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章第三节

 华书馆 2016-07-15

 


       【原文】黄帝日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日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1]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2],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膜膜满雷引[3],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揣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4]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千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黄帝日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日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日其成积奈何?岐伯日厥气生足悦,挽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膜胀,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脉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提要】本段论述了积证位于不同部位的症状表现,以及积证形成的病因病机。

       【注释】[1]臂据《甲乙经》为'擘',擘,聚集之意。

       [2]句积而止之句,同'拘',约束之意。即约束使之固定不移。

       [3]膜膜满雷引胰,音琛,胀。膜胰满即胸腹胀满。雷引,指肠中雷鸣并牵引疼痛。

       [4]汤沃汤,热水;沃,浇灌。汤沃,形容热痛如热水浇灌。

       【白话解】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将其始末原因,内在机理讲给我听。岐伯道邪气停留在孙络而形成的积,疼痛点上下游动,因积停著于孙络,而孙络表浅而又松弛,所以不能拘束积于一处而使之固定不移,疼痛表现呈游动性。如果积停留于肠胃问的孙络,则肠胃之间的水液渗透灌注,则会形成水液停聚,吸收代谢失调,有时发出濯濯的水声。寒邪盛则阳不化水,上下不运,气机不通,腹部胀满雷鸣,并出现刀割样疼痛。若邪气留著在足阳明经而形成积滞,积滞位于脐的两旁,饱食后则积块显大,饥饿空腹时积块变小。如果邪气留著在缓筋而成积,其形状表现和阳明经的积块相似,但疼痛的特点是饱食则出现疼痛,饥饿时则不痛。邪气留著在肠胃之膜原而成积,疼痛时牵连到肠外的缓筋,特点是饱食后不痛、饥饿时疼痛。邪气留著在伏冲之脉而成积,用手切按腹部,积搏动应手,并随着搏动而阵阵作痛。举手时则患者自觉有一股热气下行,放射到两股之间,就像用热汤浇灌一样,难以忍受。邪气留著在膂筋而成积,饥饿时肠胃空虚,积形可以触摸得到,饱食后肠胃充实则触摸不到。邪气留著在输脉而成积,脉道闭塞不通,津液不能上下输布,汗孔或其他孔窍干涩,壅塞不通。这些都是邪气从外部侵犯到内部,从上部而转变到下部的临床表现。

       黄帝问积病从发生到形成,其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呢?岐伯答道积病的起始,是受到寒邪的侵害而发生的,主要是寒邪厥逆上行而生成积病。黄帝又问寒邪导致积病的病理过程是怎样的呢?岐伯答道,寒邪造成厥逆之气,先使足部阳气不通,血液凝涩,逐渐又导致胫部寒冷,胫部寒冷进而使血脉凝滞,久之,寒冷之邪上逆进入肠胃,导致气机不通而腹胀,腹胀则肠道外组织间的水液汁沫聚积不得消散,这样日益加重而形成积病。又因突然暴食暴饮,使肠胃经脉过于充盈,或因生活起居不慎,或因用力过度,均可以使细小的络脉损伤。若表浅的阳络受到损伤,血会外溢,表现出各种衄血的症状。若深部的阴络受到损伤,血则内溢,血内溢就出现便血的症状。砉肠胃的络脉受到损伤,血就溢散到肠道外的腹腔组织间,适逢肠外有寒邪寄留,肠外的水液汁沫同外溢的血液相搏结,凝聚在一起不能消散而发展成为积病。此外,外感寒邪,内又有忧伤思虑,或是郁怒愤闷等情志损伤,使气机紊乱、上逆,继而影响六经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运,不能温煦血液而形成凝血,凝血蕴结裹束不得消散,津液渗透不利,留著而不得布散,积病就形成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和部分图片转自网络,此观点是原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