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梅花于腕下,生竹树于胸中;春山淡而秋山明,新鬼大而故鬼小;极云烟之变幻,姿粉墨之临摹。”一幅鬼趣惊天城,碧眼金目辨世情!罗聘字画,震动京师,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被众人喜爱!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善画《鬼趣图》,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借以讽世。亦善刻印,著有《广印人传》。金农死后,他搜罗遗稿,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于后世。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清史稿》称罗聘"画无不工"。 代表作有:《物外风标图》(册页)、《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成阴障日图》、《谷清吟图》、《画竹有声图》等。著有《香叶草堂集》。 ![]() 人生历程: “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 罗聘刚满周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罗聘的童年是够孤苦的,但他聪明勤奋,对所读的书,几乎过目不忘。呈坎的很多村民都说,当时,罗聘读书与很多人不一样——他家境贫寒,读书首先是为了掌握谋求衣食的本领,而不是把科举之业当作首要任务。也显然是受罗氏家族及徽州“天下*一等好事,便是读书”之风的影响,所以罗聘走的是最捷径的“读书就业”之路——卖字画,更主要的是卖画。 1岁时,罗聘和一个名叫方婉仪的女子结婚。结婚后,两人情趣相投,虽然粗茶淡饭,但两人不改所乐,谈书画,游山水,赋诗词,同来同往,琴瑟和谐。 拜师:志趣相投。金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扬州谢世,享年77岁。金农在患病期间,罗聘一直跟在左右,尽心服侍;老师去世后,罗聘尽其所能,帮助料理丧事,并护送老师的灵柩归葬浙江临平,师生之谊超过父子感情。 金农死后,罗聘入京卖画,大名鼎鼎的《鬼趣图》便是罗聘那时创作的。罗聘的行为怪异,但他的内心却是善良的。妻子方婉仪是他“艺术上的同道伴侣,生活上的贫贱夫妻”,跟着他一辈子,一直过着清贫艰苦的日子。如今,突然撒手而去,让身在外地的罗聘又悲又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