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里的点穴,让不少人引以为奇。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按压人体上的重要穴位,的确能带来神奇的效果。 ◆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部,其定位一般有两种:一是正坐时,两耳朵尖连线的中点处;一是前发际正中央直上五寸处(大拇指中间关节横纹的宽度,代表针灸取穴里的一寸,要注意以自己的大拇指为标准,不能用其他人的)。
百会穴是人体所有属阳的经络交会的地方,经常用手指按压这个位置,或是做艾灸,可以增加人体阳气,醒脑开窍,对于头痛、头晕、高血压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效果。当然,按压百会穴还能通过刺激穴位,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脑疲劳也能起到作用。 ◆太阳穴: 位置很好找,就在脑袋两侧的太阳窝里,按压会有酸胀的感觉。 这个穴位不在人体的任何一条经络上,却是人体最主要的穴位之一。市民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来缓解头痛,按压的时间长短,以太阳穴感到酸胀为度。
眼睛感觉疲劳的市民,还可以配合睛明穴(在眼睛的内上角、眼眶的边缘)。在这两个穴位的配合按压下,对于假性近视、干眼症也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风池穴: 位置在后脑勺突起的枕骨下面的凹陷处,两侧左右各一个,按上去有酸胀感。
风池穴,顾名思义就是能治疗与“风”有关的疾病。不管是外风引发的风寒或风热性感冒、面瘫;还是内风引起的高血压、中风、眩晕、抽搐等,都能起到有效治疗作用。 按压这个穴位的方法,是用大拇指点按5~10分钟,有酸胀感才有效果,体质弱的人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减少时间。 ◆大椎穴: 要找到这个穴位,人首先要低头,在脖子上突出来最明显的那块骨头的下面,就是大椎穴,也就是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 这个穴位,是除了百会穴之外,属阳的经络交会次多的地方,对小孩子因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感冒,以及头晕、中暑等病症,都能起到效果,冬病夏治所用的三伏贴,就是贴在这个穴位上,用来治疗小儿免疫力低下。由于这个穴位刚好就在颈椎上,所以对于颈椎病,包括颈肩背部的一些局部疼痛,都能通过按压、拔火罐或针灸的方式,起到治疗作用。 ◆内关穴: 将人的手腕稍微弯曲,朝着最深的那条腕横纹中点位置向上移两寸,就是内关穴。 这个穴位主要和心脏有关系,如果出现心慌、胸闷、心绞痛、失眠,以及小孩子会出现的癫痫、神智失常等症状,用针灸或手指头刺激这个穴位,都能缓解症状。
关于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