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识的哲学分析

 花间挹香 2016-07-14

意识问题一直都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难题。意识的本质如何界定,意识具有什么特征,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意识等问题始终与形而上的本体论追问交织在一起。在20世纪上半期,意识问题曾因主观感受的不可观察性,被列为科学研究的禁区。但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认知革命的兴起,新的研究方法的注入,传统的研究格局被改变了,新的意识领域的问题域正在生成,意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认知科学、认知哲学中的重要问题。

早在20世纪,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理论就开始注意到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于意识的重要作用。其代表人物维果斯基就认为,意识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意识是以活动作为其客观表现的,所以可以通过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把意识的事实加以物化,转换为客观的语言或者客观存在的东西。

行为主义科学更是强调实时的环境输入对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作用。行为科学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或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行为。因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行为科学将语境方法运用到行为的研究之中,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促进了实证主义的发展。当然,它们在研究背景、环境在认知机制中的功能时,都有失偏颇。维果斯基的理论揭示了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对于意识产生的重要意义,但是它将意识视为行为的结构问题却是不正确的。意识有与行为不同的认知模型及认知构架,意识问题不等于行为结构问题。行为科学完全排斥主观的意识环节。事实上否认意识,或者回避意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意识不仅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同样可以通过语境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意识问题的语境分析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巴尔斯在研究意识产生、发展、消失的整个认知机制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巴尔斯的GW理论认为意识是语境的产物,没有语境就没有意识,语境形成、影响、制约着意识的产生。语境是一种无意识的表征,它是随着意识内容中的不确定性的减少而形成的固定的信息处理模块。语境一旦形成,它就会影响、制约着下一个相关意识内容的产生。巴尔斯运用语境形成的等级结构的确能够为适应性、问题解决、意志力、注意、自我控制等许多意识现象提供很好的解释。但是巴尔斯的理论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具体现象解释,并没有从哲学层面来考虑语境方法对于意识的建构意义,它无法解释意识的主体体验和自我的同一性问题。

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语境论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为其具有的理论上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方法上的横断性和普适性,已经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众多的领域中被广泛地运用。

派普指出,作为语境的根隐喻是“历史事件”。语境论就是通过历史事件的复杂网络来解释现实事件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语境论假定的是一个真实的、复杂的和不断变化的世界。在变化过程中,结构与组分之间的关系最值得探讨。语境论认为结构的性质是通过组分、组分的语境和指称表达。组分是结构中的一个起作用的细节,他延伸到一个语境中,并把这个语境的一些性质带入结构。结构由组分组成,并存在于语境中。[1]

正是巴尔斯为语境存在所提供的心理学证据,使得笔者有了将语境论引入意识研究中的想法。事实上,巴尔斯对意识发生机制的分析几乎和派普对于语境的论述如出一辙。

本书正是在语境分析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语境的内涵,认为语境并不仅仅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哲学蕴含。在这种思路下,通过运用语境构建的意识的认知模型,深入地分析意识本质问题、意识的特征和功能,并最终运用语境构建意识的认知构架。

本书认为:

第一,意识是结构体的组分之一,意识不是外在于物质的东西,也不是复杂系统最终涌现的产物,意识本身就在系统之中。语境不仅揭示了人的认知能力不但来源于自身的结构,也源于更广泛的历史文化领域,体验的意义本身就在其中。

第二,感受质是存在的,感受质的易变性与事物本质的稳定性并不能否定感受质的存在。两者间的变与不变事实上是由于意识经验与语境不断的转换、交替所致。

第三,语境是认知构架的核心要素之一。语境不但最终表现为符号式的表征,而且语境的形成过程也体现了具身的动力耦合模式,因此语境作为认知构架揭示了认知主义和动力主义是相容的这一事实。

事实上,认知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已经发生了三次研究范式的转变,从认知主义到联结主义,再到动力主义,每一次范式的转换都是在对原有认知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之上,对人类心智的运转过程,提出了新的构思和设想,或者说是,在人类认知的不同侧面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也从反面证明了,认知科学还是一个不够成熟的科学,无论是心理学、人工智能,还是神经科学、复杂性科学等的成果都还无法为认知科学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些基础性假设提供有足够证明力的经验证据。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有了科学的经验证据,它还必须接受哲学的论证分析。

本书从语境论视角下的意识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那么这种新的研究与传统的研究范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研究主题存在什么变化,它们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方案之间如何协调,语境会导致规范性的减少吗?这些众多的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但可以断言的是,意识与语境论相结合的研究将备受瞩目。那么,以本书为起点,在此基础上运用语境论对意识问题进行系统的语境重建,将成为笔者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1]魏屹东.语境论与科学哲学的重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21.

意识的哲学分析

本文由田慧莹摘自《意识的哲学分析》,安晖著 结语部分内容。

意识的哲学分析

ISBN 978-7-03-048794-0

本书试图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建立意识的语境认知构架。第一,从语境论的角度论证意识的结构本体论立场,认为意识的产生机制依赖于正被评价的语境这个事实。第二,从语境的角度对意识语境模型的特征、感受质问题、同一性问题和意识的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了一个融贯的认识体系。第三,意识的语境方法论不但为意识形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解释,而且具有客观的可操作性,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都证实了语境的存在及其联结的方式。第四,意识的语境认知构架将语境等级作为一种表征体系,探讨它所遵循的认知规则以及在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研究表明:意识的语境化研究不但有具体科学的经验证据,更体现了一种新的哲学基本假设——结构本体论。对于结构的理解已成为自然与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