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潮汕人,你从哪里来?你为何会生在潮汕?你的祖先们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光辉历史? 相信许多潮汕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今天,“潮汕水”将为你一一解答:潮汕人的祖先多来自中原一带汉人,千百年来,先民们在历代战乱中一路南迁,最终定居潮汕地区,世代繁衍生自息。 那么,潮汕先民的迁徙史,究竟历经了多长的漫漫时光?又有多少曲折故事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潮汕民居“四点金” 通过梳理潮汕各姓氏的南迁路线,基本可以得出大同小异的迁徙路径。潮汕水以潮汕许氏的迁徙史为范例,来看潮汕先民波澜壮阔的千年迁徙路线图。我们以时间为序,每个重要的节点和开基始祖均予以记述。 许氏在潮汕姓氏中排名第12,现有人口约30多万。潮汕前十大姓氏分别为:陈、林、黄、吴、郑、李、张、王、蔡、刘。 说到潮汕许氏的由来,首先要从许氏的起源说起。 许由故里 许氏始祖:“三代宗师”许由 现今普遍认为,生活在迄今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的许由,是许氏的“开姓始祖”。 许由(约前2323~前2244年),河北省行唐县人(也有一说河南登封人),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据传他曾为尧、舜、禹的老师,被后人尊称为“三代宗师”。 相传尧帝年老时,因儿子丹朱不肖,不愿因爱子而误天下,听说许由清高大志,便欲禅让帝位。许由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羞辱,固辞不受,隐居在箕山颍水(今河北省行唐县)一带,农耕而食。 尧得知许由去处后,又派人请他做九州长,并打算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一同嫁给他。许由听后顿感蒙受了奇耻大辱,跑到颖水边掏水洗耳,表示不愿听到。遂隐居深山,躬耕而食。许由终身不为名利,逝后葬于箕山之巅。 今河北省行唐县上方乡有一村名叫许由村,村南有河名颍水,村西有山名箕山。据《行唐县志》记载:“为传说‘唐尧访贤’中的贤人许由的故里,因名”。 许由画像 “开国始祖”:许国国君许文叔 西周初年(前1120年前后),许文叔(姜姓,许氏,名丁,字文叔)于许地(今河南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许文叔是许国的开国国君,被称为许氏的“开国始祖”。由于许文叔原为姜姓,今也认为许氏源自姜姓。 许文叔在周文王时担任司明刑的重要职务,周武王时更亲历伐商的牧野之战,建立大功。周武王得天下而广封诸侯,遂封四岳伯夷的裔孙许文叔于许地,建立男爵许国。古今学者均认为四岳伯夷就是许由,许文叔和许由一脉相承。 许国的管辖范围,从都城向四周辐射,方圆约30公里,包括今河南许昌县及临颍县北、鄢陵县西南这一广大地域,作为“中原之中”,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春秋时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辗转迁徙,前506年迁于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到战国初(前481年),传至第20世国君许男结时,被楚国所灭。 许文叔像 纪念故国 以国为姓 许国被楚灭后,许国遗民为纪念故国,以国名为氏,又形成了一批许姓子民。这些许国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并不姓许,为纪念故国,即以许国国名为姓,这成为早期许姓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许国遗民多数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迁徙最集中的是河北高阳、河南汝南和山东昌邑。后来,逐步形成了河北高阳与河南汝南两个许氏郡望。 秦汉时期许氏在今河南、河北、山东、陕西、辽宁、山西、湖北、湖南、浙江等省均有分布,其中以河南、河北、陕西为最多。最南到达湖南、浙江,远未到达闽粤一带。 战国地图 高阳开基祖:秦末逸士许猗 秦朝年间,许姓北上一支迁徙到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县)。 这支许氏是由许地容城直接迁徙而来的,其开基始祖为秦朝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许)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自容城徙冀州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 高阳许氏人才代出,灿若群星,为世之奇,空前绝后,虽孔孟之裔亦难匹比。据高阳古志载,五胡十六国时(304~439年),许茂任高阳太守,为许氏高阳郡开基之祖。许茂之后,又有许宏、许护、许晔曾任高阳太守。故源自高阳世系的许氏后人,皆以“高阳”为荣。 潮汕许氏(韩山世系)即是高阳世系的分支后裔,高阳也是潮汕许氏的祖居地,故今潮汕许氏皆认宗“高阳”世系。所以有史以来,凡许氏之祖祠、住宅楹联皆书曰: 太岳家声远 高阳世泽长 绪承太岳源流远 派衍高阳世泽长 横批:高阳世家、高阳旧家、名贤世家、派衍高阳等。这就是潮汕许氏宗源之称号。 古人耕田图 汝南一世祖:西汉名臣许商 世居高阳的许氏,衍至后世,又有多支迁出,分别徙迁豫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县)、安陆、太原等地。潮汕许氏即为迁往汝南的一支。 西汉年间(约公元前20年),高阳许氏一支迁往汝南,一世祖为西汉名儒、名臣许商,是许国国君文叔第43世孙。 许商世居高阳,于西汉入京做官,移至长安。许商善为算术,著《五行论》,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历位至九卿。其后“商公与子许纲,徙居于汝南之平舆。”这支许氏尊许商为汝南许氏一世祖。 漳州许氏祖祠 “开漳始祖”:唐朝名将许天正 汝南许氏南迁,始于唐高宗年间许陶、许天正将军父子奉敕自河南率兵入闽,以平闽粤“蛮獠啸乱”。今潮汕各地许氏族谱,均以唐朝名将许天正为“开漳始祖”,而尊许陶为“太祖”。 许天正(649~718年),唐豫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县)人,出身书香世家,精研孙吴兵法,文武双全。许天正系周代许国国君许文叔第62世孙,西汉成帝皇后许相如之父许嘉的第21世孙,西汉名臣许商第19世孙,东汉名臣许靖第14世孙。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高宗诏敕许陶、许天正父子随佐主帅陈政将军为岭南行军总管的副帅,入闽平乱。在平蛮啸乱中,陈政、许陶先后战死,陈政之子陈元光袭职主帅,许天正则袭职岭南行军总管兼副帅。 东南大局平定之后,高宗皇帝准奏,开漳州府,以陈元光为漳州首任刺史,许天正为漳州首任别驾。景云二年(公元711年),陈元光在讨寇平乱中殉职,许天正接任漳州刺史之职,直至平息蛮獠啸乱。后以年老请辞,由陈元光之子陈珦继任。 许天正历任泉(州)、漳(州)、潮(州)团练使,漳州刺史,官至宣威将军,一生征战,居功至伟。开元六年(718年),许天正在漳州病逝,享年69岁,赠殿前太尉。 因许天正入闽后子孙繁衍众多,成许氏巨族,今闽粤及海外许氏之族谱,多尊许天正为许氏入闽一世祖,世称“开漳始祖”。 潮汕许氏宗祠 “入潮始祖”:宣威将军许烈 五代后周恭帝年间(公元960年),因屡遭兵革,祖居南诏(今福建诏安县)的许天正第13世孙,袭宣威将军、朝散大夫许烈,遂率族群自南诏迁居潮阳韩山山前乡(今潮州山前乡),遂为许氏入潮始祖。 许烈入潮族群创韩山山前乡之后,又分居潮阳、揭阳、饶平等地。其中部分人在不久后回迁福建。至宋末之后,这些族群又大批自福建迁回潮汕地区,与五代后周恭帝年间落籍潮汕的族人一起繁衍发展,形成今时潮汕许氏的主体格局。 许氏自闽入潮,总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为五代后周恭帝年间;一为宋末元初年间。入潮路线大多自福建诏安、泉州、莆田、漳州、南靖、漳浦、龙溪等县而入潮。 潮州许驸马府 奇特“巫许氏”鲜为人知 元末年间,韩山世系隆都系的一支,迁至饶平坪溪创祖,其后裔均改复姓“巫许”。他们以“巫许”为姓氏已有600多年历史,却鲜为人知。 据《澎溪巫许族谱》(坪溪古称“澎溪”)载,元朝末年时世混乱,饶平县隆眼城都樟树下(今澄海隆都镇樟籍村)人许大安(1322~1394年),自小避居饶平县浮滨巫厝村的姑父巫氏家。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许大安拜别姑丈,举家迁至坪溪上社创祖。为铭记姑丈养育之恩,许大安从其儿子木稳开始便改复姓“巫许”,并遗下“巫许并存,生养同服”之祖训,世代相传。 今饶平坪溪上社、岭头两村有约3000名巫许氏人,其祖祠均上书“巫许祖祠”或“巫许宗祠”。饶平坪溪也是著名的“岭头单丛茶”原产地,村民均以种茶为生。 新中国成立后,饶平当时的政府干部认为百家姓中没有“巫许”这个姓氏,为方便起见,登记造册时全部改为“许”姓至今。 明清年间,很多巫许氏人移居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等地,不少成为南洋有名的港主,富甲一方。今世界各地有一万多名巫许氏人,他们的祖居地均为饶平坪溪,均系许大安的嫡系子孙。现今,海外巫许后裔仍沿用“巫许”复姓,如新加坡电台著名主持人巫许玛丽便是巫许氏人。 坪溪巫许祖祠 “韩山世系” 播衍四方 今潮汕许氏,以“入潮始祖”许烈的后裔为最大一支,约占潮汕许氏的八九成,构成了潮汕许氏的主体,世称“韩山世系”。据估计,今海内外“韩山世系”宗亲,人数在近百万之巨。本文亦以“韩山世系”为主干,其他零星支系不作详述。 逾千年来,韩山世系播衍四方,根深叶茂,分布范围已遍及潮汕地区及珠三角,并播迁至海南、雷州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美国等世界各地,成为一个庞大的氏族。这支氏族集群的特点是在潮汕本土成片分布,聚族而居,宗源一体。其次是族群庞大,人文鼎盛、士人辈出,代有名贤。 自许氏入潮以来,历代名人辈出,尤以北宋德安公主驸马许珏闻名于世。许驸马府在今潮州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年间,由汕头沟南许地迁往广州高第街的一支,逐渐发展成广州第一望族。涌现了许应骙(清末重臣,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许广平(鲁迅夫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许崇智(辛亥革命元勋,粤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等名人。 汕头沟南许地 客属各系 渊源不同 至于客属许氏各系来源,多自中原一带,经福建宁化、汀州、永定和广东大埔、梅县等入潮,自成一体,与闽南许氏入潮路径、渊源均不同。其主要分布在潮汕北部客区,人口较少。 此外,潮汕许氏历代亦有零星迁入。如官员、商贾、隐士及避难者,迁居潮汕并繁衍后代,潮汕许氏自然又多了一部分来源。这部分来源,有些由于没有族谱记载,或年代久远,已无法溯源。历代也有部分外地流民或当地小姓人家,为避乱世而依附许氏。 潮汕许氏虽然来源庞杂,支系众多,但构成的主体是“韩山世系”,几占潮汕许氏全部。此外,潮汕许氏基本源自三个主要祖居地,分别是:河北高阳、河南汝南和山东昌邑。 潮汕民居 潮汕许氏之韩山世系,自战国初年许国被灭后,越1400多年、历经四次波澜壮阔的大迁徙、大变革,始播迁至潮汕地区;又越1100多年,方形成今潮汕许氏分布之格局。可以说,潮汕许氏的迁徙史,也是千千万万潮汕先民的迁徙史,更是潮汕历史的一个缩影。 千百年来,在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只要有一点小小的意外,潮汕许氏的历史就得重新改写。我们不得不感叹历史大潮的神奇和潮汕先民的伟大,因为有先祖的不畏艰险、跋涉千年,我们才能幸生于潮汕。 补记: 本文从构思框架、搜集资料、查阅族谱,到动笔写稿、修改,最终定稿,历时十多天。 由于涉及较多史实,且因年代久远,又缺乏现成资料,有时为了考证一个史实,往往要查阅很多史料,并进行必要的推论。 部分资料参考自《潮汕许姓》、许成初。 作者力争做到行文严谨、脉络清晰、史实确凿,使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潮汕水 原创作品 |
|
来自: 茂林之家 > 《姓氏/望族/家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