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很轻就能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则比较晚?

 巍子巍子 2016-07-15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她说这话的时候,还比较年轻。

她不知道这句话对后来的年轻人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有的人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可以功成名就,但是,也有很多人直到中年以后才获得成功。


比如:电影大师希区柯克,他最热门的电影《迷魂记》《西北偏北》《惊魂记》分别是在他59岁、60岁和61岁时拍摄的。但是,奥森.威尔斯拍出《公民凯恩》的时候,才25岁。

(你一定知道希区柯克,但,你了解奥森.威尔斯吗?

他先凭一部关于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世界大战》轰动一时,因为当时的人们把广播剧当真了,以为真的有火星人来到地球了。

然后25岁拍了《公民凯恩》就拿了奥斯卡。不过,之后他就没那么成功了。主要是因为他不太愿意和制片工业配合)


谁都希望年少时就能成功,因为不知道年纪大了是不是还有成功的机会。

我们非常担心。大器晚成之类的话,听起来更象是一种安慰。

 

芝加哥的经济学家戴维.盖伦森说,别担心。

只要你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哪一种,那么,就知道自己在年纪大了还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戴维.盖伦森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创新能力就达到顶峰,而有的人则比较迟。两种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将决定成功的早晚。


第一种概念型创新者

概念型的创新者是思想层面的创新。在想象力的支持下,在初次踏入一个领域时,就用全新的视角来看问题,往往会出现惊人的创意。

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在当时就是电影全新技巧的大集合,令人惊叹。

第二种实验型创新者

实验型的创新者通过不断地尝试来解决问题,在过程中学习完善。在长时间的技能积累之后,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希区柯克一直在研究怎么吓人,怎么真正地吓人,《惊魂记》确实把人吓坏了。

概念型创新者会比较早地成功,而实验型的创新者则比较晚。

 

戴维.盖伦森这位经济学家实际上基于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有成就者进行分析的。

止咳糖的读者可能不太容易把这两种分类应对到商业领域中。

止咳糖做一下解释,就会比较好懂了:

所谓概念型创新者,就是玩概念玩创意的,当他们初次踏入一个行业的时候,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甚至是外行的角度)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模式,由于在特定的时间节点,这个模式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所以,就执行了

他们接下来所做的事,都是在完善模式

比如:做煎饼的黄太吉。


所谓实验型创新者,就是做产品的,是要实实在在地把一个产品做好,所以不断地摸索,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甚至会不断地碰到新问题,总是在调整和修改,不断地改进改良产品,逐步地被大众认可

他们接下来所做的事,都是在产品上进行完善

比如:做包子的甘其食

 

概念型创新者会比较早地成名,但是,成名之后,就难有创新,往往会重复自己

就象黄太吉之后又推出牛炖先生之类的其他品牌单品,基本上模式一样。

张爱玲本人可以称得上成名较早,但之后的作品实际上都是在重复她的黄金时期,虽然后来进行了一些其他路线的尝试,但反响平平。

实验型创新者往往成功得比较晚,但,持续力比较强

甘其食2009年就开始做了,而黄太吉是2012年开始的,但是,大部分人却是先知道黄太吉,才知道甘其食。

 

很多人认为要想做概念型创新,高峰时期是在35岁之前。35岁之前,胆识过人,视角锐利,生活的负担较小,有接受失败的勇气。虽然说,概念型创新也有多次机会,但一般不会超过三次,超过三次,自己也吃不消。

王兴看起来搞了好几次,但实际上他只玩了两次概念,一次是SNS,一次是团购。

王兴的九败一胜和优衣库创始人的一胜九败,实际上差异非常大,前者是典型的概念型创新者,后者是典型的实验型创新者。

 

你可以分辨出自己是哪种创新者,你也就可以判断,自己是不是有年少成名的可能。

如果你还年轻,想成为概念型创新者,那么,止咳糖奉劝一句,玩概念玩创意的机会正在变少。更多的人已经看透,早早地开始实验型创新。

是的,即使是实验型创新,也有早晚之分,39岁有成就和59岁有成就,区别还是很大的。

要抓紧了,且行且珍惜。


参考阅读:

选择了一种赚钱模式,就选择了一种人生


止咳糖签名的书

第二版比第一版更新了一半内容

感谢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会长 

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 王德培

喜马拉雅FM副总裁  潘田

一号店副总裁 张高峰

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孙鉴

知名字创意作者自媒体网红 王左中右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