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狭隘刻薄 害人不利己

 虹72 2016-07-14


狭隘刻薄 害人不利己

   

宽容是一种“不说破”的境界

法国谚语说:“要想了解一切事物,首先必须宽容一切事物。”生活中,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是一种良好的处世智慧,只有那些善于运用宽容来处理人际、修炼自己的人们才是真正的智者。对于他人的过失与缺点要予以理解和包容,而不可严厉苛责。这是与人交往的艺术,也是看清看透不说破的要义之一。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我们常用这两句话来形容佛祖的度量,用在做人方面也再恰当不过。容人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我们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它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更不是“你不仁,我更不义”。人间多少悲剧,多少恐怖,皆因人没有容人之心而发生!不能宽容,实和愚昧同义,而且这种愚昧,不是野蛮人和暴徒的愚昧,而是因为他们对于世间的事物认识不清,是一种由隔膜而误会,由误会而发怒,使自己深受其害的因素。

  美国总统林肯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被后人传诵。但他在成长道路上也曾因为爱得罪人而经历了不少的坎坷。林肯年轻时,住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小镇上,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也爱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把信丢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这使得厌恶他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有一回做得太过分了,竞把自己逼入困境。

 1942年秋天,林肯嘲笑一位虚荣心很强又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他匿名写的讽刺文章在报纸上公开以后,市民们引为笑谈。惹得一向好强的休斯大发雷霆,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决斗。林肯虽然不赞成,却也无法拒绝。身高手长的林肯选择了骑马使用剑,请求陆军学校毕业的学生教授剑法,以应付密西西比河沙滩的决斗。后来在双方监护人的排解下,决斗风波才告平息。

  这件事给林肯一个很深的教训,他认识到批评别人,斥责别人,甚至诽谤别人的事就连最愚蠢的人都会做。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常常是抛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林肯从此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林肯的教训及成功是值得我们仔细体味的。

 战国时,齐国有名叫夷射的大臣,经常为齐王出谋划策整治别人,被齐王视为近臣。一次齐王宴请他,由于不胜酒力,他便到宫门后吹吹风。守门人曾经坐过牢,是个无聊之人,欲向夷射讨杯酒吃,夷射对他很鄙弃,便大声斥责,叫他滚到一边去,说他不过是个囚犯,不配向他讨酒吃!守门人想分辩时,夷射已悻悻离去。从此这个守门人对夷射十分愤恨。这时因天下雨,宫门前刚好积了一摊水,状如有人便溺之物,守门人便萌生报复心理。正巧,次日清晨齐王出门,见门前那摊不雅的水迹心生不悦,急问守门人是谁放肆,在宫门前便溺。守门人故作惶恐道:“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昨晚看到大臣夷射曾经站在这里一段时间。”齐王果然以欺君之罪,赐夷射死

 如果夷射当时能以容忍之心,不去计较这个人的身份和不光彩的过去,大度地赐他一杯酒吃,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就是因为他对一个不起眼的人的肆意侮辱所种下的祸根,为了一杯酒而丧命的确不值得。一杯酒本不足挂齿,但守门人受人格之辱,岂能不报。我们思考一下夷射遭此借刀杀人之毒计,也是咎由自取。待人刻薄没有容人之度必招祸害。

 多一些包容之心,少一些刻薄与睚眦必报,是做人的美德与修养。人与人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一个讲忠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乐。没有敌人,灾难必然也不会降到他的身上了。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张飞之死,也是因没有容人之心、脾气暴躁、飞扬跋扈,没有战死沙场却死在无名小卒之手。

 战功卓越的张飞是刘备帐下一员大将,他在汉中镇守时,得知结义兄弟关羽败走麦城而被害的消息后,日夜痛哭。许多将领纷纷以酒劝解,张飞甚爱饮酒,醉酒后,怒火烧得更旺,对手下的士兵,稍有过失就拳打脚踢,士兵受伤者轻则残废,重则死亡。刘备知道后,劝他宽厚容忍一些,否则早晚会惹祸上身。张飞充耳不闻。

 一日,张飞令军中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全体军士四日后挂孝攻吴。第二天,末将范疆、张达二入进帐禀报:三军挂孝,数量太多,一时难以备齐,须宽限几日。张飞大怒道:“我急着报仇雪恨,恨不得明天就进军东吴,你们竟敢违令,罪不可赦。”当下命令武士贵打二人五十军棍。打完之后,张飞手指二人说:“自旗白甲明天全部交上,不然,将你们斩首示众。”回营后,范疆说:“今日受了刑罚,如何筹办白旗白甲?张飞性暴如火,明天若交不出货,你我都会被杀。”张达沉思片刻,说:“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有这样了。”当天晚上,张飞又喝得酩酊大醉,躺在帐中呼呼大睡。初更时分,范疆、张达二人各怀利刃潜入帐中,将张飞杀死后,逃到东吴去了。张飞临死前都不知道自己死于何人之手,真可谓“死不瞑目”,让人可悲可叹。

 张飞作为蜀国大将驰骋沙场、所向无敌,在人们心中一直是正面形象,和万恶之人确实联系不到一起。可是,为人处世和你的身价地位没有多大的关系,一个人品格优秀、德行高尚,才能到处受欢迎。而一个只想到自己的感受,一点不关照别人,没有一点容人之心的人,必然到处遭到唾弃。

人生在世,容人之心可谓是赢得人缘的保证。学会包容他人,不是一句做作的空话,而是发自内心,形于言表的自然流露。包容他人对自己无意的伤害,是让人钦佩的气概;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包容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包容也是人生的一大笔宝贵的财富。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在不尽的愤恨和埋怨中挣扎着过;有的人在快乐幸福中沐浴着过。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能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争吵中度过此生。

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常八九,我们何必抱怨上苍。世界上人物各异,好坏并存,我们又何苦去唠叨世态炎凉、世风日下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万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我们为何不以一颗火热的包容之心,来体察它的另一面呢?也许别人万恶不赦,但请不要抱怨,好坏善恶,自有公论。

  我们应该分清的是,包容不是面对权贵卑躬屈膝,点头哈腰,更不是畏惧高官而放弃对正义的追求!包容也不是迁就。包容别人的过错,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改过,而不是对他的放纵。包容他人不等于放任其自流,那是不负责任。一味地迁就,是溺爱,是害人之举,若有人称此为“包容”,简直是对“包容”的玷污和歪曲!

  法国谚语说:“能够了解一切事物,须能宽容一切事物。”所以为人处世,就要了解人生世态,对于别人的小过失小疏忽,该予以宽容之心去容纳,切不可加以谴责而伤了别人的自尊,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还为自己的成功之路安置了绊脚石。

 

来源:丁艳丽《有些事看透别说透

感悟:宽容是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宽容是最美丽的道德感和价值感的情感,宽容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表现的良好心态,宽容也是三种人生观的崇高的境界,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样宽阔、透明,像大海一样广浩深沉。三种人生观的境界中没有“不说破”的境界。作者说:“宽容是一种“不说破”的境界”,其实就是瞎掰的境界!

其实就像说话一样,依次排序是说话、正常交谈、官话(套话)、胡、瞎掰、胡说八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鬼都在说胡话,说话最高境界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宽容一般人通过初证就可实现,智者如孔融不通过初证就可实现。就是只要明白一定的做人道理就可实现对别人的宽容。“不说破”的境界就是“大自在”的境界。依次排序是初证、亲证(感想、感受)、证悟(感悟)、禅悟、勘破、放下、大自在!故而,宽容离大自在还有十万八千里!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