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勿躬:不要事必躬亲的问题

 传统文化网站 2016-07-14

第十七卷

审分览

勿躬

不要事必躬亲的问题

 

【原文】人之意苟1善,虽不知,可以为长2。故李子曰:“非狗不得兔,兔化而狗,则不为兔。”人君而好为人官,有似于此。其臣蔽3之,人时禁之;君自蔽,则莫之敢禁。夫自为人官,自蔽之精者也。

祓篲4日用而不藏于箧5,故用则衰,动则暗6,作则倦。衰、暗、倦三者,非君道也。

大桡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二十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

圣王不能二十官之事,然而使二十官尽其巧,毕其能,圣王在上故也。圣王之所不能也,所以能之也;所不知也,所以知之也。养其神、修其德而化矣,岂必劳形愁弊7耳目哉?是故圣王之德,融乎若月之始出,极烛8六合9,而无所穷屈10;昭11乎若日之光,变化万物而无所不行。神合乎太一12,生无所屈而意不可障;精通乎鬼神,深微玄妙而莫见其形。今日南面,百邪自正,而天下皆反其情,黔首13毕乐其志、安育其性,而莫为不成。故善为君者,矜14服性命之情,而百官已治矣,黔首已亲矣,名号已章15矣。

管子复于桓公曰:“垦田大邑,辟16土艺17粟,尽地力之利,臣不若甯遬,请置以为大田。登降辞让,进退闲1819,臣不若隰朋,请置以为大行20。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21死亡,不重贵富,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大谏臣。平原广城,车不结轨,士不旋踵,鼓之,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若王子城父,请置以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若弦章,请置以为大理22。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足矣;君欲霸王,则夷吾在此。”桓公曰:“善。”令五子皆任其事,以受令于管子。十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皆夷吾与五子之能也。管子,人臣也,不任己之不能,而以尽五子之能,况于人主乎?人主知能不能之可以君23民也,则幽诡愚险之言无不职24矣,百官有司之事毕力竭智矣。五帝三王之君民也,下固不过毕力竭智也。夫君人而知无恃其能、勇、力、诚、信,则近之矣。

凡君也者,处平静,任德化,以听其要,若此则形性弥赢25,而耳目愈精,百官慎职,而莫敢愉綖26,人事其事,以充其名。名实相保27,之谓知道。

【译文】人的心意如果善良,虽然不能知晓,也可以成为首领。所以李先生说:“没有狗就不能捕获兔,兔子都变成狗,那么就没有兔子了。”做君主的而喜好当官,就像这样。做臣子的蒙蔽真相,人们经常禁止;君主自我蒙蔽,那么就没有谁敢禁止了。君主自己做了官员,就是自我蒙蔽的佼佼者。

扫帚日用而不会收藏在箱子里,所以使用那么就会衰败,单独行动那么就会昏暗,有作为那么就会疲倦。衰败、昏暗、疲倦这三样,都不是君主的道路。

大桡创造了甲子记日,黔如创造了俘虏的首领,容成创造了历法,羲和创造了计算太阳年,尚仪创造了月历,后益创造了年岁,胡曹创造了衣裳,夷羿创造了弓箭,祝融创造了市场,仪狄创造了酒,高元创造了房屋,虞姁创造了舟船,伯益创造了水井,赤冀创造了石臼,乘雅创造了驾车,寒哀创造了驾驭马车,王冰创造了驯牛,史皇创造了地理图册,巫彭创造了医术,巫咸创造了占筮。这二十个官员,是圣人之所以治理天下的依赖。

圣明的君王不能够做这二十个官员的事,然而却能让这二十个官员竭尽其智巧,竭尽其所能,这是因为圣明的君王处在上位的缘故。正因为圣明的君王不能做这些事,所以才能使这些官员能做;正因为圣明的君王不能知晓这些事,所以才能使这些官员知晓。圣王养其神,修整其规律而就能教化了,难道必须劳累形体忧愁损坏耳朵眼睛吗?因此圣王的规律,就像融合的月亮刚升起来一样,不会穷困枯竭;就像明亮的太阳光芒,促使万物变化而无所不能。神明符合太一,存在无所穷困枯竭而意志不可屏障;精神通达鬼神,深邃幽微玄妙而不能见到其形状。如今面南而治,各种邪恶自我端正,而天下民众都返回本性,平民百姓全部乐于其意志,安心养性,而没有什么不能成就。所以善于为君的人,敬重服从生命的本性,那么百官就能治理了,平民百姓就已经亲近了,名誉也就彰显了。

管子回复齐桓公说:“开垦田地扩大城邑,开拓土地种植粮食,要尽到土地的利用,下臣不如宁遬,请求安置他为大田官。升堂辞让,进退法度的调节,下臣不如隰朋,请求安置他为大外交官。早入朝晚退朝,冒犯君主脸色,进言劝谏必然忠诚,不避死亡,不重视高贵富裕,下臣不如东郭牙,请求安置他为大谏官。驰骋平原大城之中,车辆轨迹不交结,士兵前进不踩脚,击鼓,三军士兵视死如归,下臣不如王子城父,请求安置他为大司马。判决狱情能够秉公执法,不杀无辜,不诬无罪,下臣不如弦章,请求安置他为大司法官。君主如果想要治国强兵,那么有这五位先生足够了;君主如果想要称王称霸,那么有我管夷吾在这里。”齐桓公说:“很好。”于是命令五位先生担任其事,接受管子命令。十年中,齐桓公九次联合诸侯,统一匡正天下,这都是管子和那五位先生的才能。管子,只是个臣子,他不担任自己所不能的事,而竭尽那五位先生的才能,何况是君主呢?做君主的如果知晓自己所能与所不能那么就可以统治人民了,那么幽暗诡谲愚昧危险的言论就不会主宰朝政了,百官就会尽力竭智了。五帝三王之所以统治人民,也就是部下的尽力竭智。那统治人民的人知晓不能依赖自己的才能、勇敢、力气、忠诚、诚信,那么也就靠近君主的道路了。

凡是统治问题,要安处平静,信任规律的变化,以听政的纲要,像这样那么形体性情才能更加充实有余,而耳目才能更加精确明亮,百官谨慎职责,而不敢延缓,人们都从事自己的事,以充实自己的名誉。名誉与实际互相护养,就称之为知晓自己的人生道路。

【说明】本节《勿躬》,主要探讨的是不要事必躬亲的问题。作者一开篇就很尖锐地指出,有许多做君主的喜好当官,喜好事必躬亲,以表明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其实这是很错误的,统治者有统治者的职责,管理者有管理者的职责,能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那么国家也就能治理了,企业也就能治理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有各种各样各方面的事,领导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得,因此发现、任用各方面的人材,才是统治者的职责。作者举出的管子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

【注释】1.苟:(gǒu)《管子·白心》:“知苟适,可为天下周。”《论语·里仁》:“苟志於仁矣,无恶也。”《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荀子·儒效》:“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苟,犹若也。”这里用为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如果”之意。

2.长:(zhang)《管子·牧民》:“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或置以为政。”《管子·君臣下》:“仁智者君,武勇者长。”《吕氏春秋·慎大》:“万夫之长。”《战国策·魏策》:“以君为长者。”《史记·陈涉世家》:“皆刑其长吏。”《汉书·景帝纪》:“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这里用为居高位者之意。

3.蔽:(bì币)《书·汤诰》:“尔有善,朕弗敢蔽。”《周礼·巾车》:“蒲蔽。”《管子·牧民》:“毋蔽汝恶,毋异汝度。”《韩非子·内储说上》:“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淮南子·修务》:“景以蔽日。”《说文》:“蔽,蔽蔽小草也。”《广雅》:“蔽,障也,隐也。”这里用为遮住、遮掩、庇护之意。

4.篲:(hui)古同“彗”。扫帚。《庄子·达生》:“开之操拔篲以侍门庭,亦何闻于夫子!”

5.箧:(qiè窃)小箱子,藏物之具。大曰箱,小曰箧。《管子·乘马》:“黄金百镒为一箧,其货一谷笼为十箧。”《管子·山至数》:“霸者藏于大夫,残国亡家藏于箧。”《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6.暗:(àn)《管子·九变》:“此兵之三暗也。”《荀子·天论》:“上暗则政险。”这里用为昏昧、愚昧、不明白之意。

7.弊:(bì毕)古通“敝”。《周礼·巾车》:“岁时更续共其弊车。”《管子·立政九败解》:“甲弊兵凋,莫之修缮。”《左传·僖公十年》:“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弊于韩。”《荀子·正论》:“舌弊口,犹将无益也。”《韩非子·存韩》:“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这里用为破旧、破损之意。

8.烛:(zhú竹)《管子·版法解》:“覆载万民而兼有之,烛临万族而事使之。”《韩非子·孤愤》:“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这里用为照亮之意。

9.六合:大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列子·汤问》:“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

10.屈:(qū曲)《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管子·心术上》:“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迕。”《老子·五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荀子·王制》:“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杨椋注:“屈,竭也。”《法言·先知》:“若汙人老,屈人孤,病者独,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李轨注:“屈,穷。”这里用为穷困、枯竭之意。

11.昭:(zhāo)《书·益稷》:“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有休。”《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管子·心术下》:“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老子·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荀子·劝学》:“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说文》:“昭,日明也。”这里用为明亮之意。

12.太一:神名,也作泰一。《文子·自然》:“守之勿失,上通太一。”《庄子·列御寇》:“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

13.黔:(qián)《管子·山权数》:“国铜以二年之粟顾之,立黔落。”《左传·襄公十六年》:“邑中之黔。”《韩非子·忠孝》:“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礼记·祭义》:“以为黔首则。”《说文》:“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同谓之黎民。”贾谊《过秦论上》:“以愚黔首。”这里用指平民、百姓之意。

14.矜:(jīn)《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不德。”《老子·二十二章》:“不自矜,故长。”《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孟子·公孙丑下》:“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荀子·非相》:“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楚辞·刘向<九叹·忧苦>》:“折锐摧矜,凝汜滥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大戴礼记·小辨》:“矜行以事君。”《集韵·蒸韵》:“矜,庄也。”这里用为庄重、敬重之意。

15.章:(zhāng)古通“彰”。《易·丰·六五》:“来章,有庆誉,吉。”《书·尧典》:“平章百姓。”《诗·小雅·裳裳者华》:“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管子·宙合》:“章道以教,明法以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礼记·中庸》:“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荀子·正名》:“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淮南子》:“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这里用为彰明、明显、显著之意。

16.辟:(bì毕)《书·太甲中》:“后非民,罔以辟四方。”《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管子·乘马》:“民之生也,辟则惠,闭则颣。”《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诸侯辟疆。”《商君书·弱民》:“农辟地。”《盐铁论·地广》:“周宣王辟国千里,非贪侵也。”这里用为开辟、开拓之意。

17.艺:(yì易)《书·酒诰》:“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艺黍稷。”《管子·五辅》:“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说文》:“艺,种也。”这里用为种植之意。

18.闲:(xián)《易·家人·初九》:“闲有家,悔亡。”《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为艰。”《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为则。”《诗·大雅·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诗·商颂·殷武》:“旅楹有闲。”《管子·大匡》:“不譲事,不广闲。”《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孟子·滕文公下》:“闲先圣之道,距杨、墨。”《荀子·王制》:“养六畜,闲树艺,劝教化,趋孝弟。”《太玄·闲》:“闲其藏,固珍宝。”范望注:“防闲不与流俗。”《广雅·释诂一》:“闲,法也。”又:“闲,正也。”《广雅·释诂二》:“闲,遮也。”王念孙疏证:“《士丧礼》下篇:‘抏木横三缩二。’郑玄注:‘抏,御也。所以御止士者。’皆遮之意。”《广韵·山韵》:“闲,防也,御也。”这里用为法度、规范、限制、防御之意。

19.习:(xí席)《易·坎·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管子·七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左传·隐公五年》:“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20.行:《易·无妄·六三》:“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周礼·秋官·司寇》:“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左传·桓公九年》:“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论语·宪问》:“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韩非子·说林上》:“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仆与行事。”《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这里用为外交官之意。

21.辟:(bì毕)古通“避”。《周礼·掌交》:“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管子·权修》:“刑罚不审,则有辟就。”《左传·庄公九年》:“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皆止。”《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孟子·离娄上》:“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荀子·荣辱》:“不辟死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不辟亲贵,法行所爱。”这里用为回避、躲避之意。

22.大理:《管子·小匡》:“弦子旗为理。”《文子·精诚》:“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司马迁《报任安书》:“遂下于理。”这里用为司法官之意。

23.君:(jūn)《易·复·上六》:“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诗·大雅·公刘》:“君之宗之。”《管子·君臣上》:“是故君人也者,无贵如其言。”《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老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说文》:“君,尊也。”这里用为主宰、统治之意。

24.职:(zhí直)《诗·大雅·召旻》:“胡不自替,职兄斯引。”《管子·四称》:“既官职美道,又何以闻恶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乐,天子之职也。”《尔雅·释诂上》:“职,主也。”《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这里用为主宰、掌管之意。

25.赢:(yíng)《管子·事语》:“故准徐、疾、赢、不足,虽在下也,不为君忧。”《左传·昭公元年》:“贾而欲赢而恶嚣乎。”《说文》:“赢,贾有余利也。”这里用为有余之意。

26.綖:(yán)古通“延”,延缓,松懈。《吕氏春秋·审分览·勿躬》:“百官慎职,而莫敢愉綖。”

27.保:(bǎo)《书·康诰》:“若保赤子。”《书·召诰》:“保抱携持厥妇子。”《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诗·商颂·殷武》:“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孟子·藤文公上》:“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荀子·议兵》:“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说文》:“保,养也。”这里用为护养、养育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