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atias: 贵州茅台:酒再好喝,也不能贪杯 2016

 佛山犹龙 2016-07-14
2016-07-08 Matias$贵州茅台(SH600519)$ 
————————————————————————————
老朋友,都知道,我没有茅台的任何多空头寸。
现在,不持有任何酒类(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的多空头寸,未来2月也不算持有,除非股票暴跌(30~40%++)。

另外,下面的分析几乎不涉及任何财务数字或者运营数字,所以,如果是财务数字逻辑爱好者,直接关闭,别看了。

茅台现在的故事,并不是新鲜事请,这些故事在: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国投电力、甚至苏宁电器、烟台万华、张裕A等等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演,所以,股市上,几乎没有什么新鲜事。

以今天在雪球说,长城汽车为例,长城汽车刚刚IPO后,以A股总股本计算(包括大股东和创始股东等实际锁定股),总股本是20亿,所以在好几个财报季度乃至年度内,长城汽车的股东户数都在1.3~2万户,随后几年,进行了送转,A股总股本扩张到60亿,但,截至2016年1季度,总户数是11万多,这只说明长城汽车已经彻彻底底散户化,被机构们所抛弃。
请注意,我并没有说长城汽车的股价疯涨,翻倍,在翻倍是因为机构抱团,而是在业绩高速成长下外加机构抱团的非理性推动下,最后换岗位散户的过程。
当然,这个点位的长城汽车,已经相对高位跌去50%左右,安全性比一年前好些,至少,不会再跌50%。高峰时,我印象中要1700~2000亿左右吧。

回到茅台上。
我统计了2009年年报以来,茅台股份的
1、总股本;
2、茅台集团及其茅台技术厂股份;
3、季报中报年报披露的前10大持有人或机构;
4、持股总户数量;
5、茅台从2009年报以来,每个季末的股票价格(包括复权价格和未复权价格);
so,以下所有的罗嗦,都是来自于这些数据;
可以衍生出
A、扣除茅台大股东(含茅台集团和技术厂持有部分,下文茅台大股东也是这个意思)后,户均持有茅台股份市值;
B、计算扣除茅台大股东后流通股份后,前8机构持有实际有效流通的比例-看集中程度
除了股价单位是元;股东数量是户外,其他比如股本或户均市值,或实际流通股数量等等,都是万股或万元。

图一,扣除TOP10持股后实际有效流通股

最低时,在2010年中报,去掉前十持有人后,仅仅剩余2.7亿股;到了2016年一季度,历史第二低,只有2.8亿股。
但是,这里面有个情况,这几年茅台有送转,2015年底总部本是2009年底的1.33倍左右,所以,如果以相同股本计算,现在2.8亿股,大概仅仅是相当于2010年的2.1亿股左右,可以说,茅台的筹码集中程度,达到历史新高。
我们来看图二:就是TOP10持股,占总股本比例


从之前的70%,达到现在77.6%,历史新高!!!

股东数量,跟股价有关系吗?

我利用复权价和股东数量,做了一个图表,不过,使用变化率,也就是T+1季度末(复权股价或股东数量变化)/T季度数据-1,是百分比变化率,大概是如下:
大概傻子也能看出来,绝对不是正相关,或多数情况下不是正相关。
我在excel里面利用correl函数,做了一个简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是-75%。
注意,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但是,大概率说明,
A、股东数量散户话,股价会低迷;
B、股东数量机构化,股价会飙升;
这根我们认知是一致的。

熟悉胖子总的知道胖子总有个户均有效市值理论。
如果是胖子粉丝,
可以来微信看总结的胖子过往微博言论,特别是2016年以来的言论,恐怕没有这么完整的了,

////////////
我做了两个:
A、仅仅去掉茅台大股东持股,然后,得出有效流通股数量,然后除以股东数量,然后乘以当季季末的股价(未复权),得出户均有效市值,做图如下(从2009年到2016年Q1升序排列)


(右轴为股权价格:元;左轴为户均持股:万元)
其实,这个图,仅仅是为了证明所谓的机构抱团而已。
那么,如果你要买入茅台,我想非常好的价格是什么?户均有效持股低于100万;如果低于80万,绝对值得重仓;如果到了50万,恐怕可以赶上5~8成仓位了,甚至极端的爱好者,还是全仓了,但,任何时候,不提倡杠杆。
如果你胆子大一些,可以把买入的区间上限放大到120~150万。
但,户均200万以上的市值,绝对不支持继续加仓了;

为什么茅台这次发飙了,创历史新高?不论是股价,还是户均持股市值?
这里,至少有四个原因:
1、行业反转:不论是行业盈利(包括实际消费),还是机构投资者对待白酒的态度,都是从南极到了赤道,之前会炒卖,现在就会有超买;
2、优质资产缺失:说实话,利率降低以后,资金没地方去;而去年股灾以后,监管层收紧再融资等等,以后,白酒板块被很多投资者方视为防御板块,而茅台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3、外来的和尚:这里面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QDII买的,一部分是通过港股通来买的。
4、通胀预期:预期未来酒会涨价。。。

这里,我重点搞一搞外来的和尚-(QFII+通过港沪通来买茅台的)。
简单来看一个图


如果,在添加一个:外来和尚持股占茅台总股本比例


现在外来和尚,持有茅台股份超过1亿股或大约为9.X%,但,为什么茅台的股价却又创新高?
因为,出来外来和尚会念经,去年还有个超级怪物出现了,谁?
国家队!中金和汇金,合计持有茅台4300万股,大概相当于一个茅台总股本3.4%。
即使以200~300茅台的股价计算,这些市值大概是8.6~12亿,如果把这4300万看过一个机构持有,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大的基金公司持有的数量了!

所以,长城汽车就没有这个好运了,有在港股上市的,所以,外来资金买,也是买大幅折价的长城H股了,而不是来买高价的A股了。

个人认为,茅台越涨,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高股价以后,脱离广大韭菜啊。
以后机构要卖出,只能倒腾给机构啊,或者鬼精鬼精的大户了。
280一股,一手要2.8万,而目前90%的投资人,市值在10万以下,顶多一人3手,而且,这些人换手率极高,根本不会长期持有。
这些持有茅台的机构,最后必须联手给茅台董事会压力,要求高送转,否则,茅台股价就会越来越好玩,1手,2手,3手的成交非常多。
股价跟房价还不一样,因为买房子有些是置换性买入,也就是卖掉一套(不论是多套还是自住),加部分现金来买”新“房子,但,股票不是啊。721定律使然,不少人是越炒越少啊,根本没钱去追(绝对)高价股。
即使在美国,高价股的持有人也是多数为机构,牛逼如苹果,不也是拆分?港股牛逼如腾讯,不也是拆分?可口可乐更是拆分4:1还是多少拆分过,微软就不说了,都不丢人。
我知道,有人要说BRK从来没有拆分过,这是胡扯淡。
BRK-B,拆分起来更狠啊,1拆几十都玩过啊。
所以,茅台未来拆分,我看1股拆分到70~100是合适的,可惜,董事会没有这个魄力啊,更没有这个意愿啊。
(曾经超级牛股,苏宁也是这么过来的,而本质上,高送转的核心,除了诸位调戏为切蛋糕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让股价更加接地气!否则,你去问问韭菜,新股民,300多块的股票,跟10块股票,哪一个便宜?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PE,什么是PB)
某种意义上,我支持国企央企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
///////////////////////////////////////
如果有人出言不逊,不会争论,只有拉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