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智谋(唐代)—赵和越县界办柔

 曹记书斋 2016-07-15

  唐朝咸通初年(公元860—873 年),江阴县令赵和,人极机智,以善

于办案而著称于世。
    一日,有淮阴某村农民茅金大来告状。赵县令问道:“你们淮阴也有父
母官啊,何苦舍近求远呢?”
    茅金大道:“只因淮阴县令不明事理,小民有冤难申啊!..”
    原来,茅金大去年为办事,到西村熟人黄泰龙那里借钱900 千,以地契
相抵押,说明债清契还。今年上半年,茅金大先还去800千,以为彼此熟悉
。没有索要字据。前不久,茅金大再把余下的借款还去,要索回地契时,谁知黄泰龙竟翻脸不认帐,要想把地契占为己有,茅金大告到县衙。黄泰龙一口咬定他是诬告,茅金大无凭无证,被判为诬告。告到州府,也碰了壁。走投无路,才慕名越界告状。
    赵县令阅过状子,想:要去拘捕黄泰龙,必定要惊动淮阴官府,我越界
办案,说不定会引起官场风波。再说,一无物证,二无人证,岂能轻易破案?
    他犹豫了起来。
    堂上一片寂静。赵和的眼睛定在“黄泰龙说我是诬告”一行楷书上,认
真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抬头宣布道:“本县接受茅金大越界申诉,五天后开
堂审讯。”
    且说赵县令当即派两名公差,拿着他亲笔拟写的文书去淮阴官府。文书
上写:今江阴捕获一个江洋大盗,犯罪证据确凿。现已供出同党黄泰龙系淮
阴人氏,速捕,交来人押至江阴..淮阴县令见是大盗之案,不敢怠慢,连
夜将黄泰龙捉拿归案。
    第五天,黄泰龙一上江阴公堂,高喊冤枉不止。赵县令喝道:“你所犯
之罪铁证如山,还敢抵赖:赃物都藏在你家中,完全可以查明!”
    黄泰龙辩白道:“小人井未藏匿赃物。”
    “那你把全部家产一一讲明,若无出入,方可替你雪冤。”
    黄泰龙急急把全部家产一一供明。另有900 千钱是东村茅金大赎地契交
来的,等等。
    赵县令冷笑道:“既然你不是江洋大盗,原先为何要隐瞒茅金大赎地契
的钱呢?”当即把茅金大传上堂来,黄泰龙只得供认他的诈骗罪行。赵县今
最后宣判:把黄某押回淮阴,依法惩处。并责令他将地契交与原主茅金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