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非5000法郎的“大烟斗”

 h0ping 2016-07-15

法属纸币就象一幅幅油画,票面巨大、色彩艳丽,画面元素很多。PigBrother一篇文章把我带入令人惊艳的法属纸币的世界,很长见识。特意转来,留做欣赏。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1.jpg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2.jpg

20世纪60年代,中非地区的五个国家:中非共和国、客麦隆、乍得、刚果和加蓬成立了一个名为“赤道非洲国家”的货币联盟。这一联盟以“中央银行”的名义为上述五国发行了统一设计的纸币,并统一管理这一地区的纸币印制与发行。时至今日,这一地区仍为“法郎区”,发行的中非金融共同体法郎与法国法郎的汇率固定在50:1。

中央银行以单一的字母在纸币上区分国家,没有标注字母的即为通用。所有纸币由法国中央银行印制。赤道非洲国家货币联盟存在时间不长(1961-1972),就被今天的中非国家中央银行(BEAC)取代,其成员也由之前的五个增加到六个(后增:赤道几内亚)。BEAC最初发行的纸币挂各自的国名,正面都相同,但背面不同。

1963年法国的高产女设计师Pierrette Lambert(也是雕刻师)为赤道非洲国家设计了一张展现刚果(布)风情,以圣安妮大教堂为背景,面额5000法郎的纸币,背面展现的是非洲现代化的景象。该纸币在丰富的平印彩色背景上,用雕版凹印勾勒出完美的细节。令我爱不释手,长时间把玩而不厌倦。由于背面吊烟斗的老头被刻画得非常传神,我习惯地把这张纸币称作“大烟斗”。

纸币正面上方两侧展示的是中非地区古代部落使用的两种武器,左侧为斧(一把相似的斧曾出现在1994年的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标号272,见照片),右侧为刀(照片上演奏者身边放着一把与纸币上类似的刀),这种刀也是一种农用工具。这两种武器在19世纪逐渐发展成一种象征身份的奢侈品,慢慢失去了作为武器的作用。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3.jpg
中非地区的古代武器

这两把武器的都呈放倒状态,而分辨指向左侧的清真寺,和右侧的圣安娜大教堂。连接二者的这是布拉扎瓦维尔的的村庄和近处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劳动的人们。纸币左侧头戴穆斯林的小男孩手持关税同盟的文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身边是怀抱羔羊的放牧人和他的牛群。这种安哥拉牛体型大(成牛可达700多公斤,2.5米长,1.5米高),以耐旱耐饥饿,力气大而闻名。画面右下方是正在搬运香蕉、中非蜜瓜和棉花的劳动者。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4.jpg
Brazzaville风情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5.jpg
纸币上的圣安妮大教堂(Brazaville 地区最大的教堂)

右面的那个人偶叫做Mbulu Ngulu,是当地Bakota人(也叫Kota人)用来庇护祖先遗体远离巫术诅咒的圣物,一般用黄铜制作,Kota人相信闪亮的黄铜具有驱邪的力量。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6.jpg
Bakota人用来庇佑先人的Mbulu Ngulu

整个正面表现的是多元的文化,和谐的生活,物产的丰富和丰收的喜悦。

纸币的背面展现的是运送木材的拖拉机,河运码头,火车和喷气客机。从海、陆、空三方面立体地表现出非洲的现代化景象。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7.jpg
勇敢奔向新时代

最为出彩的是右侧,那位悠闲地叼着烟斗的白胡子老头儿。他眉眯起眼睛,深吸一口烟,下陷的腮部和略微紧绷的颈部将吸烟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来。从他眉头和眼角的皱纹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久经风霜的老者。这位烟斗大爷仿佛注视着左侧那位木雕“神女”,联想起眼前的变化,不知他是否有一种:“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感慨。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8.jpg
悠闲自得的烟斗大爷

他的身后是取自中非地区岩画中的鳄鱼图案。画面的左侧是古老的木雕(布拉扎维尔盛产木雕,是非洲木雕工艺的上乘之作。)以及中非特有的“开叶蔓绿绒”(和我们熟悉的,原产于墨西哥的“龟背竹”是亲戚)。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9.jpg
中非木雕和“龟背竹”的亲戚“开叶蔓绿绒”

右下角的圆形器皿,是一种Nguni(恩古尼)人制作的,叫做的手边酒坛盖子,多用草和棕榈纤维混和编制,用来防灰尘和苍蝇。

中非共和国1980版5000法郎-10.jpg
Nguni(恩古尼)人手工制品Imbenge

整个背面表现的是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以及中非人的自信和自豪。

我们可以看出女设计师在这张纸币设计上的别具匠心,表达出美好的寓意: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能够在布拉扎瓦维尔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一同奔向美好明天。这张纸币发行之时,是中非人民刚刚推翻博卡萨的独裁统治,建立中非共和国之时。这样的寓意可以看作是女设计师对久经磨难的中非人民的美好祝愿。然而事实却非如此:这座城市经历过多次刚果(布)国内、刚果(金)和安哥拉之间的多次武装冲突。20世纪90年代的刚果内战中,这里发生了血腥大屠杀,数千人死亡,数十万人成为难民。

这张纸币的设计者是法国女艺术家Pierrette Lambert(1928年6月10日在法国的Arches出生),因其在邮票和纸币上的杰出设计与雕刻而蜚声海内外。

Pierrette Lambert.jpg
法国著名女设计师Pierrette Lambert

她15岁就读于法国的Ecole des Beaux-Arts de Poitiers艺术学校,后来在巴黎Ecole Estienne学院学习工贸设计与应用艺术。学习期间迷上了微雕艺术,并开始了创作。1957年她的作品在巴黎的 Ror Volmar艺术馆展出。法国银行负责微雕的行长Guitard恰巧参观了这次展览,并对她的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遂被法国央行雇佣,开始设计纸币。她的第一个纸币设计是1962年为客麦隆设计的100和500法郎。她设计过3枚法国法郎:5法郎巴斯德,50法郎拉辛和200法郎孟德斯鸠皆出自她的设计。她还为马里、科摩罗、吉布提、法属太平洋、法属安帝列斯、中非金融共同体和系非金融共同体等诸多国家设计了具有浓郁法国风格的纸币。她是法属风格纸币设计师中最为高产的一位。从1962年至1997年,她还为法国及法属国家和地区设计雕刻了1300枚邮票,其中不乏经典之作。Pierrette Lambert曾代表法国参与了欧元的设计,但由于她的设计太过法国味儿而没有被选中(很多欧洲的著名设计师的作品都是风格上太过本土化而落选)。

原文地址:http:///bbs/forum-viewthread-tid-2312-extra--page-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