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弓弦是用什么做的?| 壹读知道

 汉青的马甲 2016-07-14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偶尔会困扰你的问题,请回复提问+问题来向壹读君出招,除了数学不好之外无所不知的壹读君(微信:yiduiread),必定会施展平生所学,在这里见招拆招,帮你答疑解惑。


超级崇拜哪吒的值班壹读君丨一万


阿拉self 君君,特想了解古代的弓弦是什么材质的。比如蛟筋这种东西真的存在吗?

 

壹读君: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专门去搜了一下“蛟筋”,发现结果如下:

呃,满满的网文画风。这个词前排的搜索结果都被网文链接占领了,很难判断蛟筋究竟是不是古代人真实适用的弓弦材料。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搜索古籍库啦。


壹读君(微信:yiduiread)在上面搜索“蛟筋”,结果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很可能是在古代并没有“蛟筋”这种东西,这种东西大概是现代网文作者创作出的。毕竟,写网文冲阅读量确实要取一些酷炫的名字,而“蛟筋”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喜欢抽龙筋的哪吒,一下子就霸气了。


△我要抽你的筋,扒你的皮,看你还敢害人不?

 

其实很多我们印象中的“古代事物”,都是现代小说、电视剧里创造出来的。唐伯虎没有搞过“含笑半步癫”,康熙年间也没有一个娶了7房老婆的韦小宝。写到这里,壹读君(微信:yiduiread)不禁担心,很多年后的人们,会以为这个世纪初,来自半人马座α星的三体人曾经入侵过地球。

 

书归正传,那古代的弓弦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能够做弓弦,一定得弹性好,韧性强,耐用。古代各地水土不同,出产各异,在弓弦材料方面也是因地制宜,各有讲究。

 

比如原始的单木弓,我国东北渔猎少数民族如赫哲族使用这种弓,它的弦是当地的鹿筋或鱼鳔制成,很有渔猎民族的特点,也很平民化,毕竟这是他们普遍的生产工具。

 

然而贵族的弓很讲究,在《周礼·考工记》里就有符合“周礼”的弓的做法,里面对于弦的材料是这样描述的:

 

“凡相筋,欲小简而长,大结而泽。小简而长,大结而泽,则其为兽必剽,以为弓,则岂异于其兽,筋欲敝之敝。”

 

大意是,凡是选择筋,要小筋成条并且长,(筋端的)结要大而润泽。小筋成条而长,(筋端的)结大而润泽,有这种筋的野兽一定跑得比谁都快,用(它的筋)制作弓,(射出的箭)难道不就和这用作材料的野兽一样跑得快了吗?筋要捶打得熟而又熟。

 

除此之外,弓弦制作时间也有讲究,“夏治筋则不烦”,也就是说,夏天整治筋就不会紊乱。

 

这样造出来的弓,质量肯定有保障,但是价格通常会很贵,一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能用。当年楚王出去玩,丢了一把弓,说“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这是赤裸裸的炫富啊!

 

△要炫富,就玩弓

说完了贵族,就要再说说普通人。古代平民百姓用的弓弦是用什么做的呢?明朝的《天工开物》是这样记载的: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胡虏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

 

也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用牛脊梁上的生筋做弦,汉族则发扬种族天赋,弹棉花做弦,都充分发挥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说到底,还是劳动人民的水平高啊。



壹读知道,只谈科学,不谈感情。情感问题,请出门右转找“壹读君有后台”,或者找“趣你的”→“人间指南”。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给壹读君点个赞;公众号转载,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艺背后的历史,热点深处的冷知识。用轻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涨姿势、正三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