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别人也不要苛求自己
宽容是一种“不说破”的境界 法国谚语说:“要想了解一切事物,首先必须宽容一切事物。”生活中,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是一种良好的处世智慧,只有那些善于运用宽容来处理人际、修炼自己的人们才是真正的智者。对于他人的过失与缺点要予以理解和包容,而不可严厉苛责。这是与人交往的艺术,也是看清看透不说破的要义之一。 中国人自古以宽容为美德,故有“将军额上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说法。宽容,不论对人对己来说,都会成为一种无须投资便能大把收藏的“精神财富”,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而且对保持家庭和睦、幸福,人际关系良好,事业、前途的光明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需要有一颗包容、忍耐的心,宽容失败,宽容流言,宽容冷漠…… 宽容,意味着一个人的自爱达到了一种境界,一种能够使自己做到开朗、诚实的态度,一种能够在生活中保持乐观进取心态的程度;宽容,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学会对所有影响到我们的错误和经历心怀感激之情,还意味着一种善意的理解和理解之后的爱和关怀。 宽容他人首先要学会宽容自己。宽容自己并非是纵容自身,二者不可混淆。一个人必须首先要学会爱自己,接受自己所有的优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个人在世上走,说到根本上,就是靠自己。如果自己都不去爱惜自己的话,指望别人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们一向反对对自己尖酸刻薄、妄自菲薄。无论自己制定了怎样的目标,无论对自己有多么高的要求,都应该把握好分寸,不能和自己太过较真,不能够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们主张时时肯定自己成绩的原因也在于此. 做人贵在有宽容之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无论对方的行为导致了如何恶劣的后果,只要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么就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他。如果说在做事过程中忍耐多少掺杂了无可奈何的作料?那么宽容则是做事中发自内心的襟怀坦荡。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不苛求别人也就是不苛求自己。在这个过于拥挤的繁杂的世界里,在情感的润滑剂目见干涩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交往和相处都要通过宽容的方便之门。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胸怀。”以肚量襟怀比喻入的宽容,颂扬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古今中外盖莫能外。 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有圣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胸襟平坦宽荡,才能寝食无忧。泰山不拒拯土,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大。为人不必过于刻薄,与人交而无怨,得宽怀处且宽怀,有宽容之心,最终得利的是自己。 来源:丁艳丽《有些事看透别说透》 感悟:宽容是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宽容是最美丽的道德感和价值感的情感,宽容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表现的良好心态,宽容也是三种人生观的崇高的境界,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样宽阔、透明,像大海一样广浩深沉。三种人生观的境界中没有“不说破”的境界。作者说:“宽容是一种“不说破”的境界”,其实就是瞎掰的境界! 其实就像说话一样,依次排序是说话、正常交谈、官话(套话)、胡扯、瞎掰、胡说八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鬼都在说胡话,说话最高境界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宽容一般人通过初证就可实现,智者如孔融不通过初证就可实现。就是只要明白一定的做人道理就可实现对别人的宽容。“不说破”的境界就是“大自在”的境界。依次排序是初证、亲证(感想、感受)、证悟(感悟)、禅悟、勘破、放下、大自在!故而,宽容离大自在还有十万八千里!文/单眼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