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土楼与美国中情局不得不说的故事

 由感而发 2016-07-14

  初溪土楼,集中华文化之精髓,融合天圆地方的传统建筑风格,拥有5座圆楼和31座方楼,最集中、最美丽、最古老、最特殊、最知名。依山傍水而建,悠久的历 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古老的韵味赐予它较高的美学和历史价值。背后是青山密林,山坡上层层叠起的梯田。一字排开的三座圆楼在两端的两座方楼的簇拥下,门前 的小溪跟着时光潺潺流过。这里的土楼楼名很特殊,都带一个庆字。集庆楼、善庆楼、绳庆楼、庚庆楼……

  初见初溪,一直听之前来过的小伙伴在说初溪土楼群,这次终于见到了,我喜欢爬上半山坡俯瞰,看一群土楼,前面是哗哗的溪流,背后是一片梯田,中间是错落有致的的土楼村落。静静说,这里像满汉全席。摆放着不同的菜。

  登高俯瞰,土楼确实像火箭发射器,难怪西方国家从卫星图片上发现深山老林中或方或圆的数个不明建筑后如临大敌,经暗中现场调查后才使福建土楼揭开面纱展现于世人面前。

  初溪土楼最老的土楼是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该楼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楼梯多,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

  初溪村里最年轻的土楼是善庆楼,建于1979年,由华侨资助。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用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石铺就,采光通风的效果极佳。走进善庆楼,犹如置身于阳光明亮的广场。

  土楼前的小溪,客家人重视风水,依山傍水几乎是每座土楼的必备

  溪土楼群,一是因为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楼之一,二是它保留了最原始的风貌,商业开发的痕迹最少,但历史悠久。除了溪水没有任何声音,静静的。

  寂静的村子,闲聊的人们坐在楼门边的长凳上,听不懂的客家话声在山谷间飘响。一座桥跨过溪流,通向山的这一边。桥的不远处,很随意似地散落着几棵古榕。

  集庆楼全楼没用一枚铁钉,72道楼梯与厚近2米的生土墙共同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霜雪雨。六百年辉煌,六百年沧桑,六百年记忆,并不让人感到破败得肃杀。电视剧《下南洋》便在此取景。

  集庆楼为初溪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十七年,是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规模巨大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从对面山头观光亭一览全貌,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

  集庆楼已经不住人了,陈列着客家人的各种生活用具,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博物馆。与别处土楼不同的是,楼内没有水井,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而且仅得一道大门,有一处紧急逃生口。

  这种聚族而居又彼此独立的模式,在动荡年代里,即可抵御外族入侵,户与户之间又可协作沟通,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创造性设计。

  在一个村落中能以民间个人资本盖如此之楼,已属不易,而三百多年以后还能保持如此完好,其建筑价值可想而知,而楼主的后代子孙仍在此生息繁衍,历史韵味又是多少浓厚啊!

  一进那厚重的木门,一种说不出来的厚重感,我想,这里曾经住着很多人家,一定很是热闹吧,感受客家历史的缩影。

  一路走来,看到许多精神矍铄的老人,闲问起来,导游说这里的老人下午四五点就吃晚饭,然后聊聊天,准备休息了。再加上乡村的清新空气,农家食材,八十岁的老人是很常见的。

  无意中路过看到土楼外面墙上贴的通告,不妨细细品读一下,浓浓的感受到土楼里的人带带相传的家族淳朴感情,而今的我们又有谁,会为了共同保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家园而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随处可以感觉到此地民风淳朴,人心善良。本地产茶,每到一处都有热情的客家人相邀饮茶,初始我们还不好意思,怕只喝不买怕别人不悦,后来发现没关系,买与不买别人都不以为忤,客家人真的很好客!

  高大峻伟的方圆土楼,层层叠起的梯田,碧绿的禾苗,以及群山、清溪、饱经沧桑的卵石小道……在此交融,荡漾着悠远的中原遗风和敦厚的客家民风。这是一群有特色的民居,看到这样的建筑,多少让你都有震撼,进到里面去,深深地感受客家人的智慧。

  如果在这里住上几天,一定是住到土楼里边,那又该是怎样的闽西南土楼乡村体验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