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古城:在今临淮关镇车站街与西关街之间。《中都志》载,西古城“盖南北争战时军垒也”。由于城北临淮水,入清后“半为冲啃,南西两面城址尚存。”如今,城址上普建房舍,地面遗迹无存。
县署街:明朝设中立县后,县衙就设在这条街上而得名。

县署街 张树虎/图 
县署街门牌 东大街:自隋朝设立濠州后,这条街是最古老主要商业街,随着临淮关镇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被逐步废弃,现在仍遗留着很多清代建筑。

东大街古巷

东大街古民居
十里铺:据旧志记载,凤阳至梅城寺入盱眙上的铺道,由府城东至府总铺3里,又东至独山铺10里,又至临淮西关铺10里(此为临淮十里铺),又至东乡铺10里,又至塔山铺10里,又过花园湖司家铺10里,又至闻贤铺10里,又东15里至盱眙上甸铺,全程78里。后因花园湖难渡,改从相和尚庙至梅城寺入盱眙。光绪10年,凤颍道任兰生以工代赈把凤阳龙兴寺至临淮司公祠的15里铺道中的2621尺进行重修。现已改建成水泥路叫凤临路,十里铺在凤临路三拐弯处,现在由于建设基本拆除只保留现在的部分民居。
五里墩:本县从楚汉相争开始形成的古道有驿道、御道、铺道、战道等。驿道、铺道沿途五里设立一墩,10里一铺,60里一站,每个铺、站设铺、站司一名,铺兵不等。五里墩就是凤阳至梅城寺入盱眙铺道上的五里一墩。现五里墩遗址在临淮关镇城北老菜市附近。
府东门:明朝时是凤阳府的长春门,此门在凤阳府的东城北侧。遗址在临淮关镇创业路和门临路交汇处南100米处(现已拆除无保留)。

胡 府:胡府庄位于临淮关镇临淮村南部,濠河西岸。胡府庄位于凤阳县城东北4公里,是临淮关镇临淮村的一个自然庄。庄名是因胡氏先人胡泉之子梁国公、明朱元璋国舅爷骠骑将军胡显府宅,其妹是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胡充妃而得名,生子楚王朱桢。村中有胡氏祠堂,村东有胡泉夫人及后裔墓。胡府东临濠河,临独山河,西临省道(凤临路段)、北临省道307线,交通便捷。
细瓷窑:细瓷窑庄位于临淮关镇临淮村南部,濠河西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在凤阳建明中都城,为了中都城的建设,在濠河西侧建七十二座细瓷窑而得名。
御驾圩:御驾圩庄位于临淮关镇临淮村南部(凤临路与门临路交汇处东南),濠河西岸。明朝皇帝返乡时,龙舟行至此地上岸后休息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称为郭家圩(过驾圩)。

河流水系的变迁,如今的御驾圩变成今天的模样。
琉璃岗:琉璃岗靠近淮河岸边在现在临淮关西约3里,是临淮关镇的一个行政村。明初制造物件时,先通过水路,将土和各种色料,柴草等运至淮河河畔的十里城码头东侧的琉璃岗,进行烧造琉璃构件,并非原材料产地。琉璃岗烧制的琉璃构件,颜色分红、黄、浅黄、绿、粉绿、粉红、天青、黑白等色,(北京故宫内琉璃构件只有黄、绿两色);图案分龙、凤、云,还有巨大的的琉璃正吻一侧为龙、一侧为凤,还有琉璃蠇吻(北京故宫内都没有的)。
汤 府:是信国公汤和 (1326~1395)府宅,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汤和的家乡在广德乡东湖里,位于钟离城正西3.5公里,就是现在临淮关镇临淮村汤府村民组。原汤府应该在现在南汤府的南侧,主庄在粮食大库院内,几经搬迁至现在的位置。后来居住的汤和后人主要是留下看守汤和祖墓的。古时称“东瓯王府”,今称汤府。据1999年版《凤阳县志》第27章:“今虽府第建筑早已不存,但仍留下南汤府,北汤府。南汤府北部留有花园地名,东北部有上下马台基址,南部有古井一口(现临淮关粮食大库东院墙内)。北汤府曾出土黄色琉璃瓦。”
姚 湾:姚湾本应为窑湾。明开国皇帝建中都城,在这里开窑烧制城砖而得名,后被人叫做姚湾。现在已经搬迁为淮河滩道。 东船塘:清朝时,淮河船只避风湾船和修船的地方。
西船塘:清朝时,淮河船只避风湾船和修船的地方。
世子坟:世子坟庄位于临淮关镇琉璃岗村东部,传说朱元璋的世子的坟墓在这里而得名。朱元璋大明皇帝即位后,对子女的管教十分严厉,元至正十八年十一月(1358年12月),马娘娘十月怀胎产第三胎,是双胞胎。老大异常聪明,小儿子逊色的多,是个傻子,马娘娘为了不让朱元璋看见这个傻儿子,将傻儿子偷偷抱给奶娘喂养,朱元璋得知马娘娘产是男娃,特别高兴,从朝堂忙完后忙回家看儿子,儿子能呀呀学语,朱元璋特别惊奇,觉得孩子是个天才,日后必成大器,他对此子十分疼爱。孩子四个月就会走路,八个月就和兄长玩耍。他总爱攀爬到高处顶部,朱元璋由此给他取名为朱岗。朱元璋认为岗上有木方青棡,才能森林茂密,随即改为朱棡。洪武三年封为晋王,十月到凤阳巡察,在琉璃岗发现古墓,将墓中的财宝据为已有。挑选一批工匠在凤阳修造王府,大批美女供其玩乐,朱元璋发现后,大发雷霆,小小年纪不思进取,有辱祖先。随即招来马秀英,狠狠训斥一番,让马秀英主持,将朱棡凌迟处死。马秀英为朱棡求情,朱元璋不允,马皇后忍痛割爱,将朱棡押到琉璃岗东处死,葬于此。五年后,朱棡在南京出现,有人报于朱元璋,他听后骇然,查其缘由,得知是马皇后暗中所为。马娘娘得知后,负荆请罪。朱元璋让马皇后将朱棡押到金銮殿,朱元璋看到朱棡气宇轩昂,有王者风范。时隔五年,王子安然无恙,心里暗喜,但表面上十岔气愤。马皇后要朱棡叩头认错,朱元璋老泪纵横,便让马娘娘道出原委,马娘娘便把当年生下双胞胎弱智的儿子一一说了出来,马娘娘用狸猫换太子办法将弱智儿子换下要处死的朱棡,处死的是弱智和儿子,朱元璋明白马皇后是救子心切,原谅马皇后,为了掩人耳目,将朱棡派到太原封为藩王。马娘娘也觉着对不起弱智的儿子,就派人坟上栽松插柳,立碑修墓,册封为世子坟,由于此子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所以当地人们也称之为四子坟。
马 滩:现在的马滩,古时称濠梁水马驿、濠梁驿、临淮驿。

马 滩现址 明初,分设濠梁水驿和濠梁马驿两个驿站.水驿在临淮城北关外,马驿在涂山门外,广运桥之西。成化二十年(1484年)水驿并入马驿,合称濠梁水马驿,简称濠梁驿。此驿滨淮临濠,后以水患移至西土坝,即今临淮关镇马滩。驿站原属凤阳府,清雍正八年(1370年)改属临淮县,因此又叫临淮驿。乾隆十九年(1754年)减裁驿丞,次年归属凤阳县管辖。据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凤阳县志》载:设马六十五匹,马夫四十一名,差夫二十四名。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濠梁驿添建草房十八间,入民国驿站废除。
清淮楼:在郡子城建楼。现已不存在。 临淮关镇 史 兵 搜整理 张树虎 史兵/图 凤阳将建城市'中央公园' 规划方案出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