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绘家小编为大家推送的文章来源于山水比德景观设计师孙述虎先生,前面部分摘抄自其多年前出版的《景观设计手绘—草图与细节》,后半部分来自于孙工近年来的设计实践手稿。 由于时间短促,未能做精心的排版,只是简单粗暴罗列展示,希望能给手绘家朋友一些启示,感谢大家的分享传阅,你们的点击阅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以下所有图文来自孙工 在平时的设计工作中,对空间的快速塑造能力是一种必备能力,设计师通过对空间场地的理解和构思,将其通过草图的概念表示出来,接着可以进一步对其细化,将空间中一些重要物体的结构细节都绘制出来,使得画面更加精致生动。加上配景的灵活处理,生动地展示了空间设计的趣味性。 方案构思草图 通过分析项目任务书,对项目进行综合了解和分析,结合现状及要求开始对场地进行空间构思,在平面图中反映出各空间属性的对应关系。初步构思是一种草图的概念,很多地方不一定一次性定稿,所以在整体草图构思的时候,应该从整体去考虑,一些地方会反复调整改动,最终展现出一个比较完整而简练的平面布局空间。虽然只是在构思平面布局,但是设计师脑海中会同时考虑其相应的高差空间,所以这时的设计构思是立体空间和平面布局穿插进行的。成熟的设计师应该很准确地把握好平面图推敲到立体空间中的尺度和结构。当方案的初步构思完成时,相应的平面草图也就完成了,这时的图面有很多的设计痕迹,所以称之为构思草图。 在平面草图的基础上,需要将方案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将空间中的各组织元素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此时的各属性尺度大小一定要符合比例要求,同时空间平面的结构形式要完整和清晰。从方案角度讲,设计重点突出,空间组织有逻辑。所以此时的图面能很好地反映出景观的设计结构,图面要求硬质景观区域(如场地、道路、构筑物)和软质景观区域(如植物种植区、水域)等区分明显,图面清晰完整。 完成了整体景观上的区域细化,接下来开始对植物种植区进行植物的线条勾勒,这时将植物分为三个方面进行绘制:第一步,乔木绘制。可以使用铅笔和圆形模版先在对应的位置根据直径尺寸将乔木的轮廓画好,再用墨线画出不同造型的乔木样式,并了解不同属性的乔木的基本表现形式。第二步,花灌木绘制。参考乔木的绘制位置,徒手勾线画出变化自然的花灌木,此时需要充分分析画面构图和植物层次搭配,并经常练习平面图中的花灌木线条勾勒技法。第三步,草坪绘制。有坡度的草地,需要绘制等高线,对于平整的草地区域可以采用点草的绘制方式来表示平整的草坪。 硬质景观润色 平面完整线稿绘制完成以后,进入润色阶段,此时的步骤和线稿绘制过程基本一致,首先将硬质的铺地、道路等铺上颜色,颜色需要透亮、干净、稳重,纯度不要太高,色系大体上一致,这里需要考虑硬质的原本属性和与之对应的具体润色效果。此部分内容后面将具体讲解。 在种植区域润色的时候,先将草地区域进行铺色,然后绘制花灌木,最后画乔木。绘制乔木时,部分颜色变化比较大,因此可以在其他植物都完成的时候根据整体进行参考,这样把握色彩相对容易一些。一张景观设计平面图的润色,也可以适当考虑留白的手法,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建筑留白,甚至将植物中的乔木留白,只要整体关系明确即可,留白不表示没有画完,而是一种色彩概括和省略的绘制手法,这是设计中简单润色的基本概念。同时重点局部的颜色需要绘制得鲜艳一些,这样可以起到丰富色彩、提亮画面的作用。 透视空间 居住示范区代表整个居住区的形象,是重要的对外展示空间,所以空间的设计要丰富、多变、有层次、有内容。此平面图的核心景观节点是层次丰富的木质平台休闲区,结合跌水设计,提升了此处景观的趣味和档次。因而平面选取的空间角度如图(P 站点)位置,结合水上木栈道,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这样的构图视角选择,可以进一步增强空间感。 在方案构思初期,设计师的脑海里就会有相应的设计空间,同时结合平面构思进一步推敲立体空间,此时再勾勒出整体的设计空间草图,画面中考虑到空间各个元素的关系和变化,使得草图阶段的空间效果有丰富的层次、活跃的气氛。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简单润色来增强整体空间效果,渲染气氛。 在原先的空间草图基础上,对空间进行细化设计,进一步完善空间细节,将空间的尺度感、重要结构等绘制出来。同时加入一些变化性的元素,如植物的线型变化、水面的线型变化、人物的动态变化等,这些变量可以使画面变得生动自然。 完成细节之后,画面可以展示出完整的设计空间关系。润色可以进一步增强空间感,绘制过程基本分为几大部分来处理,例如要注意整体水景的润色处理、天空的润色变化以及透视木板道和景观挡墙的润色,注重整体感。 空间透视图效果展示 此处景观透视空间是居住区轴线景观中的一个节点,是一个以中心喷泉景观为主,同时结合近景的儿童游乐场空间一起组成的丰富的生活空间,这里需要注意此处角度空间下的椭圆形人视效果的表现,以及中心水池位置的透视效果,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这里的椭圆空间一定是很扁平的,不能画得很厚很高。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帮助下,有些空间中的元素细部结构的绘制就可以不用完全靠自己去推敲绘制,例如下图中的近景属性儿童游乐设施,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选取这种设施的模型,对应好自己所需的角度,然后打印出相应比例的透视效果图,再将硫酸纸覆盖在上面,选择性地描绘儿童游乐设施的结构线稿,这种绘制方法适应当代设计节奏,方便快捷,也会使画面更加生动、准确。因此要学会结合计算机辅助绘制效果图,特别是一些非主体、非原创设计的属性元素,应画面需要进行高效率的综合绘制,无须艰难地反复推敲。 这张图展示的是别墅空间效果,相对其他空间细节的塑造,这种空间的绘制更注重元素组合的意境,如近景的木平台、躺椅、人物,中景的人物钓鱼,遮阳伞下面的休闲桌椅,都充满了生活情趣。大环境中的远处天空飞行的鸟儿,丰富的植物层次结合清净透明的水面,形成一幅幽静自然的生活画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水面润色的处理、线稿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相结合。前景树留白的绘制方法,使整体画面趋于稳定,也进一步增强了空间感。 此处是居住区中的一个核心景观节点,选取角度的时候,需综合考虑画面呈现的内容。在场景中将'L'形廊架作为空间视线的终点来进行概念处理,地面横向设计的变化和划分,进一步丰富了空间层次,另外画面中可添加变化性的元素,例如近景的人物、飞行的鸟儿,远处画面中各种动态的人物等。润色的时候,要尤其注意画面中心物体颜色的处理,特别是乔木的润色,相对于周边的一些植物要有所突出和变化,一般选用稍艳一点的颜色,例如偏红色、偏紫色,这样能很好地起到吸引视线的效果,使得空间感、中心感很强。再者就是近景乔木的润色处理,因为近景的尺度和所占画面的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也需要颜色丰富一些,单一的颜色会显得平淡,缺乏立体感。在进行叠加润色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笔触的变化,笔触之间尽量有些留白或变化,否则画面也会显得呆板拘束。 此场景也是居住区的一个核心景观节点,设计重点体现的是圆形空间,结合平面圆形元素的丰富处理,呈现透视空间的效果,这里要注意的是,层层跌级的圆形元素的透视空间的效果。将画面重点区域的圆形元素的细节处理得生动丰富,富有节奏感。通过这个画面想再次提醒大家,对于设计手绘画面细节绘制的学习理解,不要只从绘画技法上钻研,一张优秀的设计空间表现图离不开优秀的空间设计,所以应该首先要做好空间设计,然后在其基础上通过画面来准确表达,进而增强空间设计感。今后的学习要多参考为设计服务的空间效果图,对其做本质性的研究和练习,这样才能完成得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作品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