焦虑——跟同学聚会,除了工作上的事能聊几句,他们对其他事都变得有些愚钝甚至无知,这些事,包括好书、好电影和好戏剧。

他们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不让自己彻底被工作俘虏,才能让自己依旧是一个interesting and cool person. 于是,这几个家伙开始每周末一次微信分享会聊聊过去7天读的书,每个月末交一篇千字读书笔记。他们还规定,这18本书不能是机场书店兜售的成功学,不能是网络小说,必须是年龄超过一个世纪的经典老书。

最近,我和读书小组的其中两个哥们吃饭,聊天时深觉他们比180天前变得“气自华”了许多。虽然因为项目太忙,他俩分别只读完了14本和15本书,可谈到读书的过去半年,他们都觉得是入职以来最快乐而充实的一段日子。

这几天,他们已经把微信群名改成了“360天读36本书”。为什么我会知道呢?因为我也成了读书小组的一员。

即使说得功利一些,多读纸质书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你看,几乎所有成功人士都酷爱读书。在赶飞机时阅读,在周五的晚上阅读,在加班的闲暇五分钟里阅读。他们越读越智慧,越智慧就越成功,进入了良性循环。

读得书多了,写作功力也就自然开始回升了。不管世界变得多光怪陆离、先进得多令人叹为观止,有两样东西我们真的不能丢弃:阅读与写作。

如果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毫发无损”,那么你是一位好青年,把自己写中枪的我由衷佩服同龄人的你。如果你每读一条就中枪一次,现在已经弹痕累累了,也别郁闷,因为这些绝对都是可逆的毛病。

从下一秒起,你可以:

1. 卸载手机上会浪费你很多时间的App

2. 规定自己每【自行规定】分钟/小时才能刷微信/微博一次

3. 把时钟调快十分钟。在别人见证下给迟到规定一种严厉的惩罚

4. 不要再把时间花在不停地自拍和发自拍照上。真的没用的,而且发多了惹人烦

5. 去书店吧,闻闻里面久违的书香,买几本好书,今天就制订一个阅读计划

6. 转发这篇文章,我希望能有0.1%的中国80后90后00后读到它。希望你一起来帮我实现这个目标

本文图片除作者个人相关照片外,均来自网络图片搜索。)

关于作者:

LEO,90后狮子座小伙。耶鲁大学经济学本科最高荣誉毕业,哈佛大学商学院新生,曾闯荡华尔街,在世界第一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供职两年,去年同合伙人联合创办了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互联网旅行公司:牛游果旅行(微信公众号:因为牛游果),任首席运营官。在微博上只做一件事:发布和分享正能量 :-)

欢迎关注LEO的微博:@李柘远LEO

imgLoad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