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分析】我国热电联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发展应用

 细直紧园 2016-07-14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本文主要介绍热泵与热电联产相结合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及其发展,重点比较了几种余热利用技术形式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从技术和经济两个角度指出余热利用技术在理论和实际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能源供求关系的紧张以及传统化石能源燃烧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加剧,热电联产因其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而逐渐受到各国的亲睐,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利用形式也从常规的抽汽供热,向低真空、NCB以及循环水余热利用等技术形式发展。

这其中,又以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最有发展价值,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因为电厂中,排放的循环冷却水所带走的热量巨大,可占到系统总输入能耗的50%以上,约为发电能耗热量的1.5倍;此外,巨大的热量散失伴随着水蒸气的飘散,因而冷却塔往往是冬季雾霾形成的一个源头。通过循环水余热的回收利用,不仅可提高系统供热能力30%以上,显著提高电厂的热效率,此外可以降低冷却塔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由此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1 各种供热方式技术对比分析

2 热泵在热电联产中的应用

热电厂余热利用发展的初期,常规抽凝机组供热的形式因其技术成熟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系统热损失较大,同时大量的抽气会导致系统发电的效率降低;汽轮机低真空供热及 NCB技术则受到机组及用户侧负荷的影响,受限制较大;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应用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其初投资较大,系统较为复杂。近年来,为了与热电厂相关联,更有效地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热泵与热电联产相结合的技术形式应运而生。吸收式热泵机组COP一般在 1. 65 ~ 1. 85 左右,压缩式热泵机组COP一般在4左右,可见热泵在热电厂供暖中具有较大的节能优势。

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使用绿色能源的背景下,热泵在余热利用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该技术起步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建成世界首套大型6×30MW吸收式热泵电厂余热回收系统、世界单机制热量最大的华能呼和浩特科林项目、世界总制热量最大的红阳热电厂吸收式热泵项目等。以国阳新能的吸收式热泵电厂余热回收项目为例:该系统配备6台单机制冷量30MW的吸收式热泵机组,总供热能力达到了180MW。该系统可实现年回收余热93.2GJ,新增供暖面积144万平方米;年节水量44.9万吨,全年节约标煤4.93万吨,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456万元。

以下对5个不同时期的热电联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进行技术、经济上的对比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