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期间有两件大案:年羹尧案、隆科多案,以往有种说法,年羹尧、隆科多都为雍正篡位出了力,所以最后被杀人灭口,这个说法不对,隆科多确实卷入了继位事变,可年羹尧没有,康熙驾崩时,年羹尧正担任川陕总督,并不在北京,当然,他配合皇上接管了允禵的兵权,但这并没牵涉到见不得人的密谋,不存在杀人灭口的动机。 年羹尧确有军事才干,接管西北军权后,他打了一次漂亮的战争,一举平息青海叛乱,雍正给他写的朱批极其肉麻,称他为“恩人”,什么“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让人觉得很失态。 清史学家孟森说雍正这么“满嘴胡柴”,必是心里有鬼,其实这倒冤枉雍正了,雍正就是这种古怪性格,倒不一定是故意灌米汤想害谁,比如雍正夸起鄂尔泰来一样肉麻:我关心你,比关心我的儿子还厉害;你跟我分手的时候,我都哭了,这又如何解释? 雍正重用年羹尧,无非是想通过他掌控军权,雍正刚执政时,官僚系统对他抱有一定敌意,雍正需要突出军队方面的力量,年羹尧平定青海后,雍正更以此武功压制文官系统。 年羹尧凯旋回朝时,雍正下令公卿大臣郊迎跪接,这种礼仪太出格了,史家大多认为这是雍正要宠待年羹尧,其实他无非是想借此挫辱官僚系统,以军方压制他们而已,雍正这么做的后遗症很大,他原本以为年羹尧是藩邸旧人,自己可以完全控制,谁料年羹尧在政治上是个粗材,一被捧就忘乎所以,很快就有点尾大不掉的兆头。 一开始,雍正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他亲自接待了年羹尧,年羹尧凯旋回朝,在北京待了一个多月,在此之前,几乎可以肯定雍正没有动杀年羹尧的心思,但此后两人却完全决裂,这一个多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记载含糊不清,但推测起来,大致是雍正发现了年羹尧难以控制,已经构成了危险。
相关阅读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