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之一千三百四十五
风之子原创
第七十九回,宝玉以诗惜别迎春姐姐,正巧碰到香菱。于是,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薛蟠的婚事。宝玉听完后说了一句话:
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听这话不知怎么倒替你耽心虑后呢。”
这句话是招来了香菱的极度反感和呵斥的。先不说香菱的不满,先说宝玉的忧虑,是杞人忧天吗?
不是的。正如我说过的,贾宝玉并不是个“无事忙”和“没头脑”,他有一种天生的直觉,似乎可以看到女孩儿们未来。正如此处批语所言:
【庚辰双行夹批:又为香菱之谶,偏是此等事体等到。】
那么,宝玉是怎么预感到了香菱的危机的呢?
只可能是从香菱嘴中薛蟠的亲事。
薛蟠的亲事动静很大。所谓:
宝玉道:“正是。说的到底是那一家的?只听见吵嚷了这半年,今儿又说张家的好,明儿又要李家的,后儿又议论王家的。这些人家的女儿他也不知道造了什么罪了,叫人家好端端议论。”
四大家族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大公子娶亲,自然是万众瞩目,多少人家想巴结这门好亲事,于是,在这里,可以看到薛家是占据主动的,是薛家挑选这些有意把女儿嫁进豪门的人家,一会儿李家,一会儿张家,一会儿王家,挑三拣四,挑肥拣瘦,薛家傲娇得很呢,尽管薛蟠不过就是个花花公子,草包一枚,却因了薛家的声势,误了多少好儿女,难怪宝玉要说这些人家的姑娘遭罪。
但是到了夏金桂那里,局势却倒过来了,是薛家在巴结着夏家。虽然夏奶奶也十分称心,看见薛大爷是又哭又笑的竟比见了亲儿子还亲,但可以看到,夏家是很好的利用了薛蟠的好色和薛家的好利,变被动为主动的。
一来是薛蟠主动造访。
二来是薛姨妈见都没见夏奶奶和夏金桂一眼,就被薛蟠逼着去求亲了。
这下不是薛家挑肥拣瘦挑三拣四了,是薛家巴结着要和夏家结亲了。其中的缘由,我是分析过的,一是薛蟠好色,看见夏金桂颇有姿色便动心了。二是薛家重利,知道夏家巨富,无子,将来夏家的巨财就是薛家的。如此,才有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的这场“闪婚”。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贾宝玉正是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主动和被动关系的转变,不免为香菱担忧起来。汉武帝临死还因为子少母壮而杀死钩弋夫人呢。这种娘家势力强大的女子进家,势必是要做主的,要做主,势必是要清君侧的,而香菱就是第一个绊脚石,香菱的日子势必艰难。所以看着傻乎乎还巴不得早日娶夏金桂进门的香菱,宝玉才忍不住说出了那句话。
贾宝玉的智商和敏锐,其实是掩盖在嘻嘻哈哈荒诞不拘之中的,其实是非常人可及的。(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网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