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英语初学自然拼读会与拼音混吗?

 知识百科2016 2016-07-14


我们在做自然拼读的教学当中,因为汉语拼音和英语自然拼读的启蒙时间比较接近(5-6岁),一些家长就担心两种语言的“拼音”一起学,孩子会不会混呢?其实就我们平时应用和教学的经验看来,汉语拼音和英语自然拼读都有学习的孩子,不论学习的先后,都不会对各自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更能促进彼此的学习和理解,比单独学习汉语拼音的孩子,理解更深,记得更牢,应用能力更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来源。

在中国古代,是没有汉语拼音的。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做注音。1867年英国人威孚玛式拼音采用北京官话为蓝本,使用时间相当长,到2010年台湾仍然广泛使用。1936年徐特立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这套方案成为1949建国后大陆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可见汉语拼音是最早由外国人用来标注中文的发音而开始使用,而后逐步完整和体系化,自然拼读也是英语母语国家用来学习字母发音的一套方法,它们的逻辑是相通的,它们的教法和教学目标也是接近的

比如一年级的拼音,绝对不是从认知声母、韵母、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本身开始教,而是在对字母比较熟悉的情况下,重点解决拼出来的问题,要求能直接拼出词语甚至直接拼读课文。英语的自然拼读目的也恰恰如此。

因为二者的相像,难怪家长会担心汉语拼音和自然拼读会混。依据我们几年的教学发现,事实是有混的有不混的,混的其实是少数。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混呢?

认知阶段,如果孩子对二者都是同时接触,并且都是按部就班学习模式的,混淆的可能性最大—想想如果过去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地方会使用英文,什么地方会使用拼音,没有场景的学习,孤立的内容,不混也难。很多孩子混,不是因为有了拼音混英语,或者有了英语混拼音,而是自身对一种内容的学习没有内化,就算是没有别的,他们在拼读的时候也会出现这里知道是这个音,换个地方就拼错甚至拼不出的情形

如果,字母的学习是结合场景来的,比如动画片,比如带字母的书,那么这些字母和发音都是可被理解的,在多次重复之后就内化了。这个时候,英文这一部分已经能够实现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反应状态了,想和拼音混淆也不容易。不但不混,很多孩子还会在学拼音的时候,很认真地告诉你,英文中这个字母念什么(letter name,怎么发音letter sound拼音中这个叫什么(声母/韵母)怎么发音。这就是孩子通过先前的学习,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关联事物的能力。这是思维方式的一种重大进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混也没什么可怕的。混只是说明这两件事孩子都没有实现内化,都需要更多的场景积累--比如都可以通过游戏、动画或者阅读来强化,只要积累到位练习到位,就会记忆非常清楚。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汉语拼音底子,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清晰。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综合上述,汉语拼音和英语自然拼读,发展同源,学习逻辑相通,教学目标和使用的教学方法接近,两者的学习形式可以互相借鉴,学习经验可以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孩子获得一定的关联事物的能力,是思维方式的一种重大进步。这种思维的形成,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