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虹斌|为什么要照着别人的生活方式做仿款,还生怕自己仿得不像?

 树悲风 2016-07-14

2016-07-14 侯虹斌 


在广州这种城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时髦?一篇文章《两万元月薪在广州可以过上什么生活》给出了答案。


细节很多,比如说,应该去地铁口买支姜花,还要自称“啲花农屋企种嘅花”,就比芳村花卉市场的有格调得多。买水果,非去太古汇M层的Ole' supermarket不可,虽然菜市场同样可以买到美国车厘子、智利蓝莓、新西兰奇异果,但没有像Ole那种来自各大洲的混合气息;活动半径一般很小,租房仅限珠江新城,更贵的房子租不起,性价比高的地方格调太低;吃花酒只宜在兴盛路,可以边喝自酿格瓦斯边瞧小白领和伊万诺夫吊膀子。晚餐时,先摆盘,包括白水煮溏心蛋粒切开,圣女果粒切开,水焯西芹碎拌鸡胸肉沙拉,希腊原味酸奶加麦片提子干,全麦面包片,只在中心用银质的汤匙抹块钱硬币大小的蓝莓果酱,拍照,加滤镜,上传到instagram——然后全倒掉,打电话要份楼下的猪脚拼肉卷外加猪杂汤。没有?那来一碗牛腩粉吧!


这种生活值得向往不?照我说,其实还应该再细分一下,毕竟芳村的两万月薪和珠江新城的两万月薪的成色,是略有不同的,可以装的腔、作的势,也会略有差异。


当然,北京、上海肯定也能衍生类似的文章,鉴于这两地的物价更高,或许还应该更细致一点,“月薪三万回龙观生活指南”“月薪三万望京生活指南”“月薪三万陆家嘴生活指南”“月薪三万浦东生活指南”云云。


生活就生活呗,为什么还需要有人指点呢。不,那些指南,是教你如何装出比自己本来的样子更高一个阶层。


大概在差不多二十前年,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一本名为《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的书非常流行,在中国也是超级畅销书。其核心要义就是“怎么样在你未必真有那些钱、真有那些品味的情况下装出自己有点钱、有点品?”从衣食住行,到用词习惯,到接受什么教育、看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弦都得绷着,否则就会容易被懂行的人看出你的力有不逮了。这可是一种学问。


那时的名字,不叫“中产”,叫“小资”,小资产阶级之意。那时的时代骄儿,不是现在的各种官员和公务员,是外企员工,是西化的白领金领。


那时,张爱玲也刚刚在中国兴起,她到底算是李鸿章的外曾孙女,名门之后,号称自己喜欢钱,宣称自己五岁时就要梳爱司头、八岁就要穿高跟鞋;处处映照着摩登的生活态度。于是,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也被奉为“小资”的祖母。那种趣味,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初。看似复杂,其实,那里有一种暗藏的秩序。格调都是有定式的,不是安妮宝贝式的“海藻似的长发”“亚麻衬衫”,就是张曼玉演绎的那种旧上海式的华丽靡烂的风情。


(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形象。上为九十年代时的易知难(肖全 摄)。下为现在的网红张辛苑。)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那种宣扬的格调,是多么陈腔烂调。《格调》一书中对社会阶层的虚伪进行淋漓尽致的调戏,我们故意无视,反而丢掉西瓜捡起芝麻;而对张爱玲,更是买椟还珠,只拣了她无关紧要的皮毛,就够我们炫耀好几年了。


这里,不是指责审美和品味的好坏,而是反感这种完全没有真诚的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甚至不是苏珊·桑塔格所认同的坎普。“坎普的标志是铺张的精神;坎普是一个女人,穿着三百万枝羽毛做成的衣服,走来走去。”可是,铺张意味着张狂,是自我,是不管不顾的自恋,是一种drama queen的目中无人的嚣张;而当代的生活指南,恰恰是活给别人看,生怕和自己设想的人群不一样,并随时按照某个阶层的普适性的要求来改造自己。


这里,既没有他自己的审美,也没有他自己的精神。


(时髦生活的三大法宝:旅行、健身、马拉松)


为什么现在再看什么“回龙观生活指南”,会觉得很滑稽(当然,原文作者是故意弄得这么滑稽用来讽刺的),而在十多年前我们是真心实意地相信着的?很简单,以前久贫乍富啊,啥都不懂啊。有人拿出了像模像样的生活样板,众人便迫不及待做出仿款,生怕自己仿得不像。


其实,并不是说在地铁口买姜花不好,在Ole买进口水果不对,或者在兴盛路喝自酿格瓦斯有什么不妥;不,那都挺逗的,也很爽。但在广州,根本没有人去端详和揣测别人怎么生活。写这篇文章的,很熟悉广州的地理,但恰恰不了解广州人的性格。这个主角耗费了自己的青春与精力,以及并不那么丰富的薪水去装腔作势之后,他大概应该能发现,既没有人关注他,也没有人会羡慕他,他的一腔格调惟有付诸流水。


这让我想起最近一个著名的营销号策划的《逃离北上广》的活动,买好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之内逃离北上广,目的地未知。这场营销,文章阅读量达百万,该号日增粉十万,而话题浏览量更是居高不下。这样一个成本不过几万元的营销活动,效果却如此惊世骇俗,一定是在哪里戳中了大众的软肋。


如果想一想营销的目标客户群白领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其实一张免费的机票未必能帮他们省多少钱。因为还有误工和修改计划的间接成本,以及到了未知目的地之后必需要住宿和消费、甚至回程机票的直接成本,算起来比机票贵多了。说到底,还是因为种营销切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标准:说走就走的旅行。


(著名的“牵手旅行”的情侣)


旧的标准,比如穿什么牌子、吃什么口味,看起来太做作了,而且违逆了我们这个时代多元化的呼声,土而不自知。而现在的时髦生活方式,则提高了要求:旅行,健身,马拉松。它们的共同要点是:你得不穷,得有一定的自由,更要有强大的意志力。


其中,旅行的意义也是收窄的,东南亚或华东三日游这种是没有资格称为旅行的,除非是去塞舌尔、危机马拉,或大堡礁潜水之行。当然,像“逃离北上广”这种终点都不知道的未知行程,有点刺激,有点噱头,也能算为旅行之一种了。


时髦生活三大件是不是坏东西?当然不是,而且还挺不错的。不过,当初的《格调》和张爱玲,谈的无一不是好东西啊。但一旦成为流行,成为标杆,成为范本,成为套路,这种所谓的“生活方式”,就面目可疑了。


流行的生活仿款,是没有真诚可言的。






推荐一种新型的健康产品:VEGUS西兰花嫩芽汁。




西兰花之所以对健康具有各种益处,其实都是源于它特有的“小精灵”——莱菔硫烷。


莱菔硫烷是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Paul Talalay教授在研究西兰花的肿瘤预防能力时发现的活性物质,可用于癌症预防和治疗。关于它的功能敬请用谷歌、百度等搜索。


别问我懂不懂,我真不懂,不过我的朋友参与了这家公司,他是生物无机化学的博士后。可以了解一下,一种新的食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点击文后的 原文链接,进入页面。



有智识,有态度,有趣味

文章版权属侯虹斌所有,转载请联系本人。


欢迎点赞,欢迎分享,欢迎长按指纹添加公号,还可以用搜索的方式加公号:guifangbiji阅微闺房笔记

动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