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毛笔字的朋友孙志明

 昵称33348853 2016-07-15

富民 富民权威的公众号平台

坚持原创 | 推介富民 | 生活资讯 | v1850107734 



写毛笔字的朋友孙志明

文/曾小朋


而立之年,认识了一位写毛笔字的朋友—孙志明。当时的初识是在朋友的酒局上,他一人插科打浑,以豪爽大气的性格,睿智幽默的言语成为了席间的主角。无论是粗俗略带下流的玩笑,还是阳春白雪的诗词歌赋,还有乡村田野的山歌小调,孙志明都能拿捏自如、娓娓道来,充分调动了酒桌上的气氛,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酒精与情感在欢聚时所迸发出来的愉悦和畅快。当时我想,此人粗俗中必有大雅……


随着交往的深入,称呼也从孙志明变成了老孙,我的朋友、老孙的朋友,相互之间还有老孙和我逐渐都熟络起来,大家时常在一起喝茶聊天或是小赌怡情,也免不了有互相请吃或外出聚会的饭局,但大家都反而不喝酒了。老孙家书房里满满几书架的碑帖和画册,还有他不停地更换在墙上的书法作品,让朋友间有了说不完的话题。他不但研习书法,提高造诣,而且还锲而不舍地收藏书画作品。其间,朋友们都在老孙的指导下购买了些云南当地名家的作品收藏至今,藏品的价值和大家的友情一样,不断升值。老孙喜欢草书,他常说,写草书喜欢草书的人,必须先天得两个要素:一是要心胸宽广博大,才能有一泻千里之气,磅礴千钧之势;二是要视材料为粪土,好笔佳纸,视之为秃笔废纸,则气贯神通。相处久了,才真正发现,书品和人品是相通的。


光阴荏苒,朋友中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功成名就,成为了单位的头头;有的发了点小财做了“富二代”的爹;有的因为生活变故,活得很不如意。大家各有所事,都不怎么联系了,我和老孙之间也只是偶尔通个电话,问候一声。但不管多久没有见面,相见的时候就像昨天的人,心中没有什么芥蒂和生分。既能亲密无间,也能相忘于江湖。生性洒脱散淡的我,没有什么远大理想。老孙常常也劝我随他一样写写毛笔字,我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我不理解,为什么平时很多熟知的字词,一写成书法,就变得认不得了。


中国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必有其本身特有的专业性语言。篆书、隶书、楷书和行草书是这门艺术的专业性语言,不熟练掌握各类书体之间的笔法、结构之间的技巧技法,语言永远是思想表达的障碍。要想在这个行当里有所建树,必须临尽古今法帖,把各种碑帖咀嚼、消化,汲取营养,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老孙注定要在这条路上走完下半辈子。


今天,老孙厚厚的一本书法集摆在了我的面前,看着这些从他思想和灵魂深处游走出来的笔意,不免心生唏嘘:从此书柜里又多了一个熟知的名字——写毛笔字的朋友孙志明。生存、生活、生命,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是我们在这个世道里不可避免的话题,因为我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有名人说,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学习是为什么?说到这里,不由的想到台湾著名的女学者龙应台对她家小孩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我们在这个熙熙攘攘、纷繁的世界里活着,大人和小孩不都是如此,做人做事做学问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但我们得自己要求自己:不和别人比较,追求内心的平安和快乐,虽然生活时常需要苟且,但心中始终要有诗和远方。



 

上期原创:题《孙志明藏杨旭初先生楷书前后赤壁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